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P風暴



與系列兩部前作《Z風暴》《L風暴》無緣,僅看過拍得不甚精彩的《S風暴》。《P風暴》覺得比《S風暴》好多了。

一直以為這“反貪風暴”系列是以續集方式呈現,後發現它其實跟一九九〇年代《古惑仔》系列相似,即由同一演員飾演主要角色,其他多數演員則不斷“輪迴”,這集死後或“功成身退”,下集再回鍋飾演不同角色(以《P風暴》中飾演懲教署署長的石修為例,他在《S風暴》知法犯法被捕)。對有看完整系列的觀眾來說,這演員與角色之間的“虛實難辨”,也正好對應了此集監獄中的臥底任務,許能獲得多一重觀影樂趣。

P風暴》敘述廖雨萍(周秀娜飾)向廉政公署舉報在監獄服刑中的富二代曹元元(林峯飾)藉行賄獄吏以縮短刑期。ICAC首席調查主任陸志廉(古天樂飾)於是以“正當手段”入獄調查。獄中危機四伏,陸志廉必須在三個月刑期內獲得曹元元賞識,挖出受賄的執法人員,同時也要顧忌獄中的另一勢力頭頭——五年前自己親手送進監牢的前警司黃文彬(林家棟飾)——趁機報復,打壞ICAC部署縝密的苦肉計……

我覺得這集的故事比《S風暴》吸引——或許是故事結構問題,又可能是剪輯關係,《S風暴》劇情跳躍得很莫名其妙。監獄內犯人和獄吏之間陰險狡詐、笑裡藏刀的關係與氛圍,都營造得相當成功,觀影時真的不禁替陸志廉好幾次幾乎暴露身份而捏把冷汗。當然,監獄中並非只有濃重的敵意,還有一絲絲的關愛溫暖:張繼聰飾演的獄友王藍祿,就對陸志廉相當友善,也盡量不為兩邊勢力“選邊站”,只求在獄中順利好過。有一幕從王口中,中肯地道出當今香港艱困的生活,在(監獄)外被現實壓迫到毫無自我,倒不如犯輕罪入獄逍遙“食官糧”。當然,電影仍希望給觀眾積極向上的能量,於是安排他為了小孩打破這觀念,但那精句,相信能長久駐留觀眾心中。


演員方面,古天樂精湛的演技,大眾皆服,在《P風暴》裡也發揮得宜;至於第二男主角林峯,飾演一個耀武揚威的富二代,在獄中積習難改,繼續使壞(亦帶出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社會現實)。角色塑造得好,只是我嫌林峯演技太浮誇,尤其一出獄即穿著一襲紫色外套,高調地前往狙擊讓自己入獄的弱質女流,雖明白劇組或編導可能是欲突顯角色個性,卻似乎有點不合情理。其他一些平時較少見(可能我少看港片)的演員如譚耀文、張智霖等,也都讓我喚起一些美好回憶(《龍在邊緣》中的譚耀文,《漫畫風雲》的張智霖,都是我成長時的影視良伴),是額外的收穫。

總括一句,《P風暴》剪輯節奏雖有點怪異,卻仍不失為近期值得一看的港產片;對一些老影迷而言,或也能看出向《監獄風雲》致敬的影子。若與同樣以“反貪”為主題的《廉政風雲:煙幕》比較,我覺得敘事上前者較通順,後者則傾向著重於電影藝術的鏡頭語言。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禁入墳場



兩年前,改編自史蒂芬·金作者本人最嘔心瀝血之作《黑塔》(The Dark Tower)成品並不得人心,遭書迷狠批痛罵,但無阻金氏作品繼續被搬上大銀幕(或小熒幕如網飛)的風潮;這改編風颳至今天,連曾經於一九八九年改編過的經典作品《寵物墳場》也翻新,與現代觀眾打照面。

《禁入墳場》(Pet Sematary)敘述路易斯醫生一家四口從波士頓搬到緬因州鄉間的新址,發現這所獨棟式屋子後的森林深處,有一座神秘墓園。據獨居老人鄰居賈德說,附近的小孩會把死去的寵物葬在那裡作紀念。路易斯起先只覺有趣,但妻子瑞秋和女兒艾麗卻為此對死亡產生恐懼,讓他哭笑不得,直至艾麗的寵物貓啾吉意外橫死,路易斯瞞著女兒,跟隨賈德前往寵物墳場內裡更深入的一座據傳是印第安部落的古老聖地去,在那兒埋葬啾吉。接著發生的事,漸漸瓦解路易斯身為醫生的理性價值觀,一家人也慢慢朝著悲劇的結局前進……

