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

The Jack in the Box

 


有時,恐怖片裡玩偶的外觀,毫無美感可言,直讓人打內心感到深層恐懼,可戲中人卻對其愛不釋手,讚它“卡哇伊!”那當下,我無言以對,只能說“這審美觀及品位,我識條鐵”。“厲陰宅宇宙”裡的鬼娃安娜貝爾是一例,還有這部The Jack in the Box裡的小丑,同樣也有懂得欣賞其獨特之美的人。那些讚美者,都會迎來生不如死的下場,人生被搞得天翻地覆,相信他們也會為自己的審美“天賦”後悔莫及。

這部英國驚悚片敘述對歷史文物有濃厚興趣的美國青年凱西,遠赴英國一小鎮博物館找工作,上班首日便在有心人士贈與的物品中發現一個古董小丑音樂盒。他啟動了音樂盒,並應館長要求擺出示眾後,凡接近博物館的人一一失蹤,這些失蹤案吸引了警方注意,並將嫌疑鎖定在凱西身上。凱西發現音樂盒似乎有邪靈存在,唯沒人相信他,他於是向超自然事件研究者(類似厲陰宅宇宙中的華倫夫妻)尋求協助,並得到解決之道,務必毀掉音樂盒。

這電影劇本尚可,故事尚可,演員也有少許發揮空間,尤其男主角凱西,背負著愧疚感、失眠多時,跑到英國小鎮,只為遺忘過去。而他與音樂盒的邂逅,雖導致多人喪命,然而也是他自我救贖的機會。有一場戲,他得知要重新封印邪靈是項艱難任務,起先他選擇逃避,驅車離開,後來為了同事,他掉轉車頭,趕返博物館,雖然結局仍令人有點扼腕,卻至少讓觀眾對凱西這角色升起一股敬佩之心。



至於整體的氛圍營造,The Jack in the Box已算差強人意——就別那麼苛刻地將之與《厲陰宅》(The Conjuring)等作品比較——常期門可羅雀的博物館,凱西經常獨自在那辦公,加上睡眠不足,各角色眼中似真還假的暗影,再有配樂加持,邪靈露面前風雨欲來的氣勢,確實懾人;受害者驚恐的眼神及表情,亦使人產生似乎對他們求助無門的痛苦及驚懼感同身受的錯覺。

總括而言,The Jack in the Box與近年來眾多好評如潮的好萊塢鬼片相比,它在勢頭上確輸了好幾個馬鼻——沒有知名演員、缺乏宣傳資金等——在如此境況下,還能產出一些驚悚片該具備的娛樂效果,就這點而言,已值得掌聲鼓勵。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Solar Impact


因為疫情,電影院沒有商業大片在此期間上映,要吸引觀眾購票入場,絕不容易。但也因為疫情,平時在商業大片“夾殺”下幾乎不為人所知的小成本電影,也趁這時期以大片之姿“招搖過市”,包括今天要介紹的這齣英國產Solar Impact

因沒想要看的片子,於是選了這部時間配合得到的戲入場,看片名和電影海報,以為是彗星撞地球類災難片,看下去才知道竟是一齣活屍片。劇情敘述太陽爆出幾顆粒子,朝地球飛去,擊中幾個國家,只要靠近這些彗星隕石的人便被感染成活屍。我們的五位主角好友正好就在英國,於是鏡頭聚焦在他們身上,看他們如何逃離發生“屍變”的倫敦,前往男主角一位住在郊外——也是女主角的家鄉——的友人的家,尋求幫助。

第一幕開始,鏡頭紊亂且很模糊,像是用低清像素的手機鏡頭貼身拍攝,一整個晃到不行,心想這應該只是一陣子,之後會好轉,結果只有變本加厲。然而因為習慣了,加上確認這是低成本製作,也就“入境隨俗”,坦然面對,畢竟好些低成本製作,反而能拍出商業大片沒有的戲味。

只是,Solar Impact沒有。

它不只運鏡差,連劇本也差,五人在公路冒險上看見的活屍沒有很獨特,都是其他活屍電影的設定;也不見一般災難片或活屍片總會提及的醜陋人性,只是很平面地描述他們如何笨死——殺死他們的不是活屍,也不是其他人的自私,而是自身的愚蠢。需知活屍電影之父喬治·羅梅洛在一九六八年拍出影響日後活屍流行文化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後,活屍電影數之不盡,且不限於歐美國家,全球各地都有各自的活屍代表作。這夥年輕人(及所有倫敦市民)卻像是活在另一個沒有電影的世界,對活屍零概念,就此迎來末日。

