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訂製幸福滋味

“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國王帝查拉(黑豹)《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

“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活著,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霍元甲《霍元甲》


英國小品《訂製幸福滋味》(Love Sarah)甫開場,即讓人意識到一場悲劇的降臨——莎拉在騎車前往烘焙坊的早晨,因車禍不幸逝世。

當觀眾還未完全消化時,鏡頭一轉,少女柯麗莎在芭蕾舞課堂中出來,與男友大吵一架,憤而離開男友的公寓,到一空店中過夜;獨居已久的老太太咪咪,連在街上遇到老朋友,也無法自然地打招呼;莎拉生前的閨蜜伊莎貝拉因好友的驟逝,讓她對目前的生活有所省思。電影逐一地將莎拉生前三位最重要的角色——女兒柯麗莎、母親咪咪、好友伊莎貝拉——介紹給觀眾,她們的相遇,也造就了一家烘焙坊誕生的契機。


一個人的死亡,肯定會為身邊人帶來無盡悲傷。最近因飾演超英雄黑豹的演員查維克·博斯曼英年早逝之故,網友紛紛以他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中的名言:“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悼念之。如悼文中的含義,莎拉的死確實為三位女性帶來傷悲,以及茫然無措,卻因為她們選擇堅強面對,因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未來活出意義。

聚少離多的柯麗莎和咪咪,自正值叛逆期的柯麗莎搬入咪咪家後,婆孫倆經歷了一段磨合期,才漸漸將彼此之間的代溝,用理解與關愛填補。柯麗莎甚至攜奶奶到舞蹈室,讓“掛靴”已久的奶奶再次跳舞,一改獨居老人孤僻的個性,重新熟悉人群。至於伊莎貝拉,經柯麗莎的慫恿、規勸之後,與二人“膽粗粗”地繼續投入熱情,開了這家烘焙坊。期間,故友烘焙大廚馬修前來應征,馬修雖與伊莎貝拉過去有齟齬,伊莎貝拉仍讓他加入,最終也被對方的手藝感染、折服,完成莎拉開店的心願之餘,也重拾自己曾經放棄的夢想。


電影節奏明快,氛圍歡樂,尤其馬修和伊莎貝拉聯手不斷端出一道道五彩紛呈的糕餅、甜點,看著戲中人試嚐時的歡愉,亦感染了瞪著熒幕的觀眾;三位女性在開店前後所經歷的難關,都靠著對彼此的信任,相互依靠,齊心同力,一一排除,鞏固了她們的愛與友情。我尤其對電影中一幕至為感動,話說烘焙坊終於步上軌道,獲得媒體關注要求採訪,三人與馬修及咪咪在遲暮之年相遇的新歡菲利斯留下合影時,店鋪外頭,莎拉的鬼魂正望著店內的親人,露出寬慰的笑容。

逝者已矣,我們總要即時從悲哀中振作,為其他生者、為自己繼續奮戰。這是我看《訂製幸福滋味》,最大的感觸。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雄霸崛起 · 先濤數碼 · 風雲沒落

 


一九九〇年代,《古惑仔》系列為整個香港電影,甚至亞洲電影帶來了一股漫改風潮,陳浩南、山雞、大天二等從漫畫格中“迸”出來的人物,風靡了多少少男少女,當時年僅十多歲的筆者,亦非常崇拜飾演陳浩南的鄭伊健,凡是他有份參與演出的電影,都盡可能排除萬難去支持,其中就包括了一九九八年上映的《風雲:雄霸天下》。

《風雲:雄霸天下》與《古惑仔》系列有許多相似處,除了同樣改編自漫畫,還包括幾乎同屬原班人馬的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導演劉偉強、編劇文雋、主演鄭伊健等。然而,筆者當年對港漫完全零概念,就算超夯《古惑仔》電影,也無法引起筆者去閱覽港漫的興趣,於是就在對《風雲》原著毫無概念、沒有事先準備下,觀賞電影。

當年看時,縱使對其中複雜的人物關係感到有點紊亂,但耐著性子看下去,亦能感受得出有別於純文字敘述的武俠風格。電影雖打著以郭富城、鄭伊健飾演的“風”“雲”為雙主角(聶風排序在先,步驚雲人設卻更吸引),但主角其實是副標“雄霸天下”的雄霸(千葉真一飾)。跳脫出邏輯、地理、物理學的奇想設定,加上為忠於原著替各角色度身訂做的奇裝異服,皆是《風雲:雄霸天下》當年吸引觀眾的元素。

最近重看,感覺劇本雖沒當初看時的好,然而仍被如今看來仍會吸睛且五彩繽紛的視覺效果懾服;幾位角色的個性塑造及演員表現,以當今的審美標準來看,屬差強人意,倒是有一幕令筆者看了讚不絕口。那是雄霸之女孔慈出嫁之日,她答應嫁給聶風,然而步驚雲前往搶新娘,孔慈最終殞於兩位愛人面前。出嫁前,她早已獻身給步驚雲,當步驚雲問她既已獻身於己,為何還答應嫁給聶風?孔慈天真且不當一回事地答曰:我嫁給他,但還是能跟你相好!以現代人的道德觀來看,或許不算什麼,甚至可能盛讚“女權抬頭”;但在電影中那雖是架空卻算是古舊時代的中國,此種“人盡可夫”的觀念直如大逆不道。孔慈出身、成長於權勢相當的父親底下,任何人對她恭敬有加,縱使做了不該做之事,亦無人膽敢訓斥,所以孔慈死於父親手下,對做父親者及當事人而言,或是天意冥冥中施予二人的報應。

天真無邪的孔慈與個性善良的聶風

除了故事劇情帶來的震懾,CGI特效的加持,也是《風雲:雄霸天下》另一個關鍵要素。當年CGI特效技術尚不比現今那麼以假亂真、出神入化,尤其東方地區電影的CGI技術,更落後好萊塢電影的好幾個馬鼻,《風雲:雄霸天下》當年一發行,讓亞洲觀眾開始產生“咦?亞洲CGI技術不錯嘛,指日可待”之念,也可算是為早期只能用剪接、借位等“生硬”技術呈現武俠奇想及氛圍的港產武俠片,起了何不嘗試結合CGI特效的想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不見徐克忽然端出好多部炫CGI技卻爛到不行的武俠片麼?——而為《風雲:雄霸天下》打造視覺特效的團隊——先濤數碼,也在不久的未來,受到筆者一時的關注。

 

******

 

《風雲:雄霸天下》《中華英雄》《少林足球》等電影,一旦少了CGI特效加持,可想而知,會有多麼慘不忍睹。而負責它們視覺效果的先濤數碼,得以受筆者注目,乃託亞洲流行樂天王周杰倫從中“鋪路”。

話說,二〇〇二年,周杰倫推出第三張個人大碟《八度空間》,專輯中十首歌皆拍成MV,而本地私營電視台NTV7,更定時在傍晚節目與節目之間短短的五分鐘空檔,播放〈龍拳MV,如此每日播放,持續二至四周,不只為周氏打人氣,或也為百事可樂衝業績。筆者當年仍不知網絡為何物,更遑論優管乃何東東,在《八度空間》MV專輯推出前,只能透過電視得知任何喜愛歌手的節目或動態消息,包括MVNTV7此舉對筆者而言,等如天降奇蹟,日日候準時間,守在電視機前,準點隨著MV哼唱“我 右拳打開了天 化身為龍”!

