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8月30日 星期三

破 · 局


有時候,當看見外國人鏡頭下的馬來西亞,會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那畫面或許美好,但就是有種身為“局中人”所知道、心照不宣的不切實際;那情境或許描黑得異常恐怖,但就是知道國家並沒那麼糟糕,只是電影劇情所需……

身在北京,看了這部以吉隆坡及部分布城設為故事場景的《破·局》,有驚喜,也有對祖國的思念——這是首次在國外產生這種孤寂的感覺。

它敘述警官高見翔(郭富城飾)意外撞死路人,驚慌之下知法犯法先藏屍後滅跡,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安然度過,直至接獲一通來電,對方要挾他把撞死之人的屍體“還”給對方,否則將公開他的所作所為。高在對方佈下的層層陷阱中走投無路,只得一邊聽從對方的指示行事,一邊嘗試查出對方的真面目,終發現勒索之人竟然也是警察陳昌民(王千源飾)……

《破·局》的序幕可謂先聲奪人,無論是氛圍營造,還是情節,都即刻吸引觀眾的好奇心——高飆車奔赴母親的喪禮、意外撞死路人、把屍體藏上車尾箱、路上遭臨檢,甚至於緊要關頭時在殯葬社開棺藏屍的情節(當然有如此行為的原因,我不贅言破梗),都令人替主角捏把冷汗;只不過,看完整部戲後,或會覺得以上提及的情節安排,似乎佔了太大篇幅,與後來的主題沒有直接關係。

至於黑警陳出場之後,節奏即變緩了,也多了許多不合情理之處,如兩位主角首次見面,在警察署廁所打了一場激烈的架,全程沒人進來一探究竟;後來的幾場對峙,高始終沒法佔上風,也說不過去,陳似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守護力量,總能把高收服得服服帖帖,甚至殺警也不當一回事……直至最後高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僥倖“送他上路”。這期間的打鬥,動作設計都不能說好看,加上陳啰嗦到不行、一嘴拖尾音的中國腔調,我實在差點坐不住。

當然,只要去掉這些拖戲,劇情還是足以勾著觀眾的心,如高撞死之人剛好是通緝犯的巧合,高身邊官官相護的描述,透過郭富城實力派加偶像派的特征,觀眾自然而然地把立場傾向他那一邊,對陳絕·無·好·感,也希望高能有個好結尾。結果,編劇亦不負眾望。

至於電影開頭打著“馬來西亞華人區”的場景介紹,都是中國人為方便當地觀眾接受而刻意誤導。電影中無論是華人,連馬來同胞、印裔、外勞,都能說得一口流利華語。連片末的NG片段,也特地剪出各外勞說自己是中國人,還自稱為“我是郭富城”,有夠戲謔。當然,身為對電影場景莫名熟悉的我,看著銀幕,回想著郭富城何時來過拍戲,卻苦思不得其解,其中還有在殯葬業集團孝恩園取的景,一“闕”停車場限時通知,讓人莞爾。

總的來說,在中國看中國人拍的,以馬來西亞為故事場景的電影,心情很不一樣,除了專注於故事情節,還更仔細的留意場景,心想到底是在何處取景。除此之外,更有多一分期待,期待電影別“下衰”了馬來西亞。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黑塔


我還是要做個啰嗦的開場白——本人未必是史蒂芬·金頭號死忠書迷,他卻是本人追捧的頭號作者,目前收藏了四十五本著作(數量不斷攀升中),所以,二〇一七年有兩部作品改編電影上映,可是前所未有的興奮,以及期待。尤其是耗費三十三年時間精力撰寫而成的《黑塔》(The Dark Tower),不僅對作者意義重大,對書迷更是非凡。

結果……《黑塔》有多令人失望,看過的觀眾都知道了。在此本人就分享一些個人觀點,“落井下石”,發洩心中不滿。


一、史詩級別的大部頭書籍

首先要知道,《黑塔》七部曲是金爺閱過托爾金著《魔戒》三部曲後,立志要撰寫屬於自己的《魔戒》篇章而成的史詩級大部頭小說,前後耗時三十三年。期間金爺寫了四部曲後,更靈感枯竭拖了一段日子,還經歷一場嚴重車禍差點導致《黑塔》沒有結局,復原期間,他痛定思痛,一口氣完成餘下三部曲,終一了死忠讀者一個心願,至少死而無憾。

