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魔鬼終結者ZERO》:懷舊與創新的完美融合!


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是我這電影迷旅程的起點。尤其是一九九一年的《魔鬼終結者2》,對當時年僅六七歲的我來說,那種震撼與視覺衝擊,至今難以忘卻。幾十年來,這個IP推出的系列作品可謂是參差不齊,偶有幾部佳作閃耀光芒,但也有近乎半數只是簡單消費這個招牌。無論如何,每當看到“TERMINATOR”這字樣,心底的期待總會不由自主地燃起,那股被時間沖淡的激情又重新點燃。

觀看這部NETFLIX出品、日本制作的《魔鬼終結者ZERO》時,內心感觸非筆墨所能形容。作為一個不算狂熱但始終關注這一系列的影迷,我本以為這又是一部試圖靠情懷炒冷飯的作品。出乎意料的,它卻深深打動我。動畫中融入了一些全新的元素與設定,使故事不再是對原作的簡單複述,而是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做出更豐富的擴展,以一種全新且充滿東方人文哲思的方式,詮釋這個熟悉的故事。製作團隊對經典的尊重與創新的巧妙結合,恰到好處地平衡了老影迷的情懷與新觀眾的期待。

其中,類似T-800經典型號的終結者,無疑是一大回憶殺。那冰冷無情的機械外表、毫無生氣的冷漠眼神,還有在警局內大開殺戒的血腥場面,每一幀都喚醒我對當年阿諾形象的深刻記憶。儘管是以動畫形式呈現,仍絲毫不影響那份冷酷殘暴的震撼效果,甚至有某些瞬間,動畫的表現手法讓這種震撼更上一層樓。

全劇八集、每集約半小時的《魔鬼終結者ZERO》,篇幅短,節奏緊湊,情節扣人心弦。製作團隊對角色刻畫的用心可見一斑,每個角色並非只是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觀眾很容易代入其中,彷彿與角色一同經歷絕望與掙扎,同時又在那微弱的希望之光中尋找出路。


近年來,NETFLIX(以及其他串流平台)的影集結構往往習慣以不同角色的視角引導觀眾,從多個角度理解劇情發展。《魔鬼終結者ZERO》雖在這方面表現得不算明顯,但只要細心觀察,仍能發現它遵循著這種編劇模式。每一集的劇情圍繞某個主角展開,其他角色的出場與比重,也安排得恰到好處。

時間旅行的故事,基本上繞不開三大類:不可變時間軸、可變時間軸,以及多重平行世界。不可變時間軸的代表作,當屬諾蘭的《天能》(Tenet。自從看了這部經典科幻片,“發生的事已發生”這句話就深埋我的腦海,覺得最可能的就是這種理論。至於另外兩種,最燒腦的無非是多重平行世界——每一個改變都會延伸出新的平行世界;而可變時間軸則是最多作品青睞的一套,《魔鬼終結者》正是其中一例(不過在這部動畫有新突破)。

總的來說,《魔鬼終結者ZERO》是一部充滿情懷與驚喜的作品,尤其老影迷更是不容錯過。



2024年9月14日 星期六

抓娃娃

對中國電影,總有種若即若離的感覺。不是那種一戳即破的輕紗,而是一道無形卻堅固的屏障,阻隔著我跟它們的深度接觸。加上住家附近的電影院很少放映中國片,要特意開車十幾公里去看一部在中國國內口碑票房雙豐收的電影,總覺得興致缺缺。所以,我對中國電影的接觸總是零散且偶然。

正是這種偶然,我看了《抓娃娃》。光看名字時,我一度以為是什麽有關兒童拐帶題材的犯罪驚悚片,但看到海報那明亮的設計,又覺得不像。好奇心驅使,決定探個究竟。

這電影的核心是家庭教育。故事講述超級富豪馬成鋼和妻子春蘭如何對二兒子馬繼業進行“特別栽培”。馬成鋼相信自己擁有今日的成就,全靠兒時貧困的艱苦磨練,大兒子馬大俊不成器,更讓他鐵了心要把繼業栽培成另一個自己。於是,他和妻子為兒子設計了一系列“特殊艱難考驗”,希望藉此增強兒子的抗壓能力和生存意志。

電影以喜劇包裝,背後是充滿對家庭教育的反思。銀幕上,馬繼業從小到大接受著父母設下的各種“挑戰”,每一次挑戰都帶有深意,比如負責家庭開支管理,通過這種方式讓繼業感受到家庭賦予他的信任及責任。作為觀眾,我不禁暗自點頭,敬佩這對打破傳統、敢於“心機”教育的父母。他們不因一時心軟而寵溺孩子,堅決貫徹自己的教育理念,這種決心令人欽佩。