〈龍拳〉MV故事劇情敘述,龍武館掌門師父有事外出,於是任命周杰倫飾演的大師兄,在他外出期間,代為看管拳館。師父甫踏出大門,在內庭裡練武的眾師兄弟便如脫韁野馬一般,大跳嘻哈舞,周杰倫更掀開隱藏於木柱中的冰櫃,將罐裝百事可樂拋給眾弟兄,本該嚴肅的場景,突然化做舞池,大家玩樂不休。嬉鬧之際,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搶走了“龍武館”匾額,而身為大師兄的,必須打倒這挑釁者,奪回匾額以正名。

哈妹哈妹哈!!

MV以漫畫風呈現,那壞人猶如漫畫家鳥山明筆下的外星客;周杰倫也在鏡頭前七情上面,肘擊踢腿旋轉跳躍,與虛構的對手打得不亦樂乎,還臉部大特寫擺出各樣姿勢耍帥。最終,主角光環自然戰勝一切,周杰倫用一記百事可樂龜派氣功將對手打得伏地不起,成功保住匾額之餘,還保住了一隻貓。師父辦事回來,也給予大師兄肯定的眼神。

MV最末鏡頭右下角註明的“先濤數碼”,使筆者對其名號印象深刻,甚至往後看了多部注重CGI特效的電影,都會留意是否由先濤數碼製作,其中包括那部嚇死人不償命的《見鬼》。

MV
 


******

 

彭發、彭順執導的《見鬼》,是少數能讓筆者嚇得失魂落魄的鬼片,當年筆者戴著耳機觀賞,為一幕上書法課的jump scare,嚇得頭皮發麻,久久不能自已。既能嚇得筆者花容失色,此等榮譽,更讓先濤數碼在筆者心目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而導演彭氏兄弟,也在二〇〇九年推出了《風雲II》,筆者興致勃勃地前往支持,結果親眼見證“風”“雲”被兩兄弟搞得灰飛煙滅……

與前作相隔了十一年之久的《風雲II》,難得地重召郭富城與鄭伊健回鍋飾演“風”“雲”二角;另一位於首集登場的角色楚楚,則由唐嫣取代舒淇;其餘都是新角色。故事劇情筆者已忘光光,僅記得風雲二人必須對付新敵人絕無神,若欲擊敗之,聶風得先成魔,再與步驚雲聯手,方有勝算(不知何道理)。最終是否有沒有與大魔王決戰,筆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只知道整部電影故事未完,編導打的如意算盤是,此作僅只是上部,留下伏筆留做下部為故事做個完美收官。

雲:聶師弟,打完這部,打死我都不回鍋了
風:雲師兄,你要帶我走!

然而,筆者觀賞《風雲II》時,只覺毫無劇情可言,純為了炫技(CGI),節奏拖宕,人物關係拖泥帶水,結尾還搞得不三不四,是部可列入彭氏兄弟執導作品的黑歷史。《風雲II》縱使有續作,筆者也需先三思,是否敢去看。但萬萬沒想到,它是筆者看過的繼一九九三年《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後,再一部中途被腰斬的香港電影。

泥菩薩言道:“成也風雲,敗也風雲”。對筆者而言,《風雲:雄霸天下》讓筆者首次認真期待CGI在香港(及亞洲國家)電影中作為輔佐敘事的前景,中港往後至今亦推出大量合資的武俠、奇幻、玄幻片,然則不僅故事爛,CGI特效也做得不好,有的爆格,有的對接不上演員動作,只有愛看特效的愚蠢觀眾會買單;《風雲IICGI做得再好,筆者仍視之為失敗作,如今相隔了十一年仍無開發續作的消息,即是鐵證。

——電影的基礎是故事,不是特效,然而,仍有許多電影開發者及觀眾,對CGI仍趨之若鶩,本末倒置,這亦是事實。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神秘客、鋼鐵人和綠巨人浩克合力追緝殺人魔——《索命黃道帶》

 


全球各地不時發生血腥慘案,有的順利破案,成為民間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有的懸而未決,兇手依舊逍遙法外,警方背負著無數噸的壓力擔子,無從著手。無論破案或是懸案,皆是好萊塢編劇或媒體從業員的靈感來源,資料搜索後處理成生花妙筆的文字,出版成書或將之寫成劇本,最終除了讓觀眾或讀者津津樂道,也是一種記史方式。

而好萊塢作為世界電影的佼佼者,因輸出許多原型乃是真有其人的當地殺人魔之電影——如“德州電鋸殺人狂”——無形中讓世人覺得美國殺人魔特多。而今天要分享的《索命黃道帶》(Zodiac),也取材自一起曾讓警方頭疼不已、民眾人心惶惶、媒體興奮至極的懸案。

電影改編自一九八六年出版的真實犯罪記錄Zodiac,作者格雷史密斯曾在《舊金山紀事報》工作的政治漫畫家。電影中,傑克·葛倫霍飾演的格雷史密斯看見了黃道帶殺手寄至報館的信函及待破解密碼,與編輯同事艾弗雷(小勞勃·道尼飾)兩人不顧高層阻止,私下調查此事;而負責調查此案的警探托斯齊(馬克·盧法洛飾),因久久無法破案,唯有私下與這兩位媒體從業員組成一個聯盟,相互交換情報,聯手調查。可是,黃道帶殺手始終能神通廣大地犯下多起兇殺案,各家報館依舊收到署名為黃道帶殺手對警方的挑釁信函……