八九年版的《禁入墳場》由原著作者操刀編劇,只刪除了原著中一些較次要的角色(為了省成本吧我想),其他的就跟原著所述的,一格一格一頁一頁地進行。看過原著的話,要說少了驚喜也不為過,就只是把文字影像化。節奏有點緩,配樂有點少,整個觀影氛圍非常寧靜,但時不時一輛大卡突然從鏡頭外掠過時,聲效還蠻嚇人,要是在深夜獨自戴著耳機盯著熒幕觀賞,電影的驚嚇程度還是頗高的。至於新版,電影後製的技術自然比舊版先進,驚悚氛圍的營造——尤其是瑞秋為患上脊髓炎的姐姐切爾妲的陰魂不散所苦——都會讓一些不耐嚇的觀眾驚叫。


新舊版本最大的差別,就在後半部路易斯兩個孩子(姐姐艾麗與弟弟凱奇)死後復活的設定。舊版是依照原著:剛學會走路的凱奇跑到公路上遭“柯博文”(大卡車之意)碾斃;新版在這方面確實下了一番工夫改編,當熟悉原本情節的觀眾看著凱奇衝向公路,已做好心理準備迎接那不堪的畫面,但與此同時,卻見艾麗也為啾吉吸引,在公路中駐足;從後而來的大卡,會駛向誰呢?姐姐或弟弟?或兩者都遭殃?這一刻,相信觀眾的心是懸著的(至少我是),也是電影最好看的一環。

自此直至電影結束,感覺《禁入墳場》似乎很“黑色電影”(Film Noir)風格,完全失去希望。小孩對大人狠下殺手的戲碼,在這年代早已見慣不怪(只是覺得路易斯那麼大隻卻敵不過小孩,有點難以置信);血漿量雖比前作多,但只為迎合時下觀眾的重口味,並沒特別深意。只是原本思維最理性、本該最能接受孩子身亡事實的醫生,竟是造就一切悲劇的元兇;而因為姐姐切爾妲對死亡話題異常排斥的瑞秋,卻比路易斯早接受事實,這點反諷,饒富興味,值得深思。

總括而言,新版《禁入墳場》雖有原著作者親自在社交網站上掛保證,背書說有多恐怖,但整體不過不失。以當今的審美標準來看,還是舊版較有趣味。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邏輯不通,卻意外精彩——《我們》



《我們》(Us)預告片很吸引。短短兩分鐘半,營造出層層迭進的驚慄氛圍,卻完全不懂劇情說些什麼,剪輯功力非常高深。

看正片時,序幕在遊樂園中落單的小女孩看見與己極為相似的另一個體,那到底是人是鬼——是鬼的話,就是鬼片,可以不顧邏輯是否通順;人的話則是科幻片,就得理性視之。唯隨著劇情進展,仍遲遲未見解答,電影情節卻已搞得我緊張到一顆心七葷八素,可見編導果是吊觀眾癮的高手。

這一家四口(母親雅德蕾、父親、女兒和兒子;只提雅德蕾之名,其他人不比她重要)在屋中遭四位入侵者挾持時,雖然女兒道出“他們就是我們”,但我始終懷疑這些分身是否真如她所言,還是她情急之下的語無倫次?分身正身相貌相似卻表情相異,真由他們分飾?(戲後搜索資料,證實了確實由同一演員分飾。)這也是演員發揮演技的機會,尤其女主角露琵塔·尼詠歐,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

在正身那方,她是意志堅強的母親(丈夫有難時,她大多時候都任由丈夫自行解決),為保護子女而盡力,最後也是為了拯救被擄至“地下城堡”的兒子,一鼓作氣進入險地;而“變態”的分身,與正身無論內在個性或外在,皆判若兩人:大到幾乎突出的眼珠(神)、怪裡怪氣充滿邪惡的詭異表情、沙啞的說話腔調、背離人體常態的動作……再加上顫慄感十足的配樂,這角色塑造得真是令人膽寒。


