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年2月26日 星期六

考耐性的倫理驚悚片——《操控》


對一些較年輕、涉世未深的觀眾來說,倫理驚悚片《操控》(Every Breath You Take)也許沉悶,但一部分情節因與現實中某亞洲天王近日的家庭八卦相似,虛實對照下,仍能看出少許趣味。

電影敘述為逃避幼子意外逝世的悲慟,心理醫生菲利浦鮮少理會家事,全情投入於工作;妻子格蕾絲和大女兒露西也習慣了這位人在心不在的一家之主,用自己的方式各自療傷,一個偌大的屋子,死氣沉沉,毫無暖意。直至菲利浦的一名病患跳樓自殺後,他們結識了病患的哥哥詹姆士,這一家人的生活才產生變化——菲利浦的職業操守遭人質疑,因而造成病患自殺,菲利浦陷入此輿論之際,還發現格蕾絲跟詹姆士過從甚密……

電影緩慢的節奏,好似為了搭配整個寒冷之地而刻意為之的冷凝色調,略微沉重的題材,動作少、較多是以對白推進情節的格調;我看到且感受到的種種設計,當下心裡有數,只待這一家人所遭遇的謎題/謎團,結果若何。編導一直把焦點放在這一家三口和外來者詹姆士的互動上,也完全不見繼自殺的病患之後,有另一人死亡,到底犯罪在何處?直至片末真相大白時,以及眾人為自己立場及本意而奮力一搏,剪輯得驚心動魄,得以一掃因前部分致使的倦意。深思一層,要是現實中遇到戲裡的神經病患,會十分頭疼,所謂驚悚,正是如此。


飾演主角菲利浦的男星凱西·艾佛列克,是班·艾佛列克的胞弟。我不禁將此片與班主演、題材相似的《控制》(Gone Girl)比較,《控制》無論在人物塑造、懸疑感的設計,甚至帶出人性黑暗的議題上,都完勝《操控》。《操控》唯一能與之相比的,是華麗的演員陣容——除了凱西·艾佛列克,還有近期難得見其接演電影的蜜雪兒·摩納漢,更不可不提以帥氣暖男形象深植人心的山姆·克拉弗林。尤其克拉弗林,雖非首次接演此類角色,但所謂“癲狂起來連自己都怕”,對未能破除他“優質”形象的觀眾,的確會被他的壞嚇破膽。

《操控》道出了社會、家庭一般常見,卻不欲為人知的所謂“黑暗面”,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能由當事人努力解決,外人無權置喙。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月球隕落


芸芸賀歲檔片列當中,《月球隕落》(Moonfall)無疑是製作預算最高、最掛有品質保證且能夠予以期待的作品。就如當年《黑豹》(Black Panther)選擇“搶攻”農曆賀歲檔一樣(或許僅是美國映期剛巧碰上農曆新年),大眾不抗拒“黑麻麻”的禁忌,也不介意“新年流流”竟然端出“大吉利是”的世界性災難,只是尋求視聽享受。

導演羅蘭·艾默瑞奇被譽為“災難片大導”,《ID4星際終結者》(Independence Day)、《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12》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巨作。於我最經典的,莫過於《ID4星際終結者》,其他關於自然災害的故事則還好,總有點到喉不到肺,不及前者全球人類眾志成城保衛地球免受外星人侵佔那般熱血奔騰;其中最大的噱頭,絕對是CGI特效的美學及突破。

這部《月球隕落》,結合了“外星人入侵”和“自然災害”二元素。電影序幕即有不明物體引發的太空災難,埋下或有外星生物入侵的伏筆;之後科學家發現月球脫離軌道,地球發生諸多災難,無論是否為現實中科學家所研究會有的後果,但確實帶來極震懾的視覺效果。


然而特效畫面僅是輔助,電影的基底依舊是故事,而引人入勝的好故事,通常乃透過人物角色來呈現。《月球隕落》基本上擁有三支主要人物故事線,分別為前宇航員哈珀(派翠克·威爾森飾)、太空署高級副主管弗勒(何莉·貝瑞飾),和私家外太空研究學者豪斯曼(約翰·布拉德利飾),三人各有各的經歷,與親人之間的互動,與友儕之間的衝突,以及與自己內心的拉鋸,三位演員的演繹,都成功撩撥觀眾的情感,隨著他們的遭遇產生喜怒哀樂;而當原本獨立執行任務的三者集結為一支團隊,亦是電影往高潮戲推進的起始。

整體而言,《月球隕落》算是面面俱到,該具備的特效都有,角色情感的遞進,也呈現得尚好,至少能讓觀眾隨著人物經歷一場冒險及成長之旅。唯二我覺得不夠好,或較為平庸的,一是外星物體與人類的關係,戲裡的說法有種舊酒裝新瓶的感覺,更不經意地將之與《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做聯想;二則是災難降臨時,鏡頭只聚焦於主要角色身邊的幾個人,較少呈現描述眾生逃難或不幸喪生的遠景,降低了觀眾以第三者視角代入其中的危機感,有點可惜。當然,這亦無阻它成為中上級的娛樂大作。



