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讀後


“對工作要有企圖心,但是不要當做人生的全部;
“對工作要認真努力,但是不要視成功為必然;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不安是工作的一部分;
“沒有人必須對你好,人際關係的緊張是常態。”

最近工作上編著一本關於打工一族的書籍,需要一些“外來刺激”。某日跟同事閒聊,他們說打工一族最大的兩個敵人,一是老闆;二是客戶。我當時不認同(至今也不認同這說法),我覺得打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本身。因為,工作肯定會遇到諸多困難、阻礙(人生如是),那就要靠自己轉變心態去解決,何必怨天尤人?結果他們說我的level不一樣。

關於勵志,我較少閱讀這類書籍。偶有拿一兩本來翻閱,就覺得是給那些水準較“low”的讀者取得短暫慰藉的商品,有沒有用,還是要看讀者本身的領悟,還有主動去改變自己的態度,繼而改變現狀。會購買這本《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並閱讀,目的是為了補充工作態度上的認知。

“我的運氣比較好而已。”這類說法,你對某些人這樣解釋自己的事業,或會造成對方覺得你是虛偽、造作。但說真的,回首大專畢業出來社會打工一路走來的際遇,我真覺得我是幸運的。畢業出來第一份工作跑去餐廳廚房做學徒,那時身邊幾乎每一個人(包括父母)對我這決定都異常訝異,說怎麼跑去打一份跟大專所學無關聯的工作,結果在廚房裡,至少學會一些基本的生存之道——烹調煮飯餵飽自己在其次,所謂生存,是人際之間的比喻——也遇到較“斯文”、有教育底子的主廚。離職後打過的幾份工作至現在的出版社,都遇到不少貴人,有肯提攜後輩的主管、不會苛刻的老闆、容易相處的同事,就連現在的團隊,也算是容易帶領的。這除了運氣,還能用什麼來形容?帥氣嗎?

《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中也提道,運氣總會有耗盡的一天。人有高低起伏,就像多年前的賀歲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裡的情節,好牌有好牌的打法,壞牌也有壞牌的玩法,人生也是如此,順境是好,逆境來時也不需垂頭喪氣,先沉澱下來,思考如何突圍,穩當踏步,輸少當贏。

當然,或許我未到某個年齡階段——比如說四十歲——沒法體會要是解僱的危機感。我確實是該事先準備好後路,以防萬一。此書內有幾篇文章,都有建議讀者該怎麼未雨綢繆,有些我覺得可以仿效,比如〈讓人力銀行成為你的數據資料庫〉中的例子,針對市場的職業需求,受訪者透過人力銀行中某種職業開出的空缺來比對,了解行情;至於針對自己本身的市場價值、要不要換工作,他會每年年底投遞一次履歷到就業市場,“從企業要不要打開履歷、要不要回覆、要不要邀請面試,到面試之後開出的價碼,或是最後決定錄用與否等等……”“企業的回應,對應征者而言,就是一種‘大數據’,可以了解自己被需求的程度,客觀而準確。”

回到首段跟同事的閒聊,也許問題在於我,一直原地踏步,沒顧慮到“年齡漸長、市場需求越弱”的現實考量,還是什麼其他原因,難以體會他們“最大敵人是老闆和客戶”的說法,也才較難在編制中的那本書提出能“擊中心坎”的例子

我知道,目前我最需要學習的,是“管理”,而那又可另撰一篇文章分享了。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謎巢


有時,抱著獵奇心態,去看一部明明知道不會很好看的電影,會獲得另一番不錯的觀影體驗,就像我看這齣《謎巢》(Guardians of the Tomb)一樣。戲前也沒看任何相關報導、簡介、影評,只知道卡司有李冰冰和吳尊(結果吳尊只是超級大配角),也不知搞什麼的,就買票入場了。

戲一開始,看著那生澀的運鏡(看多了好萊塢商業電影,這片子的鏡頭,開始時很不習慣),看著吳尊和另一位角色的莫名對白與腔調,看著兩人下車走在地上突然間就掉入地底的設定,看著自此之後設定在中國大陸卻很不中國的故事場景(在澳洲沙漠地帶取景),就一整個把對戲原有的些微期待降為零。

