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厲陰宅:最終聖事》——溫子仁恐怖宇宙的階段收官

過去二十年,因漫威超英類型電影的成功,影視產業流行一種敘事模式:宇宙觀。不同作品彼此呼應、相互聯動,哪怕不是自己偏愛的角色或故事,也會吸引觀眾買單,大家心中抱持一個期待——未來這些看似獨立的篇章,也許會匯流整合,彼此交織成一幅恢弘龐大的故事版圖。

除了令人日漸審美疲憊的超英題材之外,能夠在好萊塢真正建立起電影宇宙規模的案例並不多,溫子仁主導的“厲陰宅宇宙”(The Conjuring Universe)系列,是其中代表之一。跟動輒兩三億美元預算的商業大片不同,鬼片的製作成本相對低廉,只需掌握好氣氛營造,拿捏好故事張力,便能做到“以極低成本,換取最高收益”。自二〇一三年第一部《厲陰宅》(The Conjuring)上映以來,整個宇宙擴展出十部作品,直至《厲陰宅:最終聖事》(The Conjuring: Last Rites),業已走過十三個年頭。

十三年來,“厲陰宅宇宙”票房口碑收獲頗豐之餘,還陪伴了許多觀眾成長,成為他們青春或觀影記憶的一部分。尤其戲裡的艾德和蘿琳·華倫夫婦,他們的形象,既是系列的中流砥柱,更讓這恐怖片系列有別於一般鬼片,帶著“偽史實”的真實性及情感。

*****

就我個人而言,《厲陰宅4》的表現雖無法跟首兩集相提並論,但比第三集《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The Conjuring: The Devil Made Me Do It)已有非常大的改進。

眾所周知,溫子仁親自執導的前兩部是系列的定海神針,無論是整體節奏掌控、氛圍營造,還是角色背景塑造及情感變化上,都堪稱典範。觀眾當年之所以願意追隨“厲陰宅宇宙”,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溫子仁的導演風格之賜。他就像魔笛手,將觀眾引入一個個毛骨悚然、驚怖駭然的世界。

只是,隨著宇宙擴張,衍生的《安娜貝爾》(Annabelle)和《鬼修女》(The Nun)系列口碑卻明顯跌滑。尤其是《安娜貝爾》第一集,空有噱頭,故事劇情卻乏善可陳;預告比正片精彩、雷聲大雨點小的《鬼修女》系列更讓不少影迷直呼“雞肋”——《安娜貝爾》三部曲中,我個人最滿意的是第二部前傳性質的《安娜貝爾:造孽》(Annabelle: Creation),故事及氛圍完成度極高,也交待了娃娃的誕生與恐怖基因起源。

至於《厲陰宅3》,溫子仁退居監制,導演換成麥可·查維斯,故事風格也跟前兩部大相徑庭,自然難以重現系列巔峰盛況。而由同一位導演執導的《厲陰宅4》,故事重新聚焦於單一大宅中的鬧鬼事件,並以華倫一家為核心,強化了親情這主題,也讓觀眾感受到曾經陪伴主角群冒險的情懷。

 

*****

電影背景設在一九八六年,講述史莫爾一家在祖父送來一面古老大鏡後,怪事頻頻發生:吊燈憑空墜落、幢幢黑影在屋中遊走、女兒被碎裂鏡片入體、父親遭受惡靈折磨……走投無路之下,這一家人只得對外求助。

與此同時,華倫夫婦過著退休後的平靜生活,女兒茱蒂卻因靈視能力日漸增強,察覺到遠方惡魔和鏡子的威脅。她瞞著父母前往追查,最終將他們再次扯入陰魂不散的波詭雲譎中。這面邪鏡,正是數十年前華倫夫婦初涉江湖時,未能徹底封印、意外遺失的靈異物件。如今,它的惡意再次襲來,而目標正是茱蒂。

*****

跟《厲陰宅》12相比,《厲陰宅4》在驚嚇設計上明顯溫和不少,沒有那種“嚇死人不償命”的突然驚嚇橋段,這也是它倍受批評的原因。但我認為,跟《安娜貝爾》系列或《鬼修女》相較,它在故事完整性和角色情感上的表現,已屬合格,至少沒讓人觀影後直呼“回水”,而是體會到一種返璞歸真、回歸初心的誠意。

影片花了不少篇幅描寫華倫一家人的關係:艾德與蘿琳夫妻倆之間的信任與依賴,茱蒂逐漸繼承父母使命的覺醒、岳父和女婿之間的互動。這樣的家庭情感,讓這部恐怖片不完全靠嚇人取勝,故事帶出“傳承”意圖,呼應著片名“最終聖事”之意義。


*****

若觀眾只想了解華倫家族的冒險故事,只需鎖定以下幾部:《厲陰宅》(The Conjuring, 2013)、《厲陰宅2》(The Conjuring 2, 2016)、《安娜貝爾回家啰》(Annabelle Comes Home, 2019)、《厲陰宅3:是惡魔逼我的》(The Conjuring: The Devil Made Me Do It, 2021),再到這部《厲陰宅:最終聖事》(The Conjuring: Last Rites, 2025)。

《厲陰宅》系列乃依據史實改編,以華倫夫婦調查過的幾起著名靈異案件為基礎,再輔以戲劇化演繹。《安娜貝爾回家啰》雖屬虛構,但主角是女兒茱蒂,可視作編導為這角色補上的一段冒險經歷,為正式傳承父母衣缽的鋪陳。

若你是宇宙觀愛好者,當然可以補齊《安娜貝爾》三部曲和《鬼修女》二部曲,還有關聯性較低的《哭泣的女人》(The Curse of La Llorona),拼湊出完整的“厲陰宅宇宙”。若只想追隨華倫家的主線,又不想把時間花在評價不佳的作品上,這幾部核心作品已足夠。

*****

總的來說,《厲陰宅:最終聖事》並非系列最佳,但它成功擔下階段性收官的任務;它沒有《厲陰宅》前兩集那般驚心動魄,卻比大多數支線作品來得完整動人。它讓華倫夫婦和茱蒂的故事有了一個情感交接,也讓觀眾在溫馨驚悚交織下,結束這段十三年的恐怖之旅。

相比喧囂熱鬧的超級英雄宇宙,溫子仁用低成本築起了一個獨樹一幟的恐怖電影宇宙。它或許匱乏華麗的特效轟炸,卻用真切日常的恐懼,贏得本身的標志性定位。對我而言,這謝幕雖不盡完美,卻已足夠體面——所謂的缺陷美——為“厲陰宅宇宙”畫下一個不失分量的句點(或逗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