夏洛克你別吵,讓我專心找看你何時會變身鋼鐵人

看慣犯罪電影的觀眾,也許會有最終天網恢恢,邪不勝正,兇徒最終遭繩之於法的結尾,筆者起先在沒做好功課的情況下觀賞,也陷入這種思考模式,做好心理準備迎來格雷史密斯、艾弗雷和托斯齊取得最終勝利的畫面,結果對無疾而終的開放式結尾,非常驚訝!搜索資料後,才懂截至目前為止,仍是懸案(維基百科搜索“黃道十二宮殺手”,有更多精彩資料),兇徒真實身份就像電影中演的,可能是A,查下查下B也有嫌疑,後來又多一位C,眾主角費盡心思排除BC的嫌疑後,原以為像福爾摩斯的名言那般:“排除一切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也是真相!”A定是真兇,然而科學鑒定後,A竟然亦非其人,就連福爾摩斯最信任的科學都排除了,真相就只有天知道……總之,從頭至尾的緝兇過程,雖以對白敘述居多,卻高潮迭起,無論是分鏡、配樂或色彩呈現,皆是吸引觀眾不經意間聚精會神的“幫兇”,單就這方面的融會貫通,足見導演的實力。

什麼?我多年後會為某事嚇到全身變綠?

早期拍攝MV及廣告居多的大衛·芬奇,首部長片是一九九二年的《異形3》(Alien 3),至二〇〇七年的《索命黃道帶》,期間只拍了四部電影,包括經典的《火線追緝令》(Se7en)和《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也有評語較低的《致命遊戲》(The Game)和《戰慄空間》(Panic Room)。集結後來MCU中神秘客、鋼鐵人和綠巨人浩克的《索命黃道帶》隔年,芬奇的名字才因《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入圍該屆奧斯卡多項提名並獲獎,街知巷聞(至少傳進我耳中)。往後所執導的幾部劇情長片,包括《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好萊塢版《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和《控制》(Gone Girl),我都不曾錯過,也非常喜歡芬奇注入電影中的個人風格,以及塑造出來的懸疑氛圍,深層的鏡頭中隨時挾著一股隱隱張力,伺機而動,只待對的時機到來,一擊中的,直搗觀眾內心深處。(網飛也即將上映其最新執導作品《曼克·Mank》。)

總括而言,我不排除《索命黃道帶》若交給另一位導演負責,就會呈現別種風格的可能;也許冥冥中自有天意,大衛·芬奇經手,筆者心中也多了一位值得期待其作品的導演名字。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從《愛到底之三聲有幸》到《打噴嚏》——一個非九把刀粉絲不負責任地聊九把刀作品改編電影

 


千禧年開始在網絡發佈小說作品的九把刀,作品風格多元,無論愛情、奇幻、懸疑、驚悚等元素,都能駕馭自如,為此也攢積了不少人氣,粉絲與日俱增,雖非網絡小說始祖,亦可算是把網絡小說這一載體/文類發揚光大之功臣。慚愧的是,筆者至今仍未有緣一覽其文字,對其作品之好壞無權置評,僅有幸得見幾部由他小說改編或原創編劇的電影,尤其近日首賭其歷經波折的《打噴嚏》,遂興起撰寫本文之念,與看倌分享筆者對他的一些電影作品之淺見。

九把刀這名如雷貫耳,但正式接觸,是在二〇〇九年由四位導演執導的四部短片合而為一的多段式電影《愛到底》,九把刀親自執導其中的《三聲有幸》。老實說,當時會留意該片,乃因為方文山的緣故(執導《華山24》),然而觀賞完電影,印象最為深刻、水準最高的,卻是《三聲有幸》。這部由范逸臣、賴雅妍主演的作品,能在短短廿多分鐘帶出感人肺腑的愛情戲碼,加上因男主角與“前任”擁有相同聲線,而被委託賜予女友勇往直前的力量之“巧合”,愛情的甜蜜、苦澀與淒美相融兼備,觸動人心,也在筆者心目中,烙下“九把刀”這名諱。

四位導演執導的四部短片合而為一的多段式電影《愛到底》

二〇一一年,九把刀在筆者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原因是他執導的首部長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不僅在坊間掀起一股懷舊浪潮,同時也戳中了筆者柔軟的心;雖有一些專業影評抨之不知所謂的青春電影,但至少令筆者看得神采飛揚,有笑忍淚。這部原作本就是九把刀的半自傳半虛構小說,處理得來自然得心應手,其中的故事節奏、笑梗的使用、何時催動觀眾淚腺的鋪排,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加上摻和了一些筆者成長時期同樣走過的人生路與元素——如耳聞周杰倫歌曲前奏那一刻——更讓筆者產生共鳴,直如墜入電影之中,身歷其境。此片在當時的勢頭,鋪天蓋地般席捲而至,“你的沈佳宜是誰?”簡直成了筆者與男性友人外出喝茶哈啦時的話題。此外,電影下映至今近十年,不時聽見電台播出歷久不衰的主題曲〈那些年〉,又會勾起初時看這電影的回憶,間接聯想起中學時期的年少輕狂,與未曾開花的青澀初戀。

——總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風頭,完全掩蓋了另一部同期上映的九把刀小說改編作品《殺手歐陽盆栽》(筆者未看)。至於二〇一三年由九把刀編劇的《變身》,馬來西亞沒上映,筆者亦錯過,直至下一部再掀起熱潮的作品——《等一個人咖啡》。

風頭一時無倆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跟《三聲有幸》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相比,二〇一四年上映的《等一個人咖啡》給筆者的印象並沒前兩者那般深刻,六年以後的現在,已想不起故事情節,然而其中二位角色的形象,卻久駐於心:一是賴雅妍“型到爆”的咖啡師阿不思;二是女主角宋芸樺。賴雖非主角,然而她那角色外形塑造及個性,確實顛覆了筆者對賴過往參演演出的造型,所謂“少了配角襯托,如何顯揚主角的光彩”,阿不思的陪襯,不僅為片中的咖啡館注入了靈魂,本該為觀眾帶來最大驚喜的老闆周慧敏更為其失色,阿不思這一角色,直有畫龍點睛之效。

至於女主角宋芸樺,此片除了是她的出道作這點作為其演藝生涯值得紀念的一刻,觀眾也開始留意她這位甜心少艾,尤其那種天真爛漫的個性,與演員本身的外觀氣質相符,日後的《我的少女時代》《帶我去月球》等角色,都可算是此角的延續,看似缺乏突破,卻使人看得開心、療癒,就像動作演員馮·迪索曾說的:“寧可接演多部題材相似、性格相似的角色,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往後待時機成熟,有機緣遇到好劇本,再嘗試轉型亦無妨。