至於編導在電影中置入的隱喻、彩蛋等訊息,看戲時確實沒多加留意,直至上網搜尋《我們》的主題,發現一大堆關於“恐懼發自內心”的見解,老實說對這方面倒沒太大體會。一些比喻或意象也因為對美國文化缺乏了解,沒有感覺。(除了剪刀,大概抓到這物在片中“正反兩方”之喻義。)

我關注的反而是邏輯——“地下城堡”的維修、政府這實驗如何做得跟正身生活同步等,通通無解,但無損電影的精彩——像《噤界》(A Quiet Place)那樣,不必說明怪物從何而來,只需氛圍對味,就是好戲。也因此,片尾的轉折雖然必要,但於我意義不大,反而覺得畫蛇添足。

總結是,這戲要二刷,更能看出味道。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沙贊!


【本文重雷,請慎點閱】



對二〇一九DCEU電影《沙贊!》(Shazam!)極高期望,可是大失所望。並非全是電影問題,只是個人對特定群組、設定的成見,降低了此片在心中的分數。

上一部作品《水行俠》(Aquaman),當陸上文明面對那麼危急的災難脅迫,卻不見超人、蝙蝠俠和神力女超人的身影,可見DCEU已處“名存實亡”的邊緣;故做好心理準備,《沙贊!》跟DCEU的距離也可能似近還遠,連接沒那麼緊密,任何重大危機,還是只能讓這超英雄獨力解決。

故事敘述寄養少年比利·貝特森在機緣下獲得古老的超能力,只需喊一聲“沙贊!”,就能變身超人,連外貌也變成大人(名副其實“改頭換面”);甫獲此能力的他,與寄養家庭中的兄弟弗萊迪不斷測試自己的能力極限,他們的高調終於惹來被七原罪邪惡力量附身的希瓦納博士,欲把貝特森的能力搶來,智商、戰鬥能力皆處下風的貝特森,只能邊戰邊退邊想法子取勝……

以家庭電影的角度觀之,電影是成功的。一對收養了六個小孩的夫婦,真心供他們衣食住行,盡可能給他們父愛母愛,原本對大人不信任的貝特森,最終也放下自我保護,接受他們;貝特森打不過希瓦納時(畢竟是以寡敵眾),也願意分享能量,讓另五位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成為“沙贊!”一族,阻止邪惡,這是主人翁展露出的個人成長……可我難以接受的最大問題,也就出在這“能力分享”上,以及他們的年齡。

我是對少年郎(盡量避免用“死屁孩”這樣的貶義詞彙)的心智有所保留。他們涉世未深(電影中的寄養小孩,或許比一般同齡孩子更早熟),無論智商或情商都不夠成熟,十四五歲(貝特森十四歲,大姐比他大個兩三歲?)便獲得這般強大的能力,試想他們有多容易因慾望而行差踏錯。並非說他們無法成大器,只是若把守衛地球、保護人類的重責大任交予他們?我沒法信任他們。


這點從跛腳的弗萊迪身上即能窺見一二。他對貝特森獲得能力的艷羨(沒有嫉妒?至少有一丁點的),之後在學校沉不住氣誇海口說會跟這位超英雄共進午餐。這舉止讓他和貝特森之間產生了電影中兩人理念上最大的裂隙;電影最終,貝特森分享力量打敗反派,再完成他不曾對弗萊迪做出的這點承諾,還邀請了鋼鐵英雄一起來共進午餐作為彌補(這幕是我心中最佳,拉回了不少分)——問題是,貝特森並沒虧欠弗萊迪任何東西啊!弗萊迪有了第一次的任性,難保不會食髓知味,加上又獲得了超能力,雖說身邊有兄弟姐妹相互盯著,也不保證他日後會“能力越大,破壞越強”。而這也是我受不了同類電影(什麼一大落暢銷小說改編,由YA背負拯救世界重任的反烏托邦電影)的原因。

(重點是:要想意淫那六位超英雄,你卻不知道自己其實在犯著戀童罪……想到都噁。)

除此以外,《沙贊!》其他部分,我都能接受,尤其是演員,尤以飾演反派希瓦納博士的馬克·史壯為甚。他過去幾部電影(飾演角色有正有邪,以邪為主),相信觀眾亦耳熟能詳,在《沙贊!》中偏執地窮盡畢生尋找打開前往另一空間的門的方式,以對父兄證明自己的優點。不過話說,那位沙贊巫師是不是該檢討自己尋找繼承人的方式,別胡亂拐帶小孩來了,然後不加解釋又將之拒之門外,你不知這樣會造成小孩心靈上永久的創傷嗎?至少打發他們離開前先解除他們的記憶吧?老懵懂你還是回MCU做克里人好了……這故事會發生後來的世界危機,始作俑者始終是那老不死!


