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自二〇一九年“無限傳奇”(Infinity Saga)最後一部作品《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之後,便遇到現實的薩諾斯——COVID-19來襲,導致第四階段作品延到今年方登場。然而第一部《黑寡婦》(Black Widow)並沒多精彩,接著的《尚氣與十環傳奇》(Shang-Chi and the Legend of the Ten Rings)自從釋出預告後,粉絲吐槽多於期待,唯有年末壓軸的《永恆族》(Eternals)和《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才較引人期盼。作為一個對MCU略感審美疲勞的理性觀眾,我確實只抱著平常心入場觀賞《尚氣與十環傳奇》,且是帶著支持梁朝偉的心態。果不其然,電影確是因為他,才給我別具一格的觀影體驗。
電影最成功的,自然是反派文武的設定,以及邀得電眼影帝梁朝偉飾演此一要角。個人認為,MCU作品(或其他漫改超英雄電影)編劇最感頭疼的地方,就是如何設計好一個反派,太弱的遭人嫌,如鞭狂安東·萬科(《鋼鐵人2·Iron Man 2》)、奧創(《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幽靈艾娃·史塔爾(《蟻人與黃蜂女·Ant-Man and the Wasp》),甚至近期《黑寡婦》裡的模仿大師安東妮雅·德雷科夫,都是失敗之例;成功的反派設定除了可豐富故事劇情,英雄與之抗衡時,必須使出渾身解數,便直接添加了幾許戲劇張力;而最高境界的,是反派完全不像反派,觀眾甚至會認同他作惡背後的動機,取得共情,文武即是此中範例。
該作沒有《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幸運,廣獲粉絲對華納施壓,最終導演查克·史奈德得以補拍並剪輯出長達四小時的導剪版。但冥冥中自有天意推動這巨輪,華納雖不讓艾亞導剪版如願,並不表示就此放下《自殺突擊隊》續作的攝製計劃。當漫威《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導演詹姆斯·岡恩年少輕狂時在社媒上的“道德偏差”言論遭起底,漫威為表正義公告天下解僱岡恩,華納趁機拋出橄欖枝,雙方一拍即合,《自殺突擊隊:集結》(The Suicide Squad)也立即進入籌備階段。
相信岡恩及幕後團隊亦有此認知,續作的風格基調,必須與前作大相徑庭,於是序幕時,幾位前作的倖存者,都早早領便當,這設定及創作人的果敢,使我大感意外,同時也好奇接下來的劇情發展;當然,也有舊角得以撐到片尾,想來亦憑著本身實力加幸運。如哈莉·奎茵一場以寡敵眾的戰鬥戲,除了一除《自殺突擊隊》中性感花瓶的形象,也延續了她在《猛禽小隊》(Birds of Prey)中的轉變,透過三部電影,帶出此角色的蛻變,是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