——由林芯儀主唱的插曲〈等一個人〉,也是傳唱度極廣的K歌,每每聽聞,都會勾起筆者對此電影似近還遠、欲忘難忘的回憶。

有型到爆的咖啡師《等一個人咖啡》

回來九把刀……二〇一六年,筆者終於一睹九把刀筆下別種風格的改編電影——《樓下的房客》。此片最吸引筆者注意的星光,非香港資深演員任達華莫屬。他在片中飾演變態的房東,透過安置在各公寓單位內的閉路電視,偷窺房客行為,發現租客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也逐漸釀造出攸關生死的慘劇。此片在馬來西亞被剪得零碎不堪,故除了任達華那招牌邪笑,縱使主題吸引筆者,也難留下深刻印象。

任達華飾演變態,蠻適合的

至於二〇一七年先有劇本拍成電影,再出版成小說的《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筆者未曾觀賞,沒法在此文詳談,就此略過。

來到二〇二〇年,命途多舛的《打噴嚏》,終於登上銀幕(然而又因疫情影響,沒幾天即下映)。據傳,這是二〇一四年即殺青的作品,卻因當時憑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而一嘗走紅滋味的主角柯震東與成龍之子房祖名的吸毒事件,多番波折下,才在此時與觀眾會面。《打噴嚏》是一部結合了超級英雄與愛情元素的青春電影,敘述柯震東飾演的孤兒主角王義智,自小即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娶孤兒院中唯一會疼惜、照顧他的心心姐姐(林依晨飾),也因為心心告訴他只願意嫁給勇敢的男人,王義智便跑去學打拳,鍛煉體魄與膽量,並在擂台上獲得了“不倒俠”之綽號。此時廿多年前被閃電怪客和音波俠擊退消失蹤影的壞人重出江湖,不僅打敗了音波俠,還挾持了心心作為人質,“不倒俠”王義智為了拯救心愛的人,親赴這場等級不同的擂台,準備領死……

老實說,《打噴嚏》劇情並非筆者所好,雖然奇幻、超級英雄與愛情三種元素相融不無可能,然而在編導的呈現下,卻顯得格格不入;觀賞時覺得整體節奏非常順暢,戲後仔細思考,卻處處破綻,好比最重要的心心打噴嚏之動作,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不來,筆者始終抓不准;眾人透過舊校舍三、四樓的課室,深入地下道前往後山發現隱居的閃電怪客,這設定亦十分怪異。但,全片最令筆者開心的,莫過於林依晨的表現,以及飾演閃電怪客的古天樂,他初登場的剎那,是電影最驚喜的一刻。

你算什麼男人?算什麼男人……

總的來說,九把刀畢竟是以文字功力及創意見長,改編自其小說作品的電影,縱使非他本人親自執導,也已能取得先聲奪人之效,接著得憑導演功力論成敗,不該就此論斷九把刀創意若何。他親自執導的電影不多,我看了三部中的兩部(其中一部是短片),都覺得還不錯,若真要以電影這管道或電影人身份來給分,他截至目前的表現,算是合格了。



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

鋼鐵雨:深潛行動

 


二〇一七年的韓國諜報片《鋼鐵雨》,邀來鄭雨盛和郭度沅各別飾演南北韓的重要人物,二人從原本的立場對立,為保遭人暗算逃入韓國的朝鮮領導人性命,經歷多次出生入死,最終彼此惺惺相惜,成了保全兩國和平的無名英雄。二人在戲中的角色名字,亦是片名“鋼鐵雨”之由來。三年之後,《鋼鐵雨:深潛行動》再次召集了鄭郭二位資深演員,同樣飾演兩個分裂國家的人物代表(此次對調了身份及立場),故事除了涉及南北韓的緊張局勢,更把美、日、中三國拉扯進來,試圖打造更恢宏的格局。

《深潛行動》並非《鋼鐵雨》之續集,兩者之間的故事毫無關聯,然而整體來說,前者比後者遜色,原因是——人物繁多,故事線紊亂,還有從陸地轉移至水底的關鍵戲,銜接得不夠流暢,拖垮了電影。

故事敘述南韓總統(鄭雨盛飾)、北韓領導人(柳演錫飾)和美國總統進行一場和平協議高峰會談。過程中,北韓護衛總局局長(郭度沅飾)發動武裝政變,將三國領導人綁架到一艘核子潛水艇,與美、日、中、韓商談條件,暗地裡則進行著更大的陰謀,企圖引發第三世界大戰。被挾持的三國領導,從起初的相互指責,在南韓總統居中斡旋下,漸漸放下彼此成見,同仇敵愾,試圖用智扳倒敵人,為世界帶來真正和平。

雖然是一觸即發的戰爭“前戲”,又有不少海底動作戲(令我想起不久前的《潛艦獵殺令·Hunter Killer》),也許是個人對水戰興致缺缺,縱使為躲避魚雷於千鈞一髮之際來個飄移,或是釋出詭雷誘彈,仍少了陸空戰場的臨場及刺激感;三國領導人透過超大量的對白來解釋全貌,更是致命傷,在已經“七國咁亂”的政治題材上,還逼觀眾透過聽三國領導如此硬性的大道理,成了二度傷害。雖然,間中加入不少幽默對白及橋段,得以稍微和緩電影節奏及情緒,可是傷害一旦形成,即難彌補。



《深潛行動》較好玩的,無非是鄭雨盛和郭度沅兩位角色。兩者在《鋼鐵雨》中的精彩演出,乃是最大亮點,也是讓觀眾烙下深刻印象的錨——一個武將,一個文官,合力搗毀陰險狡猾軍閥的陰謀;《深潛行動》二人角色立場及個性對調——一個是文質彬彬的總統,一個是脾氣暴躁心狠手辣的武將,本該能呈現與前作對比鮮明的演出,卻因編導眼高手低,導致電影無論是故事或角色,都無法讓觀眾聚焦,白白浪費了幾位好演員。

總括而言,《鋼鐵雨:深海行動》整體規模格局大了,知名演員也增加了,卻沒法更上一層樓,反而有退步之跡象,可視為反面教材。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超危險駕駛

 


在都市生活,尤其公交系統未臻完善的城市,市民多會以私家車或摩托車代步,更是通勤時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都市生活節奏快,加之來自各方的壓力累積在心中無處紓解,偶爾又會碰上愚蠢自私的公路使用者,情緒來了,只想藉鳴笛宣洩出來。所謂“你有壓力,我也有壓力”,也許你認為輕輕的一聲響,聽在他人耳中可能是來勢洶洶的怒吼,就此引發“路怒症”;路霸新聞時有所聞,這是一座城市仍無法解決的問題。

——《超危險駕駛》(Unhinged)就以“路怒症”為主題的驚悚片。

電影序幕,下著滂沱大雨的午夜時分,車上男人表情痛苦,心中似乎有著無盡掙扎,吞了幾顆藥丸後,終下了決心,下車,也不管雨水濕透了全身,手執錘子和汽油桶,走到大門深鎖的民宅,敲開,闖入;從睡夢中驚醒的兩夫婦,從樓上寢室下來,即被“一錘定音”。往後男人在屋中淋汽油、點火、驅車離開、爆炸,震撼觀眾之餘,也引起好奇心,揣度這傢伙到底是哪根筋不對勁?