故事敘述李冰冰飾演的生物學博士嘉,被某醫藥集團總裁梅森招募,要求她前往中國沙漠尋找失聯的生物科技研究員盧克(吳尊飾),而嘉正是盧克的姐姐,嘉因早前父母的死亡與梅森、醫藥集團扯上關係,對梅森有點敵意,但基於弟弟的緊急狀況,仍答應前往,並跟由梅森聘請的前特工雷德利組成的搜救隊結夥,闖入神秘的地下世界……

該說的“前導”故事說完了,接著就是一波波的恐怖來襲,一段段的冒險闖關,一個個的死亡降臨(其實也沒多少人死)。觀眾不需準備消耗腦力來思考,《謎巢》沒有什麼人生道理,也不必對戲裡一大堆不合情理的對白或角色行為挑毛病,否則會累壞自己。像我本身,乾脆放下“資深影癡”的身段,欣賞幾位角色的死法(有夠好笑的),欣賞李冰冰的身材曲線及鎖骨(她到後來上半身的服裝造型是一件背心)……也不用特意去猜最終到底誰是反派,反正就是在意料中,簡直就是幼兒園等級,太認真的話,反而是對自己的侮辱。


演員卡司除了李冰冰和吳尊,第一男主角是個對我而言名不見經傳型男——凱蘭·魯茲。他爆紅是因為《暮光之城》(Twilight),我沒看這“災難電影”系列,所以不認識他,直至《浴血任務3》(The Expendables 3),他是其中一個浴血幫“新血”,我始對他留下印象。在這《謎巢》中看見他的身影,有種遇見故人的歡欣。

對我來說,《謎巢》可以說是一齣“邪典電影”,或歸類為“靠片”也行,它是那種很電玩式劇情的冒險片,同時也是很恐怖的怪物片——真的,恐怖等級分為一到十的話,我給它七分——電影裡殺人無數的怪物(我就不劇透是什麼物種了),造型噁心到一個點,領頭的還那麼大隻,對天生害怕昆蟲的我,有一定的“殺傷力”。搞不好也是這原因,我不至於給《謎巢》太爛的評分。


2018年2月18日 星期日

深愛食堂


“對阿岸來說,那些店就像當地的燈塔,走過路過絕對不會錯過。”

《深愛食堂》是我較少觸碰的愛情小說,翻閱當下,也不會很深刻很感觸,但閱畢之後,就像某種辣椒或酒精飲料,後勁來了——我對吃沒什麼太大要求,也沒研究飲食文化,不會品鑒所謂的美食;但我會細細咀嚼文字,對一些句子或字裡行間描述的境況,會激起潛藏的意識,“欸,這情況,在經營愛情路上,我好像也遇過……”產生這樣的感同身受。

《深愛食堂》跟日本《深夜食堂》沒關聯,是台灣作家陳默安的著作(陳也是地道的台灣人)。個人覺得,《深愛食堂》這書名已帶出內容的最大意境——每個章節用不同的食物作為譬喻,來描寫愛情經營路上必須面對的喜怒哀樂,就像〈孤獨的關東煮〉一章非常貼切地形容主角獨自在醫院走道上等候遭遇車禍的男朋友的命運;〈走不出的黑森林〉描敘主角對黑森林的“童年陰影”,每次避免買回黑森林蛋糕慶生,這次託友人購買蛋糕,卻與黑森林相逢等,再把每一個章節串聯起一整本關於主角男友遇上車禍雙腳重傷而主角以女朋友名義之義務照顧他之餘兩人也在思考要是未來男友沒法康復兩人是否能經得起這考驗的故事……突然覺得作者超厲害,竟能將人生與食物搭配得天衣無縫,用食物喚起讀者的味蕾,用文字說一些愛情、人生道理。

內有一篇〈冰箱裡的隔夜菜〉,敘述主角男朋友回醫院做第二次手術時,主角對男友其中一個同房病患無甚好感,偶爾還會非常反感。“……是個中年男子,頂著油膩亂髮,圓胖臉上爬滿鬍渣,雙腿裹著厚厚的紗布,裸著的皮膚黝黑粗糙,浮著一層白屑……每天操著粗啞嗓音嘿嘿笑著搭訕任何人,一副好好的眼鏡被他戴了竟有種癡漢樣。”主角去探病或在醫院過夜時,心裡都對這位病患極度不爽,直至某次男友對她說他半夜聽見這位仁兄在啜泣。後來,她親耳聽見他半夜跟家人講電話,說什麼沒人來探望他,突然就情緒崩潰“我的腿要鋸掉了啦!”有些人,會裝作對什麼都不在乎,連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就要毀敗脫離也表現得無所謂,藉用冷漠以對或令人反感的表現來掩飾,外人一日不理解,會繼續對這種人誤解……也許,這樣,是最好。

