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諜報小說系列作家艾莉,某天搭乘火車前往父母家尋找創作靈感途中,遭遇一群來歷不明殺手的窮追猛打,所幸出現一位素未謀面的特務艾登為其解難。艾登說艾莉的創作不知為何竟預示了一個特務組織極機密的行動事件,於是對艾莉半是強迫半是遊說下,兩人攜手前往各地解謎團,同時還得面對特務組織派遣前來追殺她的殺手。艾莉筆下的虛構世界和現實情境開始重疊,分隔兩者的界限隨著這場冒險旅程而越發模糊,身邊的夥伴是敵或友,也越加混淆……
由《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系列導演馬修·范恩帶來的全新間諜特務動作喜劇《機密特務:阿蓋爾》(Argylle),卡司陣容一字排開計有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山姆·洛克威爾、布萊恩·克雷斯頓、山繆·傑克森、亨利·卡維爾等(這是中肯的排序,絕不欺瞞),可說是超豪華、熠熠星光。當然,我是衝著導演名諱而支持,唯整體而言確有些許失望,這還是首次觀賞范恩作品後產生的全新感覺。
在我心目中,馬修·范恩堪比塔倫提諾和諾蘭,是未曾失手搞砸的導演,舊作如《金牌特務》系列(前傳《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負評如潮,我卻覺得跟兩部前作不分軒輊)、《特攻聯盟》(Kick-Ass)、《星塵傳奇》(Stardust)、《雙面任務》(Layer Cake)等,我都看得眉飛色舞,歡樂無窮,尤其當中的暴力美學、不按牌理出牌的角色設定及情節設計,在在展現導演獨特的,對當下社會時事極盡嘲諷及顛覆流行文化既定印象的黑色幽默風格,震懾了多少眼球,震撼了多少心靈。因此,不難想像我對《阿蓋爾》抱著極大期望,不料是次竟踢到鐵板。
並非說電影故事情節無趣,它集冒險、間諜、歡樂、動作於一身,多場虛實交錯的動作戲,在布萊絲·達拉斯·霍華飾演的主角艾莉眼裡輪番切換,別具一番特色,加上反轉不斷的一波波高潮,當你以為故事就是你想的那樣,編導偏不如你所願,再端來一波反轉,以此顛覆你的預判。可以說,馬修·范恩的作品,不到劇終,就別定論眼中所見已是絕對。
然而,俗語一句:物極必反,《阿蓋爾》即是反面教材。馬修·范恩的鏡頭美學,起初自然令人目眩神馳,為其華麗精彩大呼過癮,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轉,樂趣驟降,劇力漸失,更顯得拖宕冗贅,尤其虛實切換這本是很好發揮的賣點,也因剪輯節奏過速,幾番下來顯得凌亂,無法專注欣賞其武打設計,實在惱火。一再反轉的情節,也令我憶起當年觀賞《神鬼奇航2:加勒比海盜》(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an’s Chest)時的不耐,戲中人物爾虞我詐,一時盟友,下一秒即翻臉不認人,再下一幕又變為同盟;反轉過多,驚喜沒了,厭倦多了。
當然,《阿蓋爾》還是有彰顯導演一貫“顛覆”的風格,尤其對應上一部《金牌特務》系列,兩部作品裡的特務,一個是“禮儀成就不凡之人”的頂級紳士儒雅范兒,一個則主張趨近現實、融入環境,越低調則為優秀。所以,像大多特務電影如〇〇七那樣西裝筆挺風流倜儻,打起架來得心應手從容自若,異性眼中散發濃濃睪酮素氣味猶似種馬的特務形象,在《阿蓋爾》裡頭皆屬虛構。反之,現實中的特務,外表相貌甚至身材皆平凡如你我他,看似渾噩邋遢不修邊幅,幹起架來還會手忙腳亂……因此之故,電影後半部女主角“自曝其短”的禮服穿搭,亦顯得合理,不為迎合商業大片及大多人追求的審美標準而摒棄故事設定對真實的要求——這點值得讚揚!
無論如何,《機密特務:阿蓋爾》還是值得一看,尤其沒看過范恩導演作品的新觀眾,應會為戲裡的故事設定、打鬥場景、暴力美學等感到驚艷,是我過高期待,自討苦吃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