而書裡頭更提及書中虛構角色來到現實(楔石世界),出現在金爺當時的車禍現場,犧牲自己拯救了他,把他身為作者本在書中高高在上的神姿態,“貶”至無法掌控書中情節的說書人角色,非常玩味、搞笑,甚至謙卑,引發讀者的欣賞。

電影故事以第一集《最後的槍客》(The Gunslinger)中正邪雙方羅蘭·德斯欽及宿敵黑衣人華特,加上小男孩傑克·錢伯斯三人為主,再挾取一些分散於第二、第六和第七集的零碎故事情節拼湊而成。於我而言,它改得非常失敗。單單一小時卅五分的片長,根本無法說好一個完整故事,包括沒法清楚交待中世界、末世界、楔石世界的意義,這些設定並非一兩句對白就能讓觀眾明瞭的——你看《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電影每一集片長超過三小時近四小時,長歸長,卻沒人在意;大製作就是要盡量忠於原著,去蕪存菁,把值得影像化的情節呈現出來,讓觀眾看了還會有興致去找書來重溫一遍(再下結論說電影比較好看)。


二、槍客羅蘭·德斯欽

所謂“槍客”,是金爺杜撰的一種高階地位身份,他們必須像西部牛仔那樣有俠義精神,遇見不公義之事,必出手干預。而且他們槍法如神,出手快如閃電,可後發先至。不完全靠天賦,而是後天訓練。原著中,我腦海中總以維果·莫天森——即是《魔戒》中飾演人王亞拉岡的演員——為羅蘭的形象,因常年追蹤黑衣人而衣衫襤褸、滿臉風霜,身上唯一揮發光芒的除了雙眸,就是身上的兩柄檀木柄手槍,屬於槍客的手槍。電影改為黑人演員伊卓瑞斯·艾巴飾演,有型且有演技,對此改編我沒意見,只是他手中殺人器具的大小及發射時的槍響,跟書中描寫的相差十萬八千里——電影裡實在小氣得可悲。但值得讚揚的是,此片“玩槍”設計確有新鮮感,尤其一幕槍客填充子彈手指的速度,我不確定是後期電腦加工還是演員訓練到手指可以如此靈活。

至於羅蘭的過往,電影描寫得真的比一片三夾板更單薄。有一幕回憶的片段,述說他跟父親在最後的戰役中齊力抗敵,唸著口訣“我不用手射擊,用手射擊的人忘了他父親的臉。我用心射擊”云云,結果一轉眼黑衣人就下咒悶死了他父親,而羅蘭卻有“特殊抑制力”不受黑衣人“毒舌”的影響,這幕令我腦中迸出漫威網飛影集《傑西卡·瓊斯》(Jessica Jones)正邪人物之間的關係,一時幾乎給口水嗆到。

只覺得,這兩父子也真是弱得純粹,少了書中那種獨霸一方,因內亂才逐漸沒落的敗者之無奈。而且飾演父親角色的演員,根本沒有統治者的氣質。


三、傑克·錢伯斯

書中,傑克是羅蘭首次發現除了本身身處的中世界,還有其他並行世界存在的一個關鍵點。他先是給某人謀殺,醒來時發現身處中世界並遇見羅蘭,兩人同行上路後,途中羅蘭為了繼續跟蹤黑衣人而選擇犧牲傑克;兩人再次重遇,又是之後的事了——羅蘭和另兩位共業夥伴(電影沒提及這兩位角色)從一古宅中的門把傑克拉來中世界。跟電影一樣,那古宅有個能力異常強大的惡靈鎮守著,結果電影把這幕本該非常精彩的戰鬥,用傑克一句喝呼做了結,前後不超過兩分鐘……我暈@@

