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四年的《霍爾的移動城堡》,在二十年後的今日重返大銀幕。對當年看過的孩童觀眾而言,如今也已度過青春,或許在工作及愛情上經歷過挫折,重看時領悟更深。對新一代觀眾來說,他們能走進一場細膩且奇幻的手繪魔境,認識一部歷久彌新、溫柔動人的動畫長片。
《霍爾的移動城堡》講述平凡的少女蘇菲被荒野女巫下了詛咒,成了老婦人。她驚慌失措,選擇避走人群,前往荒山野嶺,後來遇見巫師霍爾及傳說中呼嘯移動的神奇城堡,開啟了一場關乎魔法及追尋自我的奇幻冒險。
宮崎駿的大多數作品,都在精彩冒險故事的表象下,潛藏著關於人生艱難抉擇的寓意/喻意。廿年來,每次重看《霍爾的移動城堡》,都感覺得憑著自身閱歷去揣度、猜想、參透、領悟,會重新認識自己。就像一面鏡子,照見心底某處角落,那深埋隱藏許久的——初心。
我對戲裡蘇菲忽老忽少的年齡似懂非懂,霧裡雲裡,這次重看,一樣如此,但又似乎參透了一些些其他東西。她變老,是對自己的否定,還有壓抑;而年輕起來時,則是在夢中,或在她情動時刻,是她願意相信自己值得被愛、被認同的時候。她本身沒意識到,她的外貌,其實一直都是她內心的投影。
臨近片末的一場戲我特別感觸,那是蘇菲在夢裡瞧見少年霍爾跟火惡魔卡西法訂下契約之時。這夢境,是回憶,也是揭示蘇菲註定會邂逅霍爾,註定走入霍爾的靈魂及生命。她從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成為能夠理解霍爾痛苦的人,成了一個有被需要的人。
除此之外,戲中的一顆顆飛彈、一處處因戰爭蹂躪的村莊,讓觀眾自然而然理解到和平的珍貴,在帶有反戰訊息的畫面裡頭,宮崎駿讓觀眾一窺戲裡角色,是如何在戰火中尋找一個能夠安身的家。而這個家,並非得是彼此擁有血緣關係的組合,而是一群願意接納彼此、磨合性格、一起生活下去的人。霍爾、蘇菲、卡西法、馬魯克,還有荒野女巫小狗因因等,都是性格迥異的獨立個體,彼此摩擦或關係對立,後來皆成了夥伴,形成一個溫暖動人的家。
跟宮崎駿其他作品一樣,《霍爾的移動城堡》不需一次即看懂,而是可以陪著觀眾成長,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慢慢拼湊出那些過去沒留意到的細節。它如一封描寫成長的信,等哪天準備好,再次重溫時,則再次參悟出更多訊息。就像蘇菲從原本的不相信自己,到願意相信自己有價值一樣,成長亦從來無需大聲說出什麼,就只是靜靜接受當下的自己。
總括而言,《霍爾的移動城堡》在絢麗的色彩之下,是低調地表述一個人學會如何愛與被愛。它跟《千與千尋》《幽靈公主》和《蒼鷺與少年》,是我心中Top 4的吉卜力工作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