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蝙蝠俠


從一九八九年提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Batman)至今卅三年,共計有七部真人版蝙蝠俠獨立電影和兩部“合集”(SnyderVerse第二、第三部),五位演員分別飾演黑暗騎士。DC漫畫這IP除了真人版電影,還有劇集、動畫,甚至電玩,要看遍所有,對我是不可能的任務。最近重看舊版,也覺得八〇、九〇年代的風格早就過時。

最新版《蝙蝠俠》(The Batman)是該英雄的第八部獨立電影,由羅伯·派汀森接任這位哥譚騎士,亦詮釋出跟眾前輩相似,卻又十分不一樣的英雄風範。

 

******

 

會有最新這部由麥特·李維斯執導的《蝙蝠俠》,也許是場意外。當年華納影業有意像隔壁棚漫威學習,搞個DC擴展宇宙(DCEU),將旗下超級英雄如超人、蝙蝠俠、神力女超人、水行俠等集結為正義聯盟,結果操之過急,模糊了本身品牌定位,導致大多作品口碑票房皆一塌塗地,現今DCEU已是有名無實。《蝙蝠俠》就在此情況下誕生,敘述跟DCEU(或SnyderVerse)無關的年輕版蝙蝠俠,編導和演員雖同樣承擔來自原著漫畫迷的高度期待,卻也能自由發揮,且得以吸取多部前作的經驗,與時並進,汰舊換新,圓了一些前作無法解釋的破綻(如身著蝙蝠裝時一定要破鑼嗓子,史奈德版即給了他一個變聲器;這集則是讓布魯斯·韋恩畫上煙熏妝,才契合面罩下的雙眼同樣是深黑色),呈現出另一種黑暗寫實風貌的作品。

《蝙蝠俠》的故事劇情、人物背景不必再贅述,尤其布魯斯·韋恩不堪的童年經歷,人人皆知。大眾較關注的是登場的反派或跟蝙蝠俠站在同一陣線的夥伴。這部登場的經典漫畫人物即有貓女、謎語人和企鵝人(以及只聞其聲,猶抱琵琶半遮面客串的小丑)。


剖析我個人對各角色的觀點前,先大略分享整部電影予我的觀感。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系列,是寫實的呈現。不像SnyderVerse裡會有外星客、海底帝國或超能力者,《黑暗騎士》裡的設定,皆有可能在現實中發生。《蝙蝠俠》的基調亦以寫實為主,在鏡頭引領下,觀眾投身於細雨霏霏的哥譚市六個夜晚,隨著蝙蝠俠和戈登警長偵緝權貴連環兇殺案。這電影給我的第一感覺,猶如勞倫斯·卜洛克筆下酒鬼無牌私家偵探馬修·史卡德的黑色/冷硬風格,無論是蝙蝠俠跟謎語人之間的腦力比拚,或是蝙蝠俠跟其他平凡人的動作場景,配上深沉雄渾的背景音樂,整體氛圍及戲劇張力營造得十分對味。

我尤其喜歡蝙蝠俠和企鵝人飆車角逐的那場動作戲。這版本的蝙蝠俠座駕,沒有前幾代靚麗,只是暗色系的超馬力轎車,加上會噴出藍色火焰的排氣管,在獵捕企鵝人前發出猶如挑釁般的“轟轟”鳴響,簡直鬼哭神嚎。作為黑幫二當家的企鵝人,此時反而少了平時的兇惡,在比自己更凶神惡煞的蝙蝠俠前,也不禁露出怯懦神情。這場飆車戲,可謂全片最高潮,甚至超越片末的武打場景。


提到蝙蝠俠令人望而生畏,也是伏筆。話說《蝙蝠俠》故事設定在布魯斯·韋恩身兼暗黑義警的次年,韋恩內心仍充滿憤怒,一心用恐懼來征服都市,結果,罪犯是畏懼了,但受害者也同樣對其產生恐懼,片頭一場他在捷運站拯救一名遭群毆的受害人時,把加害者打跑之後,受害者不感謝他,反而懼怕地求饒;片末蝙蝠俠向深陷困境的議員伸出援手,議員卻不敢接受他的幫忙,反而是議員身旁的小孩率先“接納”,議員及其他大人才敢尾隨其後。至此,蝙蝠俠才明瞭之前的做法並不完全對症下藥,反而讓這都市更墮落,從而形塑出謎語人般的喪心病狂(日後還有很多呢!),黎明破曉之際,他還不退場,繼續留守現場幫忙。整部戲,蝙蝠俠從序幕裡所形容的黑暗,蛻變為日光下的善人,不只鼓舞了民眾,自身也像重獲新生。