傑克·錢伯斯的家庭設定,也跟書中描寫的大相徑庭,卻是依據金爺另一本小說《勿忘我·穿黃衣的下等人》中主角巴比·葛菲的家庭相似——在金爺筆下,傑克跟巴比相貌一樣,算是“雙胞胎”,此處可見編劇的巧思。還有,傑克本身具有超強的靈知之力,也就是黑衣人一夥壞蛋急於綁架他,以用作摧毀黑塔的力量。這點又跟原著有所出入,而且他們將小孩綁在一儀器前,從腦中抽取超能力—毀滅力的儀器設計,看得我很痛苦——憋笑憋得很痛苦。況且,因為傑克靈知之力的設定,整部電影變成以傑克為關鍵人物,將羅蘭對黑塔的追尋、守護繼而變相為上癮的描述,完全抹殺掉!


四、黑衣人華特

這個由墨菲她爹(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梗)馬修·麥康納飾演的反派,在電影中變成跟槍客勢均力敵的宿敵。這是電影為迎合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通俗印象而改。小說中,槍客雖一直追尋黑衣人(電影看到最後根本分不清到底是羅蘭在追他,還是黑衣人在追槍客;好混亂),但黑衣人只是一個小卒仔(硬要說的話可以說是中上層級的卒仔,卒仔是獸面人),伺服著大魔王血腥之王。他精於魔法,擅長用三寸不爛之舌懾服群眾,最終也並非遭槍客殺害,而是死於……哎呀這些都是題外話,看倌該自己看原著,才能獲得無限快感。

回來電影,羅蘭和黑衣人的終極之戰,個人覺得是很……不真實。無論槍客開多少槍,子彈始終沒法擊中華特,而最後他連發兩槍取勝,後發的子彈如何追上先發那顆繼而轉向直入敵心,毫無情理可言——我確說過槍客可以後發而制敵,可沒說出自他手的子彈或手槍,有控制子彈速度的機關或能力。

所以,電影最後華特已死,是否表示就不會有續集?我不知道,也衷心希望能就此打住,別再讓金爺書迷再次受傷,我們可承受不起這種玩笑……


五、致書迷的彩蛋(抑或敗筆)

史蒂芬·金是出了名在其著作中彼此架設連接橋樑的作家。幾乎每一本作品,都跟《黑塔》有連接,對話、角色之間的相遇、事件,無論多或少,相互牽連,而這顆雪球也越滾越大,史蒂芬·金《黑塔》宇宙觀(姑且稱之,Connected KINGdom)也猶如蜘蛛網,越織越廣。這對書迷來說,就像MCU帶來的歡樂一樣,無法抗拒。只是,《黑塔》電影在拍到奇爛無比的狀況下,那些彩蛋對不熟悉的觀眾而言,不具任何意義,對書迷來說甚至是褻瀆。比如說,隨處可見的血腥之王(Crimson King)符號,黑衣人和羅蘭都不曾提起,意義何在?

此外,一幕述說羅蘭為保護傑克在樹林中遭一怪物刺傷肩膀,此傷勢是為他接下來去到現實世界的醫院場景的事前鋪陳。看過原著的讀者該知道,電影完全拍不出書中情節之萬一,尤其述說羅蘭來到現實中的紐約,因手指給龍蝦怪鉗掉而引起的細菌感染,他病懨懨地喝下第一口可樂(攝取糖分那一刻)時的幸福感、他吃下所謂的阿斯汀(阿司匹林)時慢慢痊癒而感覺到藥物的神奇功效;還有他在槍械商店如何智取巡邏警察的經過……包括前文提到的,傑克與古宅惡靈的爭奪,電影通通敷衍了事。


總而言之,個人對這部《黑塔》確實失望到極點,覺得電影公司沒有給予作者最基本的尊重,怎麼能夠把人家辛苦“生成”的經典鉅著,帶著敷衍的態度匆匆了事。尤其,《黑塔》小說系列最重要的脊柱:(可穿越的)門與一朵玫瑰,電影根本不在乎。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淺談史蒂芬·金作品改編之電影經典——寫在《黑塔》上映前