當然,也能說這類電影不一定就要帶出什麼人性的考驗等預設主題,純粹作為主角求生的記錄亦無不可——很遺憾的,這幾位主角不是求生,更像是尋死。尤其那對情侶,死得毫無價值,卻也對應了“愛情令人盲目”或“愛情置人於死”的說法。

總之,看Solar Impact時,我是從片頭吐槽到片末。最令我讚歎的,是最後一幕,它參考了《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第一集那種開放式結尾。話說最終兩位主角和女主的妹妹逃到一教堂頂,再無路可逃,此時遠方傳來軍方的聲音,接著聽見狙擊手詢問高層:發現三個人類,但無法辨別是否受感染,該援救或擊斃?請下令。電影就此落幕。

我的話,直接擊斃。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片末時幕後工作人員表配著全球各地淪陷的圖片,帶出的訊息一目了然。但,請問地球是圓的,太陽粒子墜落於歐洲,其他地方如何同時淪陷?實在無力吐槽。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刺激1995

 

自由是什麼?關於自由,各人理解不盡相同,但相信總會以監獄作為例子,說關在牢籠裡的囚徒,肯定失去自由;自由等同於能隨時到處行動……改編自史蒂芬·金一九八二年中篇小說〈麗泰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收錄於《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一書)的《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電影明明一九九四年面世,天知道台譯片名為何偏叫“一九九五”——是那麼多部闡述自由的影視作品中,最為人津津樂道且歷久不衰的經典。

故事敘述銀行家安迪被誣控殺害妻子和情夫,判以無期徒刑。初入蕭山克監獄的安迪,過了一段新囚必經歷的非人生活,最終咬牙堅持了下來,還結識了獄中專從事囚友間交易的囚犯瑞德。打通瑞德這一關卡後,安迪開始運用自己的財經知識,幫典獄長洗錢,幫獄卒報稅,身份地位逐漸提升,與初時的菜鳥境況不可同日而語。他在獄中度過二十多載歲月,期間看盡腐敗與邪惡,也看著眾多囚友逐漸習慣牢籠生活,對恢復自由身不再抱持希望,然而安迪心中對自由的嚮往不曾幻滅,他正暗中進行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越獄計劃……

如果你是因為“恐怖大師”的名諱,抱著觀賞一部驚悚片的心態來觀賞這部電影,肯定大失所望。《刺激1995》不是金大師筆下著名的驚悚或鬼怪故事,而是一篇敘述“希望”的勵志故事。我們看了太多監獄電影,也許為了戲劇效果,劇作家會把監獄描繪得恐怖且黑暗,縱使真有誇張成分,試想一個原本從事文職的人,突然被判入獄,更何況是坐冤獄,那種有冤難伸、有苦難辨的處境,仍是非常嚇人。安迪等新囚入監報到的首晚,有個胖子崩潰失聲痛哭,最終遭獄卒打至重傷不治,下場雖可憐,卻得以解脫。安迪的冷靜自持與胖子歇斯底里,形成強烈對比,不僅讓作為主觀說書人角色的瑞德訝異,也在觀眾心中留下安迪強烈意志的印象。

往後種種事情,在在見證了主角的大無畏精神與超人般的忍耐力,當中不乏最重要的元素——智慧。他多次堅拒“姐妹”的強暴,縱使最後被打至重傷,仍使力頑抗。有次被迫替他們口交前,他冷靜地“以理服眾”,說絕對會咬斷他們的子孫根。戲裡的對白潤飾精簡了,印象中原著小說的場景,更能體現角色寧死不屈的個性,也為這表面上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人,得以創造日後的蕭山克傳奇,提升了信服力。


除了安迪用二十多年時間做的“偷天換日”戲碼,瑞德的戲份也頗吃重。他代表觀眾視角,透視並了解安迪這主角。此外,他在戲中的“體制化理論”,也讓人省思。監獄利用嚴苛的規條來約束囚犯,尤其重刑犯,更必須使用非人道方式來管教。那些在獄中待了多年的囚徒,久而久之自然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即融入了體制生活。故有位囚犯老來重獲自由後,無所適從,最後選擇自縊。瑞德每十年申請一次假釋皆遭駁回,在戲末終於通過,甫出外頭世界,能看出他的不自在、他潛伏在內心深處的恐慌。有句對白印象至深——“我在獄中每次上廁所都需獲得批准,如今可以自行上廁所,卻沒法尿出來。”完全表現他對享獲自由的無措。好在安迪曾告訴他,會在某處等他重聚,如此給了瑞德一股能量,不惜犯下假釋條例,前往追尋安迪留下的線索。看著兩人得以重逢,心裡的快意與安慰,無法自已。