另有一章〈巷口的滷肉飯〉,也給我頗深感觸。男生有些堅持(或固執),是女生耗盡一輩子也無法理解的——就像男生窮畢一生也沒法完全理解女生一樣——對於吃,我個人也有自己的原則,就是堅持抗拒“想吃什麼的時間多於吃的時間”,於是工作天的午餐,就有同事間盛傳“中華食堂”之稱;平時去到不同的百貨商場,來來去去也就那幾家“蠻好吃的,只是也稱不上絕世美味”的餐廳。大多人說“民以食為天”“人生苦短,不吃好的怎麼對得起自己?”,我不認同,我屬於“吃,只是為了活下去”的少數派,所以,跟對吃很挑的饕客女友來說,要如何相互理解,偶爾放下自己的堅持,配合並滿足彼此的“需求”,這都是經營愛情必上的課。

《深愛食堂》——我不會說“可讀性極高的一本書”,因為“可讀性”是錯誤的用法,是西化中文(職業病來了)——它具備吸引一般讀者的通俗閱讀元素:字少、有食物的描繪(而且描繪得很好)、有俊男美女(請激發自己的想像力拜託),就像商業電影一樣,你未必會愛上它,但你能從中獲得(閱讀)樂趣……如沒意外的話。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地表最強老爸再顯神威——《疾速救援》


繼上一次在電影院中看到以火車作為電影場景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後,再見這齣《疾速救援》(The Commuter),兩者相較,個人是超喜歡後者的。

劇情述說長年規律搭火車通勤上下班的麥可(連恩·尼遜飾),某日在列車上被一位神秘女子委託找出潛藏於列車上的不速之客,他若得以達成任務,即會獲得一筆天數獎金。起初麥可只當做玩笑,但在可以殺死貓的好奇心驅使下,他發現了預付獎金,還有親眼目睹知道他這秘密任務的友人遭謀殺後,方確定這不是玩笑,而是十萬火急的救援行動……

我喜歡《疾速救援》的編導。它一開始就用時空穿插的方式交待麥可十年不變、風雨不改的規律通勤生活,接著就是交待他的職業——保險業務員。至此,看過預告片的觀眾就會產生疑惑:身為保險業務員,麥可為何會擁有預告片中俐落的搏擊身手?故事緊接著就交待他的過往、他面臨的財務困境,繼而引出更多角色,戲就此循序漸進地進入高潮——接下任務,抽絲剝繭,尋找寶藏(關鍵神秘人物),直至最終遊戲結束。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結束之後的演員與工作人員名單表,也花巧思設計成火車路線圖的樣子,一站一站地延續下去,還以各種顏色區分不同的工作性質,煞是好玩。


演員陣容方面,比較有知名度的,有地表最強老爸連恩·尼遜(話說他後期成名作《即刻救援·Taken》也已經邁入第十個年頭了),還有《厲陰宅》(The Conjuring)系列中的驅魔華倫夫妻檔薇拉·法蜜嘉和派屈克·威爾森,兩人在戲裡的角色亦正亦邪;這配角的神秘感,加上主角面臨的困境、所做的決定,也不見得是百分之百的正義,這種在正極與負極之間擺蕩的設置,看似簡單實不易拿捏的編劇技巧,替電影加分不少。

《疾速救援》是我二〇一八年第一部給予高評價的電影。尤其看到主角麥可天天準時起床、搭同一班列車通勤,有點近乎強迫症的行為時,我能感同身受——天天到同一家餐廳解決午餐,這每日生活中固有的規律,在愈加緊湊的生活節奏中,有著讓我放緩步伐的……小確幸。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虐殺器官


“只要有謎團,又有人死掉,就算是推理小說了。有幾萬人死掉的作品也算。”

這段話不出現在《虐殺器官》故事裡,只是附錄中作者伊藤計劃和另外一位 “BEST SF 2007”獎得主圓城塔受訪時,塔冒出的一句話。我覺得頗有趣,即摘錄下來,跟本文無關。