早被讀者定型、極力擺脫“恐怖小說大師”身份的作家史蒂芬·金,出版的著作,難以計數;而改編其著作的影視作品,亦不計其數。如今,他用了整三十年撰寫完成的小說七部曲《黑塔》系列,也終於搬上大銀幕,於八月初上映。另一經典恐怖小說《牠》也正“蠢蠢欲動”,於九月全馬公映。無論對作者本身,或對粉絲而言,二〇一七年會是意義非凡的一年。

作為金爺的死忠讀者,筆者亦曾觀賞多部改編自其筆下的電影,老實說,並非部部精彩,素質良莠不齊。有些故事甚至亂改一通,背離原著精神不打緊,處理得不好才是重罪。筆者認為合格的片單,屈指數來僅只少量,包括小說處女作《魔女嘉莉》(一九七六年版)(Carrie)、《站在我這邊》(Stand by Me)、《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迷霧驚魂》(The Mist)、《戰慄遊戲》(Misery)、《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等,而其中最為人知、獲影迷最高讚譽的,又屬《刺激1995》《綠色奇蹟》和《迷霧驚魂》三部。

這三部電影都由導演法蘭克·戴瑞邦執導。金爺最受讀者讚賞的,是其生花妙筆的文字,以及讓筆下人物情節躍然於紙上的敘述能力,可謂把他偶爾自嘲的“唬爛大王”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被譽為至今最能把金爺精神轉換成影視作品的戴瑞邦導演,在金爺的原著基礎上,透過鏡頭把一些僅看文字難以想像(這是大多現代人的通病)的描敘,以本身的詮釋轉化為動態畫面呈現出來。結果是,《刺》《綠》二片觸動了大多觀眾的心;《迷》則憑著結尾的驚人轉折,令人扼腕。三部電影必成為影史經典,流芳百世。

至於《黑塔》(The Dark Tower)和再拍的《牠》(It),從預告看來,前者的動作場面設計得賞心悅目,後者僅有幾幕的“零碎”片段,也拼湊得充滿驚怖效果。相信在好萊塢商業機關算盡的策劃下,就算不頂好,也不會糟透。

還有,如今商業電影業大行其道的“宇宙觀”設定,筆者亦奢望電影公司能將金爺筆下的作品,如原著那般如法炮製;說到玩轉扉頁中的宇宙觀,金爺可是箇中高手。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盜速飛車


當《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系列已成了高成本的歹戲拖棚,好萊塢還可以端出怎麼樣的飆車電影?還能作何突破?答案是有的——《玩命再劫》(Baby Driver)。但,這回我先不分享《玩命再劫》,我先“揶揄”一下《盜速飛車》(Overdrive)。

跟《玩命再劫》僅相差一星期上映的《盜速飛車》,與前者根本不適合相提並論——將兩者作比較會有損《玩命再劫》的格調。論到格調,《盜速飛車》自有它非常華麗的超跑“軍團”,單單幾款復古經典的法拉利車款,就能讓一些觀眾屏住呼吸、心跳漏跳(可惜,我是鬥牛藍寶基尼粉,對此無動於衷)。而可笑的是,編劇讓角色直接“唸”出這些超跑的車款、名號,就認為觀眾會知道它性能有多強,好像憑著這幾秒鐘的“念經”,觀眾下戲後會谷歌搜索,然後驚訝連連……

劇情也很扯,述說一對偷車兄弟搭檔安德魯與加勒特,在法國盯上一部超跑,沒想到這次的偷盜,竟為此得罪當地惡名昭彰的黑幫老大莫里耶。為了活命,他倆答應莫里耶在168小時內盜出莫里耶死對頭克朗普所珍藏的法拉利超跑。他倆於是開始號召各路飆車、偷竊、爆破等頂尖好手……可是,雷聲大雨點小,那些個所謂的好手,全都是背板人物,只串場做路人甲,露個幾面,無需對白,開車走人——看得我心裡發毛。

而這兩兄弟籌備整個計劃期間,克朗普又好像很厲害那樣,藉著黑白兩道的人脈先下手為強,搞得這群所謂的“俠盜”灰頭土臉。但他們又似乎計中有計,見招拆招,此招不行再另做計劃,最後的轉折是:他們聯合克朗普反對付莫里耶。這轉折若事前鋪陳得好,會是一大驚喜,只可惜編劇沒好好發揮,沒說明他們如何跟克朗普接洽、溝通、達成協議,甚至一個眼神都好,最後只淪為牽強附會、莫名其妙。