以拍恐怖片成名的導演大衛·桑德伯格,在《沙贊!》中也融入了一些恐怖元素,這點是電影最成功之處。只是放在DCEU中來看,電影最缺乏的,就是戰鬥時的力量。“沙贊超人”(我也不懂該如何稱呼他)的能力並不輸於超人,卻沒法呈現出DCEU引以為傲的戰鬥力場,超音速聲效也未達標,這點頗令我失落——難道查克·史奈德一離開,後來者就沒法繼承這設定上的統一麼?

總括而言,《沙贊!》是好的家庭電影,卻非好的DCEU電影。當然,還是要說明那句:並非全是電影的錯,是我對特定群組及設定的個人成見。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為了與你相聚



會看《為了與你相聚》(A Dog’s Way Home),是有點抱著好奇心態,好奇幹嘛它原著小說會如此暢銷(與《為了與你相遇·A Dog’s Purpose》原著為同一作者;這部我沒看);雖明白最近世界有一大堆對寵物的愛多於對人甚至對自己的“毛寶”(“別再做賤人 做隻貓 做隻狗 不做賤人 做隻寵物至少 可愛動人”還記得這首歌嗎?),但也不該那麼瘋吧?

果然,電影很普通,要說是以動物視角來觀察、看待這世界,也不見新奇——這戲擺明“攻擊”寵物主人的弱點,賺他們的熱淚,以及金錢;而且港產片也有一部類似的——張家輝李嘉欣主演的《完美情人》——都敘述狗狗為找回主人,千里跋涉意志堅強地回到主人身邊的故事。

《為了與你相聚》敘述一隻跟一窩野貓成長的母狗貝拉,某日被盧卡斯帶回家領養,盧卡斯卻因此惹上麻煩,不得已下唯有把貝拉安置於遠方的中途之家,他隨後就過去;貝拉卻等不及盧卡斯的到來,趁機逃離中途之家,踏上一段漫漫回家路,在外漂泊了兩年,其中遭遇一些動物世界的奇譚……最終(你懂的),幾經轉折下自然回到主人盧卡斯身邊,與他相聚。

這類電影難免會遭來賣弄煽情,“騙”人熱淚的質疑,但我覺得《為了與你相聚》則還好,只娓娓道來貝拉在回家路上的際遇。期間遇上的幾組人類,有光明面的,也有陰暗面的,卻拍得很表面,不見深刻,想來是避免讓小孩(或心智不成熟的成人)觀眾產生心理陰影,對人性失去信任。


而我覺得全片最神來一筆的,是牠和山貓的友誼。話說貝拉在林中看見一隻山貓遭獵殺,留下一隻後裔,於是激起貝拉的母性,就如此在野外代養著這隻山貓,包括翻找垃圾、偷搶露營客的糧食、捕魚等,山貓從比貝拉小的體積成長至超越貝拉,雖是肉食性動物,但對貝拉抱有撫育之恩,並沒被獸性侵噬反咬貝拉。後來也是牠趕跑一群圍攻貝拉的狼,解除貝拉的危機,兩隻失散的動物朋友再次重聚。

這情節看似鬼扯,可這世上實在有太多超乎人類想像的緣分在進行,所以為何一隻狗不能與一隻山貓做朋友?而再深思一層,這其實不算是突兀的設定——貝拉是在貓群中成長,與同屬貓科的山貓變好朋友,是有信服力的!

至於人類故事的描述,都缺乏了值得分享的點,都是老生常談,好人好事與壞人壞事對立,最終邪不勝正等等……

總之,《為了與你相聚》不是非得一看的電影,除非你缺愛,或是想要愛卻沒對象,希望透過它來鼓勵你領養一隻毛寵物。說回來,這電影少了一則教育群眾的註明:看戲後,請別一時衝動而飼養!這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