緊接著透過公路事件新聞片段,我們知道電影與公路有關。之後登場的女主角瑞秋,從她短短幾句對白及場景,即理解了人設與時間——那天是關鍵星期一。作為一週的開始,星期一總予人“藍藍”的不快,情緒易低落。瑞秋正煩惱著離婚事宜,導致睡遲了不僅孩子上課遲到,自己也為重犯遲到而遭解僱,屋漏偏逢連夜雨,令她煩上加煩。在糟糕透頂的路況中,她遇到前車阻路,於是大力鳴笛,此行為非常合理。但她萬萬沒想到,她鳴笛的對象,恰好是有輕微精神病的男人。瑞秋的星期一不只藍色,且差點成了黑色。



《超危險駕駛》故事簡單,卻劇力萬鈞。瑞秋和男人鬥智時的一面倒——幾乎都是男人佔上風——加上有孩子得保護,讓人為瑞秋擔憂。然而,男人雖可惡,也有可悲之處——與瑞秋面對的問題大同小異——可是正因為是男性,外形顯得肥胖,大家心中對兩人的道德天秤,自然偏向於瑞秋,編劇即利用這點大眾心理,打造出精彩的劇本,讓觀眾腎上腺素飆升,屏息期待劇情發展。

影帝羅素·克洛精湛的演技,完美詮釋這名瘋狂卻不愚蠢的男人,他起先聽了瑞秋鳴笛的解釋,還會友善地道歉,並請求瑞秋回以誠心的歉意。而瑞秋卻冥頑不靈,不致歉之餘,還數落他。可以說,瑞秋接下來的噩夢,是自找的。男人不僅將瑞秋玩弄於股掌之間,還狠心地殺害平民,就像他說的,他已一無所有,最壞的結果唯有死,當下只想完成眼下的目標——殺掉瑞秋的兒子。

總括而言,《超危險駕駛》是近期最精彩的驚悚電影——疫情導致院線沒什麼新片——想起去年與《超危險駕駛》同屬故事簡單卻精彩絕倫的《鱷魔》(Crawl),看似簡單,但要觸動觀眾內心,惹起觀眾的不安,真的極考驗功力。



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怪物先生

 


可曾為了喜歡的演員,買票入場支持其電影,結果大失所望?也許事前對該作品不盡如人意的評語略有耳聞,做好心理準備防範,放低本身要求,結果仍很受傷,卻又對該演員心太軟,不忍心責備之。這就是願意為某個欣賞的演員準備諸多藉口的觀眾“宿命”。

為了余文樂捧場《怪物先生》,再次讓我嘗到這不堪的體驗。

《怪獸先生》從序幕春夏飾演被診斷患有妄想症的女主角季末看見怪物那一刻起,無論分鏡或對白,即讓我大感不妙。隨著鏡頭切換至下一個場景,她在超商打工受委屈、冰雪怪的出現,再到怪物獵人男主角猛哥余文樂攜以招牌痞式姿態華麗登場,再有獵怪時真人與CGI的結合……又是一部炫耀特效,以轉移觀眾對劇本薄弱、人物塑造空洞的中港合拍片。

故事主角是季末,她其實是即將繼任為守護怪獸與人類世界交替之門的守門人,因未知曉自己的天賦異稟,只能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母親更認定她患有妄想症,自小把她丟進精神病院,直至出院後遇見同樣能看見怪物的猛哥,兩人才透過與彼此的相處,逐漸找到人生新方向。兩人遭遇的危機,是現任掌門人惠英紅為守住權位,派遣手下去捕抓季末,以吸收潛藏於她體內的能力,讓己繼任;而猛哥在誤打誤撞下與季末邂逅,就此有了欲保護的人,成了季末的守護者。

猛哥在季末眼裡是真英雄,然而在其他人眼中只是個魯蛇。因為已逝哥哥生前是個受人景仰的優秀怪物獵人,背負著兄長的光環,讓其壓力山大,也沒法達到眾人期望的表現。久而久之,眾人或感嫉妒,或覺得高估了他,開始嫌棄他,對他冷言冷語,甚至極盡侮辱;猛哥為此反而樂得清靜,一副吊兒郎當相示人,獨自獵怪換取金錢及生活物資,唯一的拍檔是哥哥留下的神奇紙人。



隨著故事的推進,男女主角也在成長,唯因劇本的先天缺陷,讓人越看越苦痛,更對喧賓奪主的CGI厭煩,也為多場前後不連貫的剪輯感到鬱卒。《怪物先生》會淪為爛片,絕對可歸咎於後期作業團隊——當然,編導黃智亨該為此負最大責任。在過去幾屆台灣金馬或香港金像等皆以最佳視覺效果入圍提名或獲獎的黃,不經意地側重於本身專攻領域——特效上,加上有五人(包括自身在內)的編劇團隊,自然認為另四位拍檔能補己之不足,結果意料之外,浪費了幾位集偶像氣質和演技於一身的演員。

戲後對《怪物先生》的唯一印象是:它可以將好演員貶低至似乎零演技、不會演戲的新手——看惠英紅七情上面地道出過時的對白,真是無言。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奪命隧道

 


改編自真實故事的挪威電影《奪命隧道》(The Tunnel),敘述風雪肆虐的山區,一輛大型油罐車在九公里長的隧道發生意外引起汽油爆炸,烈焰產生的濃煙導致所有回鄉過聖誕的路人受困,而來自隧道東西向的消拯人員也因氣候關係,遲遲無法抵達現場,事先抵達的幾位,必須在無後援下進入隧道拯救受困人士,而他們的助手,是氧氣筒中所剩無幾的氧氣,以及本身的勇氣及責任心。