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辣死你媽傳人


過年看賀歲片,是本地觀眾的習慣,更不知不覺成為一種傳統行為。十幾廿年前的賀歲檔期,大家都期盼“雙周一龍”會再端出何樣的驚喜。隨著時代過去,加上本地影視業遊戲規則的演變,近十年的賀歲電影不減反增,唯更多的是粗製濫造,把觀眾當低智商動物對待的劣作;然而大多數觀眾卻像抱著“過年流流不該開罵”的包容心態,看過、笑過就算,為此也導致賀歲檔猶如低智商作品競相爭奪的入場券。“領教”過多次,多年前我已看透這只會越加糟糕的“輪迴”,對所謂“賀歲電影”心已死,懂得慎選,像今年賀歲片一字排開,只對《辣死你媽傳人》(Nasi Lemak 1.0)和黃子華主演的《飯戲攻心》(《飯》因上映前香港疫情嚴重而臨時抽起,至今未有映期消息)。然而,慎選仍會錯判,《辣死你媽傳人》看得我頻頻搖頭,歎氣連連。

電影劇情接續前作,描述黃大俠接下龔囍宴賓樓的主廚一職,依然未改其“慢工出細活”的烹飪本色,客人耐性再多,也總有耗盡的一天,為此餐館門可羅雀,老闆更是債台高築,此時黃大俠的手下敗將藍喬挾著“正宗椰漿飯傳人”之名義再度出現,挑戰黃的廚藝,敗者即打包消失。二人在比賽期間,同時發出內功,氣勢稍遜的黃及助手等人被傳送至古時候的馬六甲王朝,一夥人開始展開這場穿越冒險之旅。

黃明志是我近來蠻欣賞的音樂人,加上九年前自導自演,並打造出多首膾炙人口、傳唱度極廣之插曲的電影處女作《辣死你媽!》(Nasi Lemak 2.0),確是驚艷,故事及主題亦感人萬分,自然對《辣死你媽傳人》這續作抱有期許。然而出乎意料,不僅故事比前作遜色,整體的敘述節奏及剪輯的流暢度,都退步不少,比前作更像電影新手之作。


那些現實中黃明志經常針砭時事、藉古諷今、指桑罵槐的“精彩好戲”,毫無意外地也融入電影情節中,確能讓人產生少許趣味,然而充斥全片的低俗笑梗,則讓我感覺像王晶作品般,完全笑不出,有些甚至抓不到笑點。前作裡電影新手的生澀痕跡顯而易見,但藉著親情/民族之間磨合的描述,以及戲裡椰漿飯各族食材整合為一的意喻,讓該電影瑕不掩瑜;至於這續作,再想用椰漿飯來說老道理,早缺乏說服力,只能胡扯一通歷史,連最基本的親情戲,亦如鄭和的下面那般,影蹤全無。老實說,整部電影最精彩的,只剩下片尾曲。

有些續作,拍了不只失色,更會使喜歡原作的人大感厭惡,大歎可惜,《辣死你媽傳人》即是如此,不拍也罷。



2022年2月11日 星期五

道地文化雜燴料理——《辣死你媽!》


若問《辣死你媽!》(Nasi Lemak 2.0)好不好看,我相信坊間的評語,有褒亦有貶吧!將導演黃明志視爲“敢吐敢言敢敢來”真偶像,或奉為神明的年輕一眾,自然覺得該電影是難得一部超好的本土電影;至於那些缺乏幽默感、被政治因素“蒙蔽”雙眼心靈的衛道之士,自然希望它早日遭禁映,不屑一看。我個人對黃明志並無存有崇拜或蔑視之意,看得出《辣死你媽!》的確將他的個人作風完全彰顯出來,也可説是唯有黃明志才能拍出如此道地的“椰漿飯”電影。

《辣死你媽!》結合多種電影元素,包括笑閙喜劇、恐怖鬼片、寳萊塢歌舞等,都為迎合本地主要三大民族的觀影口味。故事劇情以“民以食為天”,表面上以烹飪藝術爲主,實則是帶出本地各民族本應相互了解、和睦共處的主材料,再以馬來西亞一些較“著名”的政治事件為醬汁配佐。這類大雜燴,能夠接受與否,還須看個人的幽默修為境界。此外,片中亦可看見導演在網絡竄紅的片段“翻版”,如諷刺國能不時的斷電、用攝錄機將不公事件全程攝下上載“優管”,以及幾乎佔據全片諧音為髒話的詞句對白……都是黃明志為調侃自己而加入的“自敬”點子。