故事老套不打緊,一旦導演、剪輯都處理得不好,絕對是電影致命傷。欲藉助演員的明星光環來轉移觀眾注意也好,或是替電影畫龍點睛之效,本片亦顯得欲振乏力。曾在《玩命關頭8》(The Fate of the Furious)中演出的史考特·伊斯威特,是本片男主角,頂著父親克林特·伊斯威特的光環(及壓力),他的星途暫不見明亮得很,至今並沒一齣代表作(當然,他出道很遲,首部電影也是二〇〇六年的片);演得再如何努力,這齣《盜速飛車》自然也沒法替他的演藝履歷表增光。而長得靚麗的女主角安娜·德·哈瑪絲,曾兩度跟基努·李維合作(包括去年極度爛片《惡夜殺機·Exposed》),在《盜速飛車》中被惡人俘虜為人質,結果竟成就整個偷盜計劃裡應外合的機緣。只是,仍要怪編劇,沒頭沒腦沒鋪陳地給她一個這樣的轉折,白白浪費。

總的來說,《盜速飛車》可說是目前暑期檔“名列前茅”的爛片,尤其在同樣是飆車類型電影《玩命再劫》的比較下,更顯得一敗塗地,敗得“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敦克爾克大行動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上映了一段時日,有看影評的觀眾,都知道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這次又做出怎麼樣的嘗試,超越自己以往的作品;分成三支故事線的編劇手法,又如何在剪輯師的利剪下,節奏相互交錯得有多順暢;音效大師漢斯·季默化繁為簡的創意,更加強了電影裡頭故事的緊迫、環境的壓迫、人物的窘迫……這些我就不再贅述。今天要跟看倌分享的,是我認為電影裡頭的各類“英雄”。

三支故事線,各有一位英雄。“防波堤”故事主角湯米,是一個喪失士氣的敗兵。戲一開頭,他跟幾位戰友在民宅之間晃蕩,邊撤退邊尋找一滴水喝(以及要放尿),然後……身後的敵軍開火,他們倉皇而逃——他是唯一的倖存者,來到英軍等著登船撤離的沙灘,他知道他不會是第一個登船撤離的那位。加上敵軍不時派來“搞亂”的空軍,湯米唯一的希望,是能夠活著離開。

另一支線“海上”,船長道森兩父子和船員喬治,應英國政府為救援英軍而征召民用船隻的行動,親自開船駛離碼頭,前往海洋對岸敦克爾克——道森說的是:他們必須連船長也一同征召。在海中央,他們從一飛機殘骸上救下一位受戰火摧殘心智的飛行員,飛行員要求道森回英國,道森卻有意無意地瞞著他,繼續往目的地前行。

“空中”則是以湯姆·哈迪飾演的飛行員法里爾為主,他跟另兩架戰鬥機駕駛在空中支援撤離行動。隨著兩架戰機的墜毀,獨剩他在空中守護,伴著他的是一股為國的忠心信念,以及無法承載他返航的燃料……


三段故事,多位英雄,各有精彩。

第一位跟湯米走在一塊兒的,是個假扮英軍的法國兵(湯米事後才知道對方身份),兩人為了生存,想盡辦法嘗試登船,包括一輪空襲後抬著傷軍的擔架優先登船,卻無奈給人趕下——結果那艘船還沒出港,即被砲彈擊沉;終於登船離開,船卻給魚雷掃中,同樣棄船隨著潮水漂浮回岸——要不是法國兵不願進入船艙,得以開鎖給他們逃生,他們早就登天;較後,他們藏在一艘擱淺的漁船,等漲潮時離開,卻給敵軍誤打誤撞下當靶子練槍,不久又得棄船,而這回死神終於揪住法國軍,硬生生扯斷他們無法持久的交情……最終,湯米遇上道森即時出現的船,隨著同伴回到英國某地,同伴仍覺得打敗仗的士兵愧對於人民;而對國民而言,能活著撤離,他們就是最厲害的英雄!