此外,瑞德作為觀眾的代入角色,卻不像華生之於福爾摩斯那般,像個白癡或笨蛋級人物。瑞德替觀眾“視察”安迪之際,也體現了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是個有“料”有知識的人。他在戲末選擇生或死的掙扎,觀眾也能“身歷其境”般,在心裡做拉鋸戰,最後戲中角色的抉擇,也是編導給觀眾在現實中持續往前的激勵。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導演法蘭克·德拉邦。這導演可說是最能把金大師筆下作品影視化得最成功的影視工作者。除了《刺激1995》,他執導的另兩部《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和《迷霧驚魂》(The Mist),同樣改編自金大師的著作,忠於原著的同時,又能添加本身的一些思想進去戲中,處理得恰如其分,成品亦有口皆碑。

總括而言,《刺激1995》雖是廿六年前的作品,帶出的中心思想卻歷久彌新,永不過時。看著電影,你會覺得,有些人是甘於融入體制,過著缺乏思想、隨波逐流的生活;有些則不甘受任何拘束,窮盡畢生打破任何形式的束縛,自主生活。忙著生,或忙著死,兩種方式,沒有對錯,端看當事人本身的個性,及選擇。


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詭妹


對宋智孝的印象,主要是透過綜藝節目《RUNNING MAN》,是那種集智慧、傻氣及美貌於一身的女生,不摆架子,沒偶像包袱,平易近人;至於主演的電影或電視劇,只看過《色即是空2》(和一部完全忘光光的《斷魂梯》),該片比首集遜色,到近年才知女主角竟是“懵智孝”。這部《詭妹》,也是瞧在宋智孝份上,入場支持。

電影敘述建築師書振(金武烈飾)妻子意外過世不久,收到失蹤廿五年的妹妹宥珍(宋智孝飾)的聯絡,兩人再見時,書振總覺得宥珍渾身散發出不妥的警示,然而父母和書振的女兒卻輕易接受了她。宥珍搬進這家庭後,周遭開始發生許多怪事,包括服侍兩老多年的女傭突然不辭而別,父母及女兒也性情大變,不再信任書振。於是,書振暗地裡調查宥珍的過去,才發現一切一場謀劃已久的陰謀……

入場前已知,這是宋智孝顛覆民心形象之作。出場時的天真爛漫、善良和藹,到中段一場戲遇到仇敵時表露的驚恐,到後來陰鷙毒辣的轉變,表現可圈可點。那種前一秒笑容可掬,下一刻陰氣逼人的“變臉技”,在剪接、化妝和音效加持下,使人不寒而慄,在心中大呼“這不是我認識的宋智孝啊!”當然嘛,專業演員就該演什麼像什麼,就算演動植物,也要演得讓人家羨慕。


也因為知道“王牌”在戲中耍壞耍狠,反而期待原因及動機上。隨著劇情推進,真相也在男主角書振獨力抽絲剝繭下浮上檯面。老實說,個人不太滿意結局設定,處理得有點虎頭蛇尾,明明壞人的觸手之廣似乎無遠弗屆,也成功把書振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對他不時的反擊也做了應對措施,還把所有殺人罪證指向男主角。書振最終卻如有神助,憑著父愛和失敗者的力量,就反敗為勝。

書振在戲中雖是主角,存在感卻弱得很,很多時候只會被動地反應——也許,這樣的主角設定成了《詭妹》難達到上乘等級的障礙——但是,也因為主角平凡,許多觀眾能輕易代入角色,現實中遇上的不順遂,工作失意、家人無法體諒等,都是戲中書振面對的困頓,最終他憑己之力戰勝邪惡,或許能讓觀眾從中抒壓,得到短暫的解脫。至於整部戲的主題,或許在影史中不算新鮮,卻是暗喻時事,在如今多人缺乏信仰的年代,給人自省的空間。

總的來說,《詭妹》可謂一部由宋智孝獨力撐起的電影,一看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