《72小時前哨救援》乃依據CNN著名記者傑克·塔沛針對該事件的採訪著作The Outpost: An Untold Story of American Valor改編,敘述美軍在距巴基斯坦國界不遠的阿富汗境內,設立了一前哨基地,原是要讓當地人參與社區發展,卻不時受到塔利班恐怖份子的威脅,在三面環山的劣勢下,美軍好不容易與當地居民長老談妥合作條件,然而軍官卻在一次無謂的任務中意外身亡;接任的軍官,有的因敵襲死亡,有的不得人心,最終美國決定撤除該基地,就在大家準備撤離時,塔利班展開突襲,駐守當地又短暫被孤立的五十餘位美軍,必須以寡敵眾,抵抗四百多名敵軍。
因疫情關係,以往熱鬧非凡的好萊塢夏季檔,今年只得諾蘭《天能》(Tenet)和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Mulan)姍姍來遲——較早前期待值頗高的南韓商業大片《屍速列車:感染半島》雷聲大雨點小——然而也正因為量缺,一些較少人留意的“次級”電影反能搶到漂亮的時間場次,這些大多為小成本的製作,並不見得有多爛,所謂期盼越少,驚喜則越多。Bill & Ted Face the Music可以說是這樣的例子。
Bill & Ted Face the Music是由基努·李維和艾利克斯·溫特距系列續集Bill & Ted Bogus Journey廿九年後,再次重聚推出的系列第三集。我沒看過首集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也找不到續集來觀賞,瞧在基努·李維的份上直衝第三集,雖於兩位主角和他們妻子之間的關係少了一份理解,但整體故事簡單易明,縱使同樣是時空旅行,絕沒《天能》那般錯綜複雜,適合闔家觀賞。
Bill & Ted Face the Music給我的感覺,只能用“顛覆”形容。無論是呈現手法、演員演繹方式,或是對白和笑梗,都像是上幾個年代流行一時的感覺,與現今的潮流,直有天淵之別。起先我對戲中角色的反應,尤其基努·李維飾演的泰德,會先複述比爾的話語,才說出自己的想法,反應慢半拍,有點不耐,後來明白了,這就是那年代表現Bromance的方式。還有電影片名提及“音樂”,整齣戲也在探討音樂,兩位唱作人必須創作出一首凝聚全人類的勁爆歌曲,挽救地球免於末日,由始至終我都在等待那首“嚇死人不償命”的歌曲(最好還是基努·李維親自獻唱),最後卻只有前奏還可以,直接一百八十度反轉了我的期待。
至於這兩位相好分別由薩馬拉·薇文和布麗姬·倫迪—佩恩飾演的女兒,怪雞的個性與前衛的造型打扮,也為Bill & Ted Face the Music添加許多笑果,原本作為配角的二人,最終卻飛天遁地招募各時代的音樂人,成了舉重若輕的關鍵角色,若此系列得以持續發展下去,這兩位後裔將會是繼承她們父親奇遇人生的不二人選。
在如今日益被好萊塢高超的CGI技術填飽眼球的觀眾來說,Bill & Ted Face the Music或許非常不合時宜,甚至不是一齣好戲,然而也因為它的質樸、簡單,能給觀眾帶來最直接的震撼——電影就像一面鏡子,你心若何,看的就是自身的反映。
《天能》屬於諜報片,只是編導諾蘭為了使之與其他同類型電影不同,於是加入了本身經常涉獵的“時間穿越”元素。“時間穿越”已不新鮮,如去年的賣座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同樣是“回到過去”拯救世界;近期上映的基努·李維新作Bill & Ted Face the Music亦大玩穿越時空救己救世界。《天能》裡“回到過去”的設定,與其他同類型電影的設定原理相同,方式卻截然不同,加上“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定律,這幾點微妙的與眾不同,即引起坊間話題不斷,也只有諾蘭有此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