有一場戲令我印象深刻:當馬繼業身上有錢了,在去採買食材途中,忍不住誘惑買了一台平板電腦,馬成鋼知道後,並沒直接責罰,而是順水推舟,故意設計搞壞那台有七日退貨期的平板。最終兒子不得不承擔後果,還為了彌補讓家人挨餓的過錯,帶著家人到五星級餐廳“享用”一頓免費的餐前小吃。那一幕實在讓我忍俊不禁。


觀影時,我不由自主地想到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馬繼業就像同樣被操控的楚門,而他的父母則像導演,精心設計著他的人生。父母的每一個安排,既出於愛,也出於對家業傳承的期望,他們冀望繼業能夠成為一個能夠面對生活各種挑戰的強者。當馬繼業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人生被設計時,就跟楚門一樣,他掙脫了這座“愛”的牢籠,開始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雖然這結局少了戲劇性的大反轉,但似乎也是唯一合理恰當的處理方式。

總的來說,《抓娃娃》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家庭教育的契機。這部我私心稱它為“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接班人計畫”的作品,不僅讓人娛樂,還讓人省思。它是一面鏡子,照出群眾對家庭教育的焦慮與期待。

至於“抓娃娃”這片名的真正含義,老實說,我依然摸不透。也許正是電影留給我去思考的最後一道題。



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Rebel Moon導演剪輯版


Rebel Moon》導演剪輯版,讓我既期待又無奈。查克·史奈德這位視覺系導演,總能在特效與動作場面中激發無限想像力,卻時常在劇本與角色塑造上力有未逮。自從去年杪普及版的《Rebel Moon》第一部登上NETFLIX,我知道故事未完待續,等著第二部到來,當第二部終於亮相時,卻讓我覺得還是第一部更具可取之處。

如今,這部導剪版再次點燃我的期望。視覺體驗確實更加震撼,CGI效果與動作場面質量提升不少,尤其是那些血腥暴力的畫面,簡直可讓視覺神經崩緊,看得人血脈賁張。只是,導剪版的這些“升級”,並無法真正挽救劇情的頹勢。就像一頓華麗的盛宴,大快朵頤時忽然發現,還是少了一味關鍵的調料。

先談談這導剪版的新元素。作為一部限制級影片,導剪版毫不掩飾它對暴力和情色的狂熱。戰鬥場景中,那些後期加工的血漿飛濺鏡頭比比皆是,斷肢、爆裂的器官場景也層出不窮,再加上幾場明顯為成人觀眾準備的露點性愛戲,這些加碼無疑增添了影片的感官刺激。視覺層面看來,導剪版讓人眼前一亮。如果只看表面,確實輕易忽略影片的內核。

我私心覺得,導剪版真正該提升的,不應只局限於這些血腥程度或裸露戲份,而應該在於角色動機與情感的挖掘。導剪版中的一大新增內容,是一段長達近二十分鐘的序幕,揭示了母星士兵阿里思的背景故事。這段敘事是影片中最成功的部分,它讓觀眾瞭解阿里思如何在父親被諾布爾上將所領導的母星軍團俘虜後,被迫親手弒父,以換取自己的生存。這場殘酷的“成年禮”,為阿里思日後的背叛埋下了合理的情感種子,也讓他對諾布爾的仇恨更具體有力。


唯遺憾的是,這段精心鋪設的背景故事,並沒在隨後的劇情中得到應有的發揮。到了第二部的高潮決戰,阿里思這本應承載著複雜情感的角色,竟然淪落至在村莊一隅和其他村民一起抵禦大軍,也沒有與諾布爾上將直接對峙的機會。相較之下,女主角柯拉與諾布爾的對決場面也就欠缺了情感張力,顯得流於形式,無法讓人產生真正的共鳴。

或許,這電影本就不該強行分拆為兩部。第一部已經提供了較為完整的故事結構,若將第二部的一些劇情融入其中,相信會讓敘事更為緊湊,不至於冗長拖沓。導剪版看似增添許多細節,實則只是讓一個本該精簡的故事變得更複雜,卻未能真正補救其核心——劇本——問題。

總括而言,《Rebel Moon》導剪版在視覺上,美不勝收,尤其暴力美學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劇情上則顯得力不從心。如果你是查克·史奈德的忠實粉絲,這導剪版或許會讓你享受到暴力與情色的雙重感官刺激;但若你期待的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科幻史詩鉅作,那《Rebel Moon》恐怕還是會讓你望穿秋水,却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