說回《虐殺器官》,故事時間點設在在近未來,當時歐洲塞拉耶佛遭恐怖份子引爆核彈,生靈炭涂,之後幾個先進國家開始導入徹底的防恐管理體制,但大量落後國家則開始爆發內戰、大規模屠殺事件。美國一支特種部隊上尉克拉維斯·薛帕德奉命追緝疑似這些大屠殺事件的幕後黑手約翰·保羅,薛帕德為完成任務,上天入地橫跨各大洲潛入捷克、印度、非洲等,逐漸發現保羅所為的真正目的,也開始質疑先進國家的“和平”,是否得來合乎情理……

《虐殺器官》是一則科幻故事。我少接觸這類題材,故對其中的一些科技描述,是處於看得懂文字,卻想像不到那些器具樣子的狀況。加上全書以第一人稱的觀點敘述,剛開始時有點難以投入其中。作者對那些想像出來的高端科技,形容得非常細膩,我看不懂是我本人的問題,無關作者或翻譯之責。雖有這一層的“障礙”,但無阻我往下翻閱的好奇心態,也發現作者利用第一人稱的手法,有其必要。

《虐殺器官》帶出了“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要有和平,則必須在其他地方引爆戰爭。這是書中“反派”約翰·保羅的中心思想;而作為緝捕頭號嫌犯的薛帕德,從起初只曉遵從上級命令進行任務(他們甚至有降低他們感性思維的裝備)的“工具人”,到中間為追查保羅而與保羅的秘密情人(一點都不秘密)露西亞產生了似有若無的愛慕之情,到最終完全受保羅思維的“綁架”,讀者透過“我”的描述,更深切體會主角“我”內心的掙扎、糾結與矛盾,感同身受地嘗試進入保羅的思考領域,自行領悟出,他的見解有無道理,能不能接受,也是每個人各不相同的觀點了……

看完書即挖出改編的卡通來看之後,一解我對書中針對高科技器材的疑惑。當文字具象化之後,“兩兩相襯”,確實對劇情進展、當下角色的潛台詞都有更深刻的體會。卡通當然沒有比書中描繪的深刻,比如主角薛帕德對生死的觀點,書中藉由他親自解除重病母親的維生系統,與出勤時在動蕩地區窺見的各型各色的屍體、死法,還有同事自殺前對他說的話,都不斷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一經保羅“發掘”出他對生死課題的潛意識,即一發不可收拾,讓他幾乎崩潰。而卡通的強項則在於動作場景的加速及具體化。至於最終不盡相同的結局,都各有各的好。

總而言之,不經意下閱讀了《虐殺器官》,沒有很喜歡也沒有不喜歡,但作者伊藤計劃在卅四之齡死於癌症,生前僅有三本商業出版的長篇小說,及兩篇短篇。從伊藤計劃開始撰寫《虐殺器官》的投稿用作品算起,他實際寫小說的時間只有人生最後短短的三年。(大森旺筆)這本東販出版的台譯版本,額外收錄了前段所述之作者採訪與對作者生平事跡的解說,從中看來,伊藤計劃真是日本科幻小說界的“早夭天才”呢!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女王與知己


“人生就像地毯,一針一針地織出屬於自己的圖樣。”

整齣《女王與知己》(Victoria and Abdul),給我印象最深刻,以及深切體會的,是這句對白。雖說跟整部電影沒多少關係,僅是一幕裡阿卜杜勒對維多利亞女王不經意的有感而發,即讓我覺得多了幾個值得推薦這電影的理由。

《女王與知己》據說“大致上改編自真人實事”(片首註明),內有多少分真實多少分杜撰,對我而言也沒多大意義,更重要的是故事精彩。它描述了維多利亞女王晚年時與來自印度的阿卜杜勒之間出乎意料且真摯的友誼。阿卜杜勒是被選為飛到英國去參加女王登基五十週年慶典的代表,被要求在慶典上一句話都不能說、一個眼神都不能瞄,結果他偷瞄英女王之際,英女王的目光也正好對上他的;自此的眼神交會,產生日後高低階級的“錯亂”,英女王開始重用阿卜杜勒,讓他出任自己的老師,學習爪夷文(對印度穆斯林來說是崇高的語彙),兩人的超友誼關係讓王室成員緊張不已……