個人覺得,大自然造成的災難電影,難在處理結尾。這類大多氣候引致的災難,不易以好結果收尾,因為天氣不由人掌控,不像怪獸電影那般,只需成功除害,就是全人類的勝利;為此,編劇必須把焦點集中在人物上,對其個性、背景的描述,會比一般電影來得更細膩,否則觀眾很容易感到沉悶,電影也大打折扣。然而,要為主角選擇對的身份或職業,頗考編劇功力,一個拿捏不當,會淪為電影史上的笑柄。

《奪命隧道》的主角,是個前消拯人員——才剛辭職就被市長叫去充數救急——自妻子過世,他和女兒相依為命,期間與另一位女人產生了情愫,然而女兒無法接受父親“見異思遷”,憤而離開,搭上從當地小鎮前往奧斯陸的長巴,受困隧道;做父親的去到隧道口,起先還盡己所能,在缺乏支援及急救器材之下,能救多少就救多少,然而當得知愛女受困其中,對女兒的私心佔據了理性,縱使前同事勸他退出,等待救援抵達,他依然違令執行任務;後來成功救出愛女,卻知悉另有兩位小女孩與父母失散行蹤不明,此時作為消拯人員的責任心與使命,又超越了與女兒劫後餘生團圓的心願。這種描敘角色內心糾結的方式,雖不是沒有先例,但至少能引起觀眾對其的同理心。

——好萊塢幾年前的《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兩部電影的主角同為消拯人員,《加》的主角全片為救助妻女奔波;《奪》的主角雖不比巨石強森迷人,然而憑著他在凡人與英雄信念之間掙扎的描敘,完勝《加》片主角罔顧他人性命的自我英雄主義。



至於其他煽情或人性醜惡的描繪,《奪命隧道》可謂控制得宜,點到即止,或許是製作成本受限,或許是編劇礙於篇幅寧可加重主角的“重擔”,無論有意或無意,對我來說,值得讚揚。災難片已經夠慘,現實生活也夠苦逼,何必在提供娛樂為目的的作品中,置入更多悲戚或令人恨得牙癢癢的情節?也許為此電影會顯得平鋪直敘,然而只要角色塑造得好,就更能讓觀眾代入主角的立場,以主角或其他配角的視角,看待所發生的事情,一樣能感受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依然樂趣無窮。

總括而言,《奪命隧道》雖沒有好萊塢商業大片那般讓人心情大起大落的煽情戲、懾人眼球的爆破場景,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卻有屬於歐洲電影獨特的風格與意境,值得一看。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72小時前哨救援

 


今年重溫了一些老戰爭片,如描述兄弟情的韓國經典《太極旗生死兄弟》、人類角色與坦克車“相愛相擁”的《怒火特攻隊》(Fury)、異常失落絕望的《決戰最前線》(Journey’s End)等,也有緣觀賞如《決戰中途島》(Midway)、《兔嘲男孩》(Jojo Rabbit)、《1917》等近期的作品,有的精彩絕倫,有的使人瞌睡連連,人家在戰場上神經緊繃以命相搏,劇作家或導演卻以此為測驗觀眾耐力,有夠過分。

最近又看了一部戰爭片《72小時前哨救援》(The Outpost),可說是集沉悶與刺激慘烈於一身之作——前半部為向觀眾介紹眾多登場人物,剪輯困難,導致電影節奏卡卡、一段段的;後半部則因一場超過半小時的槍戰戲,刺激得讓人目不轉瞬,得以將電影前半部的鬱積宣洩出來。

72小時前哨救援》乃依據CNN著名記者傑克·塔沛針對該事件的採訪著作The Outpost: An Untold Story of American Valor改編,敘述美軍在距巴基斯坦國界不遠的阿富汗境內,設立了一前哨基地,原是要讓當地人參與社區發展,卻不時受到塔利班恐怖份子的威脅,在三面環山的劣勢下,美軍好不容易與當地居民長老談妥合作條件,然而軍官卻在一次無謂的任務中意外身亡;接任的軍官,有的因敵襲死亡,有的不得人心,最終美國決定撤除該基地,就在大家準備撤離時,塔利班展開突襲,駐守當地又短暫被孤立的五十餘位美軍,必須以寡敵眾,抵抗四百多名敵軍。

如前所述,電影前半部為介紹多位角色,電影段落銜接不流暢,致使悶場連連;加上軍人總愛戴軍帽,稍微臉盲的觀眾,肯定難認清誰打誰(這是戰爭電影的通病)。觀眾努力認臉之餘,還得揣測電影的要點——如我智商不足者,要很之後才明瞭美軍為何愚蠢到在這種劣地設立前哨基地的用意。加上其中主要吸引力演員奧蘭多·布魯很快即領便當——領得真的很突兀——讓我為此猶豫了一下,考慮是否乾脆放棄繼續觀賞。



相信編導和剪輯師也明白電影避無可避的缺點,於是以軍官之名作為段落區分,敘述每一位軍官在任期間發生的重要事件,間接盡可能地交待所有士兵個性,看著他們凜遵上級指示,縱使知道指令可能會致自己犧牲,仍義無反顧地執行,對他們的職業操守,既覺可憐又感敬畏,畢竟身不由己,盡忠職守、為國捐軀、死而後已是士兵之責。

真正見到導演與剪輯功力的,是後半部那場超強的戰役。鏡頭跟拍每一個/組士兵,透過其視角,觀眾有種身處於前線的錯覺,得以感受最真實、最驚心動魄的槍戰,直如第一與第三人稱視角不斷替換的電玩。這場戲無論是分鏡,或演員整體的跑位,還有爆破等技術安排等,絕非簡單任務,可以想見幕前幕後工作人員事前的籌備綵排,都成功幻化為一幕幕觸動人心、撩人心弦的場景。戰爭異常混亂亂,然而我感覺這場槍戰比前半部的鋪陳戲有條不紊,至少能分辨出陣亡者與奮勇殺敵者,也許熬過前半部的同時,已不經意地與這些士兵產生絲毫感情了。

總括而言,《72小時前哨救援》算是能藉英雄主義激起觀眾正面情緒的電影,雖有多人陣亡,結尾仍振奮人心,可以推薦給好此道者——如是為了奧蘭多·布魯而來,則可避之。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Bill & Ted Face the Music

 


因疫情關係,以往熱鬧非凡的好萊塢夏季檔,今年只得諾蘭《天能》(Tenet)和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Mulan)姍姍來遲——較早前期待值頗高的南韓商業大片《屍速列車:感染半島》雷聲大雨點小——然而也正因為量缺,一些較少人留意的“次級”電影反能搶到漂亮的時間場次,這些大多為小成本的製作,並不見得有多爛,所謂期盼越少,驚喜則越多。Bill & Ted Face the Music可以說是這樣的例子。

