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殺片(Slasher Movie)這一電影類型雖非好萊塢獨有,但藉助好萊塢的推廣,已經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類型。其中有幾個系列為全球各地的影迷帶來令人興奮的驚悚體驗,《德州電鋸殺人狂》(Texas Chain Saw Massacre)里的皮面人、《月光光心慌慌》(Halloween)的麥克·邁爾斯、《黑色星期五》(Friday the 13th)的傑森、《半夜鬼上床》(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的弗雷迪、《靈異入侵》(Child’s Play)的鬼娃恰吉等殺人魔角色,已經廣為人知,深入人心。
這些影片中,《驚聲尖叫》(Scream)系列可謂獨樹一幟。首集於一九九六年上映,隨後分別在一九九七、二〇〇〇和二〇一一年推出續集,皆由衛斯·克萊文執導。與其他砍殺電影不同,《驚聲尖叫》系列充滿後設風格,解構其他恐怖電影的套路,類似《犯澤先生》之於《名偵探柯南》。《驚聲尖叫》系列將過去恐怖電影中的邏輯漏洞調侃一番,同時也注重加強自身的推理要素,融入Whodunit推理懸疑元素,在影迷心中樹立起獨特的經典地位。
隨著系列主創衛斯·克萊文於二〇一五年離世,二〇二二年的第五部作品《驚聲尖叫》以全新的演員陣容,向舊作致敬;第五集的片名中也沒明確標示數字“5”,是“重啟續作”。本作由麥特·貝蒂涅利歐平和泰勒·吉列特執導,故事情節也與第一集有密切關聯,首集的元老角色也細數回歸。他們雖然躲過殺人魔的利刃,卻無法逃離歲月的洗禮,我為此心里不禁有些感觸。建議看官至少先看第一集再看這部續作(可略過第二、三和四集),能更好領略其中的彩蛋,提升觀影樂趣。
這一重啟續作延續了系列一貫的後設及調侃風格,也強化了推理要素的合理性(儘管難免存在一些讓資深推理迷吐槽的漏洞),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懸疑氛圍。影片中的角色繼續分享砍殺片的生存指南,如避免獨自行動以免被兇手伏擊,以及擊倒兇手後,務必確保對頭部多補一槍等。如《屍樂園》(Zombieland)中男主角的生存指南類似,看在第三方且隔著熒幕的我們眼中,他們是在苦中作樂,卻也不禁發出會心一笑。
二〇二三年的《驚聲尖叫6》(Scream VI),也由麥特和泰勒雙導演執導,演員陣容包括第五部的倖存者,包括憑藉Netflix影集《星期三·Wednesday》爆紅的珍娜·奧蒂嘉。影片充滿更多趣味,且一次過向舊作致敬,將過去五部作品中的九位鬼臉殺手的身份、作案方式和動機都融入劇情之中。除了向舊作致敬,編導還繼續保持系列的初衷,解構舊作的設定(片中有一部虛構的電影《刺殺·Stab》,將《驚聲尖叫》系列中主角的遭遇改編成電影情節),同時突破傳統,挑戰現實中觀眾對這類片的固有印象,帶來更多樂趣。
總的來說,有些觀眾可能不太喜歡砍殺片,認為它們過於血腥,劇情愚蠢,看了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但《驚聲尖叫》系列可謂是其中的奇葩,它值得以更理性的態度看待,通過導演的視角,在觀影過程中邊猜測兇手,或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