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哈比人:荒谷惡龍


十年前,彼得·傑克森將影響後世至深的奇幻文學鼻祖《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拍成史詩三部曲,創下票房及奧斯卡得獎紀錄;摧毀魔戒至今十年間,彼得大帝只拍了《金剛》(King Kong)和《蘇西的世界》(The Lovely Bones,終於奈不住寂寞,再次將佛羅多、阿拉岡、甘道夫等聲大噪的戰役前六十年的前傳故事,改編搬上大熒幕。不僅如此,原本僅一冊的原著《哈比人傳奇》,被一開三,和《魔戒》同樣,分三年上映,商機算盡鐵定賺得盆滿缽滿之餘,也等著又一部影壇傳奇的流傳。

編劇要在原有的故事添加新情節新人物拉長篇幅,加油添醋的功力自不可少。目前上映的系列第二部《哈比人:荒谷惡龍》(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勒苟拉斯重新登場,迷煞了多少女粉絲,相信不少男生也對這當年的神箭手偶像的出場大感興奮;其原創出的女精靈陶烈兒,與勒苟拉斯及矮人奇力發展出的曖昧三角關係,讓本片多了一絲人性色彩。


至於奇幻世界中的戰爭場景,本片確實較少,但難得的打鬥場面,動作設計也極盡所能地揮發,緊湊中帶出笑果,如一幕眾矮人鑽進空酒桶水遁,那胖子憑藉身材優勢,離開水面後殲敵無數,再躍回木桶,立馬博得觀衆喝彩鼓掌;勒苟拉斯的作用自不必多說,既然請他“回巢”,自然不會可惜了他戰神的身分,全片殺敵最多的數他;最不經意地耍帥,同樣數他。可是,我還是被陶烈兒電到……


這位曾在《鋼鐵擂台》(Real Steel)與休·傑克曼似有還無感情繾綣的伊凡潔林·莉莉,凡人相貌已有一種獨特氣質,化身精靈更是非凡不已,加上為她打造的動作設計及賜予的慈悲為懷,更添角色魅力。暫且不論原著迷是否接受得了這角色,但對我來説,她替《哈比人:荒谷惡龍》錦上添花,增色不少,也繽紛了有點冗長的電影。


還有一幕令我印象深刻,就是眾“龍戰騎士”走入那片幽暗密林,最終遭勒苟拉斯一夥精靈語言上侮辱時,勒苟拉斯奪下葛羅音的隨身飾物,侮衊兩張相中人物,殊不知六十年後,他會和其中一位相中人並肩作戰——葛羅音之子金靂。這等緣分的玩弄,就連精靈族也躲不過,那種感覺難以形容。就像影片開頭,這場“矮人遠征之旅”起航前一年,甘道夫“巧遇”索林,向他提起“飛賊”時,觀衆自會想到遠在哈比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抽著煙草胡思亂想的比爾博;隨後遠征隊員踏進孤山時,矮人再次提起“飛賊”隨行的目的……此番前因後果的銜接,編劇做得自然不造作,天衣無縫!

如果第一部《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是比爾博的成長歷程,那這部《荒谷惡龍》就是索林面對人性的考驗:在奪回故鄉與犧牲飛賊之間,他如何取捨如何抉擇?就連智者巴林也開始質疑他;比爾博也不好受,這遠征一路走來,索林總對他的能力懷疑有加,縱使索林曾經承認相人錯誤(第一部結尾處),但日久見人心,這部片我還是看見索林仍放心不下比爾博。比爾博獲得魔戒後,性情的變化日漸彰顯,而另一敍事點——甘道夫部分,也開始出現只見其眼不見其身的魔王索倫,原來距離那場王者回歸的終極之戰,索倫也得籌備一甲子的時間,可是最終仍功虧一簣……


最後要說的是,惡龍史矛革實在有夠囉嗦,明明一秒就可KO的敵人,還玩貓抓耗子的把戲,纏至最後飛向那個仿威尼斯的水鄉,準備大開殺戒,徒留比爾博一句“我們到底干了什麽?”以及觀衆的哀嘆:結局留待明年分曉!

題外話:覺得《哈比人:荒谷惡龍》宣傳時,將勒苟拉斯的回歸作爲賣點,有點可惜;勒苟拉斯和第一部出現的咕嚕不一樣,這集影片宣傳應該“不把他當做一回事”,試想如果觀衆入場時發現其蹤,帶來的那種震撼效果……也能以一傳百口耳相傳,更添本片的傳奇……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啦!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北京清華大學·一圓大學夢的體驗


這次的清華總裁訪華團,讓我經歷了多次的“第一次”,比如説第一次踏入北京;第一次在大學的課室内上課;第一次滑雪;第一次搭飛機……時暈機嘔吐等,感觸頗深,也體驗了平時沒機會經歷的感受。

話説,我的學歷僅到學院副學士文憑階段(至今仍不甚了解“副”字意味著什麽……),到台灣念大學,一直是我的夢想;這八年來的夢想,隨著父親早逝,家裡經濟負擔暫時滑到我的肩上,更形成妄想。但是,隨著這次走訪清華,縱使地點不是我朝思暮想的台灣,也覺得此生無憾。

這次訪華團課程上共有三堂課,算是“體驗班”,也已經給我帶來難以言喻的興奮。溫元凱老師教授的“中國經濟新格局與企業發展新機遇”,讓原本對經濟/數字毫無概念的我,有了初步了解;陳生民老師的“君子領導學”,是三堂課中感覺最親切的一堂,不僅因爲陳老師是台灣人,讓我這“親台分子”有種千里遇故人的感覺,也是因爲課程主題與哲理/心理有點關係;老北京韓慶祥老師的“壓軸”,令“營銷模式之連鎖經營”整堂課歡笑聲不斷,如此教學方式,神人也!雖然上課時間不長,但其中老師們都會用電影來做例子(而且還是以商業模式經營的好萊塢電影),讓我吸收甚易——電影,原來可以這樣賞析!

二十幾人的團員,應屬我最安靜。看著大家不時做交流,我這後輩,也只有聼的份兒,盡量吸收前輩所述,獨自一人時(在巴士上,或在房間)慢慢消化;此外,訪華團安排的企業參訪及企業人分享,也讓我拓寬視野,獲益良多,尤以“總總”們不時出口的“億億”聲,初聼時刺耳加震驚,但了解這在中國是一家企業最基本的目標,才驚覺自己少見多怪。雖然行程上沒什麽開口,但如此這般也學到了不少知識,了解多種經商之道。這,是屬於我個人的學習方式。


要說唯一感到遺憾加愧疚的是,“光盤運動”的失敗。只要是一圍圍、一桌桌的宴席式餐點,總會留下吃不完的食物。企業家眼中,或許越豪華的飯局,離生財的幾率就越近,但如果可以做到不浪費食物,那會在生意的成功上多添更爲深層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