Bill & Ted Face the Music是由基努·李維和艾利克斯·溫特距系列續集Bill & Ted Bogus Journey廿九年後,再次重聚推出的系列第三集。我沒看過首集Bill & Ted’s Excellent Adventure,也找不到續集來觀賞,瞧在基努·李維的份上直衝第三集,雖於兩位主角和他們妻子之間的關係少了一份理解,但整體故事簡單易明,縱使同樣是時空旅行,絕沒《天能》那般錯綜複雜,適合闔家觀賞。

Bill & Ted Face the Music給我的感覺,只能用“顛覆”形容。無論是呈現手法、演員演繹方式,或是對白和笑梗,都像是上幾個年代流行一時的感覺,與現今的潮流,直有天淵之別。起先我對戲中角色的反應,尤其基努·李維飾演的泰德,會先複述比爾的話語,才說出自己的想法,反應慢半拍,有點不耐,後來明白了,這就是那年代表現Bromance的方式。還有電影片名提及“音樂”,整齣戲也在探討音樂,兩位唱作人必須創作出一首凝聚全人類的勁爆歌曲,挽救地球免於末日,由始至終我都在等待那首“嚇死人不償命”的歌曲(最好還是基努·李維親自獻唱),最後卻只有前奏還可以,直接一百八十度反轉了我的期待。



撇開這些不談,電影其實不難看,如果看倌能接受那種過時卻又歷久彌新的笑梗——就像周星馳電影——還會看得特別開心。尤其那個不斷穿梭時空追殺兩位主人翁的機器人,總是欠缺臨門一腳,不僅讓二人順利逃脫,還成了枉殺無辜的兇手,是兩位百變造型的主角以外,笑點最高的角色設計。

至於這兩位相好分別由薩馬拉·薇文和布麗姬·倫迪—佩恩飾演的女兒,怪雞的個性與前衛的造型打扮,也為Bill & Ted Face the Music添加許多笑果,原本作為配角的二人,最終卻飛天遁地招募各時代的音樂人,成了舉重若輕的關鍵角色,若此系列得以持續發展下去,這兩位後裔將會是繼承她們父親奇遇人生的不二人選。

在如今日益被好萊塢高超的CGI技術填飽眼球的觀眾來說,Bill & Ted Face the Music或許非常不合時宜,甚至不是一齣好戲,然而也因為它的質樸、簡單,能給觀眾帶來最直接的震撼——電影就像一面鏡子,你心若何,看的就是自身的反映。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天能

 


近年來作品最具話題性、最讓觀眾引頸期盼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無懼疫情對電影業造成的一片災況(縱使比預定上映日期延誤了近兩個月),選擇大膽上映新作《天能》(Tenet),截至目前的票房雖不比正常情況下耀眼,卻也為久無重量級電影上映的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燒腦的劇情也在影迷間帶來一股久違的線上及線下熱議,暫時轉移了大眾面對疫情多時的苦悶。

《天能》屬於諜報片,只是編導諾蘭為了使之與其他同類型電影不同,於是加入了本身經常涉獵的“時間穿越”元素。“時間穿越”已不新鮮,如去年的賣座電影《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同樣是“回到過去”拯救世界;近期上映的基努·李維新作Bill & Ted Face the Music亦大玩穿越時空救己救世界。《天能》裡“回到過去”的設定,與其他同類型電影的設定原理相同,方式卻截然不同,加上“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定律,這幾點微妙的與眾不同,即引起坊間話題不斷,也只有諾蘭有此魅力。

此片上映已有一段時日,片中燒腦的時間及物理定律的梳理,有不少網友透過文字或視頻解析,在此就不贅述。此文聚焦於筆者對戲中四位要角——主角、主角朋友尼爾、反派薩托和女主角凱特的個人觀感。當然,會有嚴重劇透,看倌請慎閱讀。

首先來說凱特。嫁入豪門,相信是不少女生夢寐以求的心願,然而《天能》中的凱特,嫁了給富商薩托,結果生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美好——她備受身心靈上的折磨。身為名畫鑒賞師的凱特,因為一個不知是刻意或無意的誤判,使她境況越發不堪。薩托大可休了她,然而他偏不要,反而藉此要挾她,精神虐待她,要她主動永遠不見兒子,否則只能在家中遭受他如此惡劣的對待。凱特亦可一走了之,卻因對孩子的愛意與羈絆,隱忍下來。戲中,她三番兩次欲弒丈夫,一次在帆船上已得手,卻被身有要務的主角搞破壞,救了薩托一命,可想而知,凱特的精神壓力更甚以往。後來一次是在時間逆轉機前,凱特取出主角提供以自衛的手槍對著薩托,然而看透人性的薩托,從凱特眼中沒發現能引起殺意的怒火,再次予以凱特身心靈重擊。有了兩次“前戲”,凱特終於因薩托在其腹部留下的永久傷疤(不能再穿比基尼了),化身復仇女神,用薩托曾擊破她心靈的話語回敬眼前的男人,終結他的生命。世界會否末日已次於本身心靈獲得自由的重要,縱使末日降臨,也先得逃離這惡魔的掌控。凱特扣下扳機那一刻,是整部電影其中一場至關重要的感情宣洩高潮戲,也是凱特身上散發出來偉大的女性主義意識。



至於富豪薩托,雖是惡人一位,然而也有可憐的成長背景。為了活著,他選擇前往核輻射場地,做其他人不敢做的高危工作,胼手砥足埋頭苦幹,加上後來的際遇,終於踏上致富之路。然而一路走來,可謂千辛萬苦,還有未來人以逆向時間的金條作為回酬,委託他執行毀滅世界的任務,他揹在肩上的重擔也非常人所能承受。薩托極度自負,也不能承受失敗,身懷重任的他,得知自己罹患不治之症,時日無多,欲回到最近與妻子仍感覺到彼此愛意的時候(雖然二人關係極度疏遠,也曾有相愛的甜美時刻),藉此結束地球的運轉。他不時對妻子惡言相向、拳打腳踢,乃是妒意作祟及不願接受自己失敗的表現——自己沒法得到的佳人,絕不願捨棄讓於他人。當然,很多電影的反派設定都是有錢卻無甚腦筋的蠢蛋,薩托則不然,他有錢有智慧,而且還掌控著至少兩台的跨越世代科技的時間逆轉機,供他隨意“順流逆流”,做不好的東西可以有take two,自然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然而人算不如天(能)算,最終他以為自己在高速公路追逐戰後殺了凱特,回到關鍵14日的遊艇上,與“歷史凱特”共度人生最後光景,萬萬想不到凱特成功存活下來,回來報復。我一直留意薩托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之際,眼神中除了不可置信,是否還流露出一絲暖意,心中是否仍存有絲毫良善,結果沒有,他死有餘辜。

