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迷霧驚魂


前兩部改編大文豪史蒂芬·金著作的電影都大獲成功,導演法蘭克·戴瑞邦再接再厲挑戰新記錄,三度改編金大師作品,此次選中的,是收錄於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小說集Skeleton Crew(台灣皇冠出版譯做《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裡之短篇故事《迷霧驚魂》(The Mist)。

電影講述小鎮因突如其來的大風雪,全鎮電力中斷,鎮民湧到鎮上一家超級市場採購糧食,主角大衞也帶著兒子驅車前往。父子倆在超市內採買時,發現外邊被一股詭異的薄霧籠罩,霧中還有神祕物體蠢蠢欲動。隨著一位傷者逃進超市,警告大夥外頭有危險,室內的恐慌亦逐漸擴散,大衞曉得唯一活命的方法,就是大家冷靜自持,同心協力度過難關。只是,面對未知的兇險,超市內群眾逐漸顯露人性猙獰醜陋且自私的一面……

跟戴瑞邦成名作《蕭山克監獄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呈現的“希望”相反,《迷霧驚魂》述說的是“絕望”——閱讀至此,不好此道的看倌,大可不必去找來看,自作賤。我是從序幕起,就非常喜歡這片子,序幕彩蛋就給我極大驚喜:畫家大衛剛畫好、遭破窗而入的樹摧毀的海報,畫著的是金大師耗時卅年完成的奇幻經典巨作《黑塔》!鏡頭一轉,大衛跟妻兒到戶外查看受損情況,連帶介紹鄰居布蘭特登場,從兩人對話中,隱約透露了往後會引爆的衝突及不祥。

掩蔽於迷霧中各型各色的怪物,都有擴大觀眾內心不寒而慄的效果。眼見巨蟲和變種蜘蛛對人類大開殺戒時,平時覺得昆蟲形體噁心,對其有心理陰影的我,可想而知當下的惶恐驚懼,被放大了多少倍?又,縱使沒這些肉眼能見的怪物,超市內原始的人性,才是最大考驗——重溫《迷霧驚魂》次數已數不清,每次仍會對戲裡那虔誠到極端偏激的教徒女士心懷怨懟,所以當店員奧利被迫下手擊斃她那一刻,或許這想法很不該很不道德,我還是忍不住大呼過癮!


超市中的人性修羅場,雖是虛構,卻能發現與現實驚人的相似。回想二〇二〇年疫情肆虐初期,全球人類正如戲裡被困的鎮民,對周遭情境大感手足無措。有者抱著愚勇的態度不以為意嗤之以鼻不做防範,最終失去生命(如戲裡年少輕狂的店員);有者散播假消息,唯恐天下不夠亂,損人不利己;有者將自己包裝成神選使徒,迷惑他人……戲裡行動被限、求助無門、孤立無援的民眾,都在上演著濃縮版的現實眾生相。

至於電影與原著最大的差別,同時也是往後至今為人津津樂道(亦有不少負評謾罵)的,當是戴瑞邦賜予它神來一筆的結局。也拜編導如此大膽的改編,也才有讓觀眾不停地議論,延長電影被討論的時間,加上年前再次改編為劇集(我還沒看,不知拍得如何),持續不斷地擴展《迷霧驚魂》的傳奇色彩。在此不劇透結局,唯獨一個字可形容之——絕!

我還是推薦大家,有機會的話,不妨看看《迷霧驚魂》,從中體驗一下身處絕望之淵的恐懼,相比之下,對目前自身的境況再多不滿,也該心存感恩,學會知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