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謂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年份。除了新作《奧本海默》(Oppenheimer)上映,本地院線還陸續重映他的三部經典舊作,包括《星際效應》(Interstellar)、《全面啟動》(Inception)和《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在不久遠的未來,地球因嚴重的氣候變化影響農業,農作物難以生長、收成,從而引發人類生存危機。NASA成立了“拯救人類未來計劃”小組,根據物理學家的理論,嘗試突破科學極限,派遣幾位宇航員進行太空旅行,穿越“蟲洞”尋找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
這是《星際效應》的故事梗概。乍聽之下,加上由諾蘭執導,不禁讓人充滿史詩級的幻想。諾蘭在其中不僅展現壯麗的宇宙畫面,還深刻描繪主角庫柏和女兒墨菲之間的父女情,兩者完美相融,成就一部經典的科幻片。《星》是二〇一四年的作品,距今過了九年,根據“一部作品是否值得稱為經典需十年考驗認證”的不成文規定,即使還差一年,它毋庸置疑值得冠上“經典”之譽。
猶記得九年前,IMAX放映技術在本地剛興起不久,坊間流傳著只有在IMAX院廳觀看諾蘭的作品才會真正令人震撼之說,因此當時在吉隆坡和台北兩地刷了二三次的《星》。每一次觀賞,除了為戲里浩瀚無垠宏偉無邊的星際宇宙情景震懾,還因庫柏的經歷有著深刻共鳴——無論是跟墨菲的不歡離別,還是在外太空與其他宇航員的遭遇——都令人心醉(碎)。
這九年來,我不曾在電視熒幕重溫此作(並非刻意,純粹無緣),直到今天本地院線重映。這次透過大銀幕重溫,觀影體驗與九年前截然不同,我已從青少年成長為滿頭華髮的中年,對戲裡關於時間流逝的描繪有更大感悟。
其中一幕宇航員在一顆表面僅有及膝深的水,卻會定時出現海嘯沖擊的星球上登陸。他們待了近一小時,回到太空梭時,卻發現留守在太空梭上的同事已經老了廿三年;庫柏觀看從地球傳來的視頻,看到分別時年僅十多歲的兒子經已成家立業、父親也等不及自己重返地球與世長辭,馬修·麥康納透過面部表情展現庫柏內心的五味雜陳,出色的演技撩撥觀眾的心門、扯動觀眾的淚腺。
站在庫柏的時間點,他與女兒僅分開了兩三年,但在墨菲身上的時間流,時間已過去七八十年,二人重逢時,墨菲已是一位老太太,庫柏仍舊保持年輕外貌。墨菲縱使不舍,但依然鼓勵父親去尋找另一位孤身處於陌生星球的宇航員。這幾場隨著出色剪輯手法藉以逐漸鋪陳情感發展的戲,在在印證了“女兒是父親的前世情人,父親也會成為女兒幽靈”的動人情節。
走筆至此,我突然留意到這“幽靈”之說跟諾蘭二〇二〇年《天能》(Tenet)裡“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有相似之處。兩部作品同樣“玩轉”時間,《天》在結尾展現勞勃·帕汀森飾演的尼爾之偉大情操,令人動容;當庫柏以超現實的經歷揭示墨菲童年時遭遇幽靈干擾現象背後的真相時,觀眾也會豁然頓悟。
總而言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諾蘭堅持IMAX攝影技術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還有大師漢斯·季默的配樂等等等等幕前幕後各個方面整合起來,成就了《星際效應》這部傑作。趁尚有場次,呼籲大家購票觀賞,看過的觀眾能再次沉浸於那難得的震撼體驗,新觀眾也可一探克里斯多福·諾蘭這部科幻經典巨作到底有多精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