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出身的導演沙恩·布萊克,看他的電影執導記錄,絕對驚訝於他的“菜鳥”經驗——導演處女作《吻兩下,打兩槍》(Kiss Kiss Bang Bang)是小勞勃·道尼憑藉《鋼鐵人》(Iron Man)東山再起前的代表作;《鋼鐵人3》(Iron Man 3)是他第二部長片,在漫威影視的“淫威”下,布萊克亦嘗試發揮他要讓觀眾預料不來的創意構想,結果把滿大人變成一個只在鏡頭前耍狠遭人操弄的演員,引起唾罵聲連連……直至這部《假會徵信社》,再次發揮其所長,能放膽地、無後顧之憂地大顯他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我也看得異常暢快,兼替他開心。
《X戰警》(X-Men)電影系列,“古往今來”,只得一個字形容:亂!不是角色眾多之亂,而是一整個電影世界觀的設定,不像MCU那樣規劃好好的避免BUG,反而“反其道而行”,好似成了它的特色。直至二〇一一年前傳首部曲《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或許故事設定於該系列最早期時段,“時間錯亂”不存在,讓觀眾如我感覺到還存有撥亂反正的希望;前傳二部曲《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更直接“覆蓋”本傳的故事,擺明“一切重來”……若你以為它就此像MCU那般,不會讓人神經錯亂,告訴你,你·錯·了!
最新的系列第九部《X戰警:天啟》(X-Men: Apocalypse),乃本年度第三大超級英雄群戲電影,有《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和MCU《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早先的洗禮、洗腦,觀眾是否能在三個月內三度消化這類片種,是電影工作者的考驗。
只是,這位以其名稱作為片名的VIP,也就此而已。他後來的幾個行為,如藉X教授的念力,解放全球的核彈頭,以及命令萬磁王接收天地精華的目的,我真想不透他到底在搞什麼鬼。更可悲的是,天啟的最終下場,可謂重蹈MCU奧創(《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的覆轍,雷聲大雨點小,讓觀眾產生“哈?就這樣?哦……”的感慨,感歎反派難做。
至於新生一代,日後成為火鳳凰的琴葛蕾,照舊被X教授設限潛能,唯獨片末X教授終拋棄本身的迂腐觀念,向琴求援,始戰勝天啟;獨眼龍的一臉苦逼相,有點難想像可以成長為日後的X戰警隊長,真是人不可貌相也(脫戲一下,推薦觀賞飾演獨眼龍的泰·謝里丹主演的《殭屍交戰守則·Scouts Guide to the Zombie Apocalypse》耍廢耍賤);而重新加入的夜行者,原著漫畫中是魔形女與紅魔鬼阿薩佐交配下的後遺產物。此作已有快銀與萬磁王父子之間不能說的秘密,不知魔形女與夜行者,會否像原著那樣,日後再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