戲一開頭,可見英女王對本身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只有吃是唯一能讓她對本身存在感的證明。因身份頭銜的關係,人人事事遷就於她,沒人陪她玩……她也不顧該有的餐桌禮儀,自吃自的,管他什麼應酬交際,而身邊的人礙於身份,也不敢對她怎樣;直至阿卜杜勒的膚色、叛逆、不守規矩,讓她有了生活樂趣。電影後半,她甚至獨排眾議,讓阿卜杜勒回印度去接妻小和母親前來英國定居,成為王室成員的一份子。這等“度量”,不僅王室成員感受到危機,就連無關的我也覺得她此舉有點過分,但就是這種矛盾,讓電影非常精彩。只是,到後來只有英女王的剛愎自用,阿卜杜勒明明知道自己是“空降”的,不合群的,卻沒有機會說出自己的心聲,觀眾無法知曉他的想法,有點可惜。


除了一個最高統治者與低階層人物之間純屬感性的友情描述,換在一個理性角度來看,這又是一個低階層成功混入高階層遊戲,並把他們玩弄於鼓掌間,印證了同樣跟阿卜杜勒來自印度的莫哈默德對王子說的中肯之言。莫哈默德雖然一直嚷著要回家鄉,可是阿卜杜勒對女王不斷“進諫”的由衷之言,他們歸家之日遙遙無期,莫哈默德為此頗有怨言,更因無法適應英國氣候而患上重病,王子為了趕走得寵的阿卜杜勒,企圖要莫哈默德說出阿卜杜勒的任何壞話,反而被莫哈默德數落了他們這些貴族一番……那一場戲看得我暗暗喝彩,所謂“威武不能屈”,得以此為例。

電影最後,打出字幕再次提醒觀眾:此片為了娛樂效果,稍微修改或杜撰了一些情節。俗話有曰:現實生活往往比小說還要離奇。是真實或是杜撰,於我真的沒多大影響或差別,只要能見一則好故事,夫復何求。《女王與知己》,推薦!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離家童盟


看過網絡專家評論,說MCU的劇集跟電影系列中的世界差很大,即很難產生聯繫,如《制裁者》(The Punisher)劇集,雖然我是超喜歡,但該評論員說漫威並沒有處理的很好,因為要是把他換成其他角色,也可以成為一部很好看的劇集——關於這點,我又有少許的同意,就像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預告片中,紐約會再次災難降臨,而不為神盾局所知(或神盾局早就知曉,只是沒有動作),鎮守於紐約市各角落的捍衛者聯盟(The Defenders),又會如何跟復仇者聯盟銜接起來,很考編劇功力(到時若沒有提及捍衛者聯盟,只有沒看劇集的觀眾才無知而接受)。

這部《離家童盟》(Runaways),也是跟電影系列沒啥牽扯的劇集,述說六位青少年對抗他們邪惡父母親的故事。我本身並不喜歡這類“YA拯救世界”的題材,加上之前的《鐵拳俠》(Iron Fist)已經出了一個非常十分不討喜的小屁孩,這《離家童盟》竟有六個之多,但看在MCU份上,仍抽時間來看,如預料中,邊看邊吐槽。

六位主角來自富裕、名門家庭,父母親都從事對社區有發展有貢獻的工作,只是私下他們也被更高層級的反派利用(誘),以財富換取他們的良知,要他們定時“獻祭”離家出走的少年。某次獻祭時,恰好被這六個小孩目擊,認為父母親是小孩殺手,於是暗地裡尋找證據,要把他們的父母親繩之於法……


我是不懂這群死小孩哪來的正義感,每個成長於這樣不愁吃穿的環境,為了正義決定搗毀這樣的生活,這有點說不過去。莫非他們的正義感來自電視上復仇者聯盟拯救世界,還是捍衛者聯盟守護家園的新聞?還有,《離家童盟》故事背景設在洛杉磯(北美洲西岸),而MCU主要的大事件都發生在東岸,這點距離,或可作為其中一個小孩的父親維克托·史坦跟東尼·史塔克(鋼鐵人)同樣是富豪、發明家,同樣登上雜誌封面人物,全劇卻完全不提史塔克的理由,只是,這讓我很脫戲(話說我也沒投入多少就對了)。