 

******

 

如前文所述,《蝙蝠俠》以寫實為基調,故角色的塑造,也盡可能與現實相搭,於是我們看到身體沒有殘障的企鵝人。“企鵝”只是他的綽號,作為黑幫頭子的得力助手,較能使人畏懼。片裡唯一讓他能跟企鵝這動物稍做聯想的,是他被蝙蝠俠和戈登“拐”到都市一角拷問情報後,二人未替他鬆綁即離開,留下他像企鵝般勉強移動邊破口大罵。

電影裡的企鵝人,沒有一九九二年《蝙蝠俠大顯神威》(Batman Returns)的恐怖氣息,然而劇終前埋下了伏筆:隨著龍頭老大法爾康尼的退場,高譚市的犯罪組織迎來權力、地盤的重組,他或許會是未來犯罪版圖的重要大咖。


至於此片最大反派謎語人,這角色曾在《蝙蝠俠3》(Batman Forever)裡登場(由金·凱瑞飾演,台灣為其名譯做“謎天大聖”)。跟當年誇張的肢體語言相比,謎語人更顯得正常穩重。他無疑是個天才型罪犯,處處留下線索,跟警方和蝙蝠俠下戰帖,而且大多時候還牽著他們的鼻子走(劇情所需,不然沒戲看了)。

這版本的謎語人,不禁讓我想起《黑暗騎士》的小丑,兩者都是推動情節的要素,最終目的也似乎要激發一些人民內心的暴力火苗,引發革命。小丑成功了,蝙蝠俠為維護哈維·丹特在民眾心中的英雄地位,犧牲自己淪為黑暗騎士;謎語人看來像是功虧一簣,卻也成功激發蝙蝠俠以良善守護這座城市。至於據說是新一代小丑的客串,會不會讓觀眾有所期盼,則因人而異。

 

******

 


《蝙蝠俠》其中最大的亮點,在於蝙蝠俠和貓女之間的情感互動。

二人的邂逅,是在企鵝人經營的夜總會裡,蝙蝠俠從照片的蛛絲馬跡中,覺得瑟琳娜似乎與案情有關,於是像變態般跟蹤她歸家,才發現她具備另一個身份——貓女。二人不打不相識,後因目的相同攜手合作。瑟琳娜兩次主動擁吻蝙蝠俠,不會讓人感覺突兀,隨著劇情進展,已慢慢鋪墊二人情感上的聯繫。最終墓園的那一場告別戲,有夠唯美,二人在小道上各自騎著重型機車,輪番超前對方,像二人為情感上的不捨而拉扯,最終停在岔路前,接著狠心分道揚鑣;蝙蝠俠從後視鏡中眼看瑟琳娜的背影消失之際,這場短暫的邂逅,有著初戀的回憶。

至於主角蝙蝠俠,因是年輕初哥版,打鬥上不見得是格鬥專家等級,只是一味不要命地魯莽。所謂最不要命的打法也是敵人最難以招架的作戰方式,他能如此過了兩年,可見其幸運,他不自稱“蝙蝠俠”,只說自己是“復仇者”,說是內心無底的憤怒守護著其身亦不為過。

打戲不華麗沒關係,這版本的蝙蝠俠頭腦可是一級棒,面對謎語人的謎題,皆能在極短時間內猜出謎底;跟戈登的關係,在嚴肅的“工作”氛圍中仍能不時帶著少許幽默,足見二人的默契及信任。羅伯·派汀森演繹的蝙蝠俠/韋恩,算是設立了屬於自己版本的風格,畢竟這年齡的蝙蝠俠未有先例,只能觀望未來的續集,能做什麼方式的改變。

 

******

 

總括而言,我還蠻喜歡這新版《蝙蝠俠》。真要比的話,它已超越諾蘭的《蝙蝠俠:開戰時刻》(Batman Begins)和《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僅次於經典神作《黑暗騎士》,期待續集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