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透過Netflix每周看一部《名偵探柯南》劇場版,再度燃起對它的興致。我小學到中學追過它,直到上了大專,心思轉移才停下,心想等它完結再一次過看完,沒想這一等,就連載了三十多年未完結。我年已四十,不想再跟小鬼頭一集集破案,只希望看他和黑衣組織鬥智鬥勇的主線故事,於是買了一套《名偵探柯南vs黑衣組織》漫畫,打算一口氣翻完相關情節,省時省力。
故事的起點是工藤新一和毛利蘭在遊樂園約會時,碰上過山車殺人事件,因此「邂逅」了在車上的黑衣二人組,之後才有他們暗中交易被新一發現、新一被灌藥變成小孩的發展。令我爆笑的是,Gin和Vodka早前坐過山車的原因,竟是為了觀察交易對象是否獨自赴約。
如今重看,我忍不住想:黑衣組織人手眾多,監視跟蹤埋伏樣樣行,為何偏挑這種方式確認目標?難不成這是組織的「練膽課程」,規定成員每天從早到晚坐三四十趟過山車,不暈不怕才有資格穿黑衣?
練膽方式人人不同,有人透過運動,有人透過冒險,有人靠自我催眠,黑衣組織若真靠過山車,也非全無道理,畢竟膽識是在一次次面對恐懼中錘煉出來的。古人云「初生之犢不畏虎」,牛犢敢面對猛虎,不是天生無懼,而是未曾經歷失敗;「壯士斷腕」「破釜沉舟」的膽魄,都是從困境裡逼出來的。
周星馳電影《回魂夜》也有相同的梗。主角Leon之所以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堅信愛因斯坦說的「想像力比知識重要」,還因自小將遊樂園當自家後花園兼訓練場。過山車海盜船鬼屋一輪又一輪地玩,玩到麻木,膽子也練得生毛。後來那些荒謬搞笑的橋段如抓鬼用保鮮紙、打鬼用巧克力,看似胡鬧,實則都帶有「膽大心細」的底氣(以及科學論據)。
凡夫俗子練膽,不必像黑衣組織或Leon那般把遊樂園當軍訓基地——除非你有錢又有閒——日常中何嘗沒有需要壯膽的時候?首次面對眾人演講、初次告白、頂撞老板劈炮唔撈跳槽轉行、獨自旅行……這些讓人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時刻,皆是「過山車」。膽量的養成,並非消除恐懼,而是跟恐懼共存。
「勇氣不是無懼,而是明明害怕,仍願意往前去」。害怕演講,就先從小人數範圍試起;怕獨自旅行,可先選臨近目的地。每次面對,都是一次「坐上過山車」的經驗。漸漸地你會發現,當初緊握欄桿、閉眼尖叫的自己,終究會迎來張開眼睛、舉起雙手大喊:再來一次!的那天。
練膽方法千百種,重點在於不斷面對。黑衣組織的過山車(我亂說而已)、Leon的遊樂園特訓,背後道理相通。不逼自己一次,就永遠原地停滯。
除了黑衣組織的Gin和Vodka、《回魂夜》的Leon,還有一位對過山車無感的代表人物,相信你也認識——大名鼎鼎Mr Bean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