至於這六人的超能力,一個是電腦奇才(普通人);一個擁有需要DNA認證的家傳萬能權杖(後來給母親收回);一個會全身發光,發射超強不知何元素的動力波;一個可以控制一隻父母研究的活恐龍;一個只要沒有萬能手套,就是只會發脾氣的四肢發達、重要時刻少根筋的壯男;還有一位就是力大無窮,但使了力氣即很愛睡,EQ很低的少女。要把拯救世界之重任……嚴重了,要把守護家園之重任放在他們肩上?祝好運。

總而言之,要看這部劇的,還是可以看,別抱有太大期望就對了。至於對MCU的粉絲,這劇或是繼《鐵拳俠》和《異人族》(Inhumans)之後,又一個黑歷史作品(雖然IMDb評分頗高),要當心,也最好具備耐心。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12猛漢


總對現代戰爭片有一股情意結——所謂“現代”,即是那種執槍開炮的現代戰爭,不是古代使用弓弩刀劍做近身肉搏那種——就覺得戰爭片攝製不易,編劇更不簡單,之後的剪接也非一般人能適任,“亂中排序”是戰爭片剪輯師的工作代名詞吧我想。

這齣《12猛漢》(12 Strong),可以算是現代戰爭片的代表作。敘述九一一恐襲事件後,美國秘密派遣一支十二人陸軍特種部隊潛入阿富汗,聯手當地北方聯盟,對抗塔利班和蓋達組織……電影改編自一本叫做Horse Soldiers的暢銷著作,這名稱相信是想讓大眾覺得,士兵騎著馬參與現代戰爭的獨特性,但電影給我更大的感觸是,這支名為“綠扁帽”的特種部隊隊長尼爾森與北方軍閥杜斯塔姆之間的情誼。

話說這支十二小隊空降至阿富汗境內時,杜斯塔姆率領的當地部隊“接待”他們,雙方合作各有目的,美方是要復仇;杜斯塔姆是要取回被恐怖份子佔領多時的故鄉,恢復和平。雙方人馬一開始不信任彼此,杜斯塔姆更小瞧年輕、沒上過戰場殺過人的尼爾森,首次合作更爆笑——杜斯塔姆隨便指著一塊有人的地域,叫尼爾森通知空軍投彈,而尼爾森不相信那地域上的人群是恐怖份子,杜斯塔姆遂用對講機告知宿敵說美軍要來轟炸了,這莫名其妙的狀況,在人命關天的緊張氛圍下,笑果驚艷。電影最終,雖然杜斯塔姆與美軍合作的目的並未真正達成,但他也從尼爾森身上學會了一些事情,後來更成為阿富汗的副總統。


至於電影主角尼爾森,首次親蒞戰場執槍殺敵,肩負著對家人的承諾——準時回家過聖誕節。跟上級開會時大膽提出利用三十天即可達成目的的戰略,最終這十二人無一身亡——除了一位受重傷——都平安地返回家園,造就了美國史上的一大傳奇戰役。而且,這在當年屬於極機密的任務,這支部隊也沒受到大肆褒揚,許多年後國家才公開表揚他們,更添傳奇色彩。

至於美阿聯軍在戰場上對敵軍的廝殺,拍得雖然不比一般戰爭片慘烈,斷肢處處血漿亂噴等場景一概缺乏,但無損這電影在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我喜歡《12猛漢》的簡單與直接。它沒有強加入明顯的大/硬道理,讓觀眾看得腦筋有壓力;它少有近身肉搏戰,因為大多是從三萬五千米的上方投降拋彈,安全又有人性;它在角色塑造方面沒有灰色地帶,非黑即白(還特地用一個場景來敘述壞蛋到底有多可恥,竟然殺女人),於是好的一方大開殺戒時,觀眾不會產生心理負擔,沒有愧疚感,有的只是爽快——這都是電影的簡單與直接。但是,也並非就說電影沒有深度,深度需要觀眾自行去挖掘,自己去體驗,這是《12猛漢》的附加價值。

總而言之,拍戰爭片很複雜,但能把角色、故事都設定成極簡,又能讓觀眾自行思考、想像整個電影背後的用意、戰爭的意義、角色的行為,就是一部好電影。《12猛漢》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