跟其他本是音樂人身份執導出來的電影作品一樣,黃明志也在《辣死你媽!》“安插”了幾首膾炙人口的插曲,曲風各異,包括升級版本的馬來民謠〈Rasa Sayang 2.0、印度曲風的〈咖喱咧〉、歌台男女合唱的〈白頭偕老〉等,其中更以〈咖喱咧〉的的歌詞最爲“抵死”詼諧,將寳萊塢“不按牌理出牌”的電影風格,用MV手法表現出來。當然,在一些有心之士眼裡,這些都純屬“惡搞”行爲,無法上道。

除了自製自導自演的黃明志、歌聲一流的龔柯允爲男女主角之外,影片還邀請到幾位友族同胞兼好戲之人來演出或客串,一眼望去就有Adibah NoorAfdlin Shauki,還有飾演峇峇娘惹的KennyChee……都是在馬來電視節目中的“熟客”。從他們的角色塑造,皆可看出黃明志此作的目的,並非要挑起各族文化差異的火苗,而是藉此表達國民應互相了解各族的文化且尊重包容的觀念。就以Afdlin Shauki飾演的角色爲例,導演並無針對該友族文化的“傳統”作諷刺,我們看到的是一夫多妻制的他,與四位夫人和樂融融(其中一位還是念獨中而深諳中文詩詞),一反許多人對此敏感話題的議論。馬六甲峇峇娘惹一幕,也說出“子大各自飛,獨留老人家”的現況,兩位峇峇娘惹因爲孤獨寂寞,難得有客到,玩心遂起,扮鬼扮馬、嚇死人不償命的技倆,反應不過來的觀衆,還真的會嚇到三字經衝口而出。

還有,《辣死你媽!》也反映出學識高未必好的現象。黃大俠雖曾出國留學,有著一紙中國烹飪藝術文憑,然而回到來馬來西亞,卻不曉變通,不懂“localize的精髓所在,所開的中餐館也逐漸沒落。他放下尊嚴身段,低頭找工,所願薪資從原本的五千元下調至一千元,職缺仍被“正宗”中國外勞奪去。這無疑是現實中常見例子。

總的來說,黃明志欲在《辣死你媽!》中表達的東西、觀點,實在是太多太多,並非三言兩語能夠説明。作爲他的電影處子作,《辣死你媽!》雖有衆多元素,或許會令人覺得混淆,不過秉著戲如其名的精神,黃明志成功將它localize,吸收各族文化的(藝術創作)特色,再將之融會貫通,打造出這部本土民族文化大雜燴的電影。

(稿於2011921日)

黃明志官方YouTube有得看全片:



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G風暴


猶記得三年前“反貪風暴”系列第四部《P風暴》給我帶來幾許的觀影樂趣,如今第五部(戲後才知是系列完結篇)《G風暴》上映,雖對此系列沒啥期待,仍念在主演古天樂之情分上,入場支持。

電影敘述廉政公署(ICAC)首席調查主任陸志廉(古天樂飾)與總調查主任程德明(鄭嘉穎飾)調查涉及人口販賣的海關貪腐弊案時,發現除了多名海關高層領導牽涉在內,更與受邀到香港出席活動的亞洲首席大法官龐愛瑪(宣萱飾)亦有關聯。隨著調查逐漸明朗,他們也受到幕後黑手的狙擊,幾位關鍵人物都慘遭滅口,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趕在幕後黑手前,保護最後的重要證人……

老實說,作為系列完結篇,《G風暴》是不合格的,全片充滿了吐槽點。它劇情鬆散,剪輯不流暢,特效還非常“低成本”,尤其幾幕槍戰戲,那些用特效做成的破壞痕跡,不僅非常明顯,還假得令人脫戲,跟另一部港產警匪動作片《怒火》相比,輸了一大截。個人最無法接受的,是在《P風暴》中最討喜的角色——張繼聰飾演的更生人王藍祿,此集跟陸志廉已是情同手足,是陸下班後關係最近似家人的存在,同時也過著陸因工作關係而無法享受的家庭生活。然而這系列似乎不能見他人有好日子過,總要賜好人一死;死就罷了,連為何有恐怖份子襲擊他倆剛好出現的場合,是巧合或早有預謀?電影沒解釋,王死得冤枉!


G風暴》唯一能看的,始終是古天樂。憑著精湛演技,盡量將角色詮釋得讓人信服、合理——沒錯,陸在此集的設定,完全悖離前作的人設,跳脫成一個弱咖角色。有此“先天缺陷”,無論古先生如何表現,亦回天乏術,電影終究不堪入目;丹尼爾·克雷格的《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同樣是完結篇,兩者卻天差地遠(我如此比較兩者,是否對《007生死交戰》極盡侮辱?)。

總括而言,《G風暴》完全是靠古天樂苦撐的個人秀,唯獨木難支,想來古先生似乎也對此系列往後的發展不抱任何期望,要求編劇將戲中角色賜死,就此了斷。而最唏噓的,不是陸志廉以英雄之姿殉職,而是死得莫名其妙,使人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