相信《天能》最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除了惹人頭暈目眩的時間穿越設定,非羅伯·派汀森飾演的尼爾莫屬。諾蘭很愛在作品中留下重重懸念,直至末尾才甘願揭曉(或乾脆不揭曉)。《天能》也一樣,觀眾不到最後一分鐘,都不會知道電影序幕和在最終的混戰中,二次拯救主角一命的神秘蒙面客是誰,當答案“爆”出來時(筆者當下的感覺,只能以“爆”形容之),真會直接愛上尼爾。他是多次穿梭時空的未來人,而且知道如此頻密來回,最重要的除了記性要好——要清楚另一時空的自己出現在哪處,絕不能碰觸——還得對已知的訊息守口如瓶,否則很大可能影響各關鍵角色的自由意志,剪接影響整個規模恢宏的行動。他是未來的主角招募的“天能”組織成員,電影敘述的故事中,他是對仍不知未來發展的主角的導師,是主角值得信賴的夥伴,亦是對主角衷心耿耿的助理。明明知道自己終將身陷險境(我覺得他還不完全肯定自己會犧牲,畢竟他沒看見自己替主角開鎖擋子彈),仍義無反顧地踏上他的命運之途。片末時,尼爾和主角在直升機前幾次三番的問答,都將尼爾這角色的個人魅力與side kick光環發揮得極致。題外話:筆者原本對羅伯·派汀森沒任何感覺,也不看好他在新蝙蝠俠的表現,然而看他在《天能》中幾場西裝筆挺假裝富豪的戲,似乎瞧見了布魯斯·韋恩,《天能》成了新蝙蝠俠的先行者,替新任蝙蝠俠在觀眾心中預留了位置。



至於電影不具名的主角,筆者覺得編導設計得如此玩味,用意是給觀眾帶來一種激勵。因為無名,觀眾更能把自己代入其中。他在片中大多時候處於被動、不知頭不知尾的境況,就跟每個觀眾對自己未來有點迷茫的情形相似。而且缺少主角光環——都被尼爾搶去了——現實中的你我,雖是各自的主角,然而不也一樣缺乏主角光環的加持?戲裡的主角就在一幕幕、一場場的戲中勇往直前,打拼出自己的未來,編導利用這角色,鼓舞觀眾,當完成一個目的時,再回想(戲裡的主角利用時間逆轉機時空倒流)曾經的苦不堪言、不畏艱辛的堅持,在那過程還可以認識到像尼爾這般的貴人,能遇到凱特那樣的“高”人;碰上薩托這類絆腳石,也當勇敢面對,努力克服。在《天能》極度燒腦的劇情下,筆者如此詮釋編導透過主角帶給觀眾的浪漫且溫馨的訊息。

從整體來看,《天能》並不能算是諾蘭最好的作品——全片訊息過於龐雜之餘,少了一些讓觀眾消化的緩衝段,看得很累很痛苦。然而,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說好故事,而故事的基礎,就是角色。這方面諾蘭是得心應手,處理得當,以上所提四位角色,完整了《天能》這塊大拼圖,單就這點,筆者已相當滿意。



2020年9月3日 星期四

婚姻大崩壞

 


市面上的愛情電影,不是冤家變情人的喜劇,就是賣苦情賺人熱淚的悲劇,且常做常有,畢竟大多觀眾就是能接受這類經過誇飾的電影,從中感受五味雜陳的戀愛滋味。至於敘述夫妻之間經營關係的電影,要是表現得很真實,則易惹人反感——現實已經如此,你竟給我苦上加苦!

《婚姻大崩壞》(Downhill)就是如此嚴肅的電影。它敘述史丹頓一家四口到滑雪勝地旅行,兩夫妻差點不歡而散,而夫妻倆都相互指責,導致本該和樂融融的一趟歐洲之旅,變成一個家庭的分裂危機。

我相信,《婚姻大崩壞》不只考驗電影中的夫妻關係,若是情侶一同觀賞,也會是二人情感上的大考驗,皆因戲中的描繪真的太真實。丈夫彼得全程只顧自己爽、手機不離手、自行決定當日行程、未知會妻子就邀朋友來留宿,此等行徑,連身為男人的我,也覺過分,妻子怒火爆發自是預料中事。彼得在片中缺點處處,仍可看在他性格憨厚上而勉強原諒,但最不可饒恕的是,當一家人在餐廳遇上雪崩,他竟不顧妻兒杵在座位上手足無措,自行抓了手機逃竄,後來雖是有驚無險,然而他回到座位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令人感到噁心——他可以逃,但幹嘛抓著手機走!

俗稱“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妻子比莉對彼得的態度終於忍無可忍嗆聲大罵,要求隔日獨自去滑雪自行冷靜,在旅館門口遇見經營個性豪邁且開放的旅館負責人,她感受到比莉所受委屈,遂安排了一位猛男夥同比莉搭檔滑雪,二人在一休憩木屋休息期間,差點乾柴勾動烈火,好在比莉仍維持理性,懂得懸崖勒馬,才避免往後不堪設想的悲劇。


比莉的自持,讓此片的道德天秤,完全偏向女性。有一幕兩夫妻與彼得邀來的友人(一對情侶)在客廳閒聊時,比莉忍不住埋怨丈夫在雪崩時的懦弱行為,彼得卻為自己辯解,男性友人選擇替彼得說話,此舉亦遭伴侶的白眼,雙方為同性捍衛,場面一度僵持不下——女性最懂女性,相信大多男性也對比莉產生認同感。

如此嚴肅的主題,電影邀得兩位喜劇演員——威爾·法洛和茱莉亞·路易斯—德瑞福斯飾演兩夫妻,試圖透過二人的喜劇細胞,製造些許歡樂,不讓電影太沉重。然而,以我個人的觀感,看著《婚姻大崩壞》貌合神離的夫妻倆,雖非以悲劇收場,卻心有戚戚焉,導致看得有點痛苦,也不可能重看。

如果編導的原意是要讓觀眾思考,童話故事結束以後,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什麼樣的婚姻生活,那他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