道森先生的船上,也有另一種英雄模式。道森父子倆的行為,確是英雄所為,跟道森非親非故的喬治,毅然跟隨他們前往他以為的目的地法國,小瞧了這次航程的危險性。途中救起一空軍,空軍跟道森先生爭執下不慎把他擊倒受重傷,最終返魂乏術。回到故鄉時,道森兒子彼得前往報社替喬治“正名”,以戰爭英雄之姿流傳於世。這是媒體捧出來的英雄,只是對我來說,以死亡與“英雄”畫上等號,代價太高,頗不值得。

至於空軍法里爾,一架兩架三架不斷地擊毀敵機,縱使油箱就快空了,仍堅持不返航。最終在敦克爾克上空擊毀他最後一架力所能及的敵機,天空下沙灘上的英軍為他歡呼喝彩,然後……就沒人關注他了。他孤身降落在敵軍陣地,親手燒毀這架助他戰了數十、數百,甚至數千回合的戰機,瀟灑、豁達地笑著等死。編劇在此似乎給觀眾留了個想像空間,最終法里爾生死未知,只是給敵軍圍著。從三支故事線裡頭,個人覺得法里爾的英雄形式最悲戚——沒人記住他。你看先他在海面上迫降的戰友柯林斯,隨著道森的船隻(柯林斯並非那個害死喬治的同一飛行員)返回英國時,甫下船即遭敗兵責備:“你去了哪裡?”好在道森明白事理,安慰他。

活著,需要多大的勇氣,尤其在戰火肆虐下,又得憑靠幾分的運氣。片中可見湯米一遇到炮彈來襲,總會習慣性地踡縮身體,雙手壓住耳朵,望著他這反射性的肢體動作,更覺得他正盡力避免受傷,奮力求存。湯米是英雄;道森是英雄;喬治是英雄;法里爾、柯林斯皆英雄。還有,別忘了那位當所有英軍成功從敦克爾克撤離,堅決留下來幫助友軍撤離的軍官。

是英雄還是懦夫,無關緊要,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


戲前,我仍在揣測,《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該不會又是一部我堅決不看的“YA末世”類型片,糾結了一陣子,看了幾次預告,終看在導演盧貝松的份上,決定入場。結果是——看得很開心。

本地觀眾該是給好萊塢“無所不在”的科幻或超級英雄片攻勢圍剿得幾近審美疲勞,也已對這類型電影見怪不怪。我覺得,《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排在此時上映,是一場博弈、冒險,卻同時產生優點。它的危機是,前有《星際大戰》(Star Wars)和《阿凡達》(Avatar)等經典入侵了觀眾腦袋,一些支微末節仍像殘影般久久揮散不去,看著《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的故事背景及外星客的造型設計,確有這些電影的影子,會令觀眾做不必要的比較;優點則是,一旦比較,就會發現此片雖比上不足,卻比下有餘。

《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故事述及兩位時空旅行特務搭檔瓦雷諾(丹恩·德翰飾)和蘿琳娜(卡拉·迪樂芬妮飾)意外捲入一個巨大的星際陰謀,這陰謀甚至會引發七千多個宇宙種族的滅亡,他倆也在不情不願下,敵不過良心在胸腔中狂嘯的使命感,遂攜手挖掘真相,阻止浩劫……


故事非常簡單,但我認為,一部好電影,基礎就建立在一則好故事上,當然,還要有懂得說故事的導演。提到說故事,盧貝松過去的電影絕對能給觀眾信譽保證——《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終極追殺令》(Leon: The Professional)、《露西》(Lucy等片,都是他履歷表上幾筆輝煌的記錄。而給好萊塢不停轟炸的本地觀眾,看著盧貝松作品時,必能發現整體會跟純好萊塢電影有些難以明說、僅能意會的差別(好啦,是我知識有限,無法說明);這是它的奇妙之處。漂洋過海兩岸同時發展的盧貝松,絕對熟悉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模式、觀眾想看的元素,再融合本身故鄉法國(歐洲)少許的意識流形態,呈現出這等“歐美拼盤”。

演員方面,丹恩·德翰及卡拉·迪樂芬妮飾演的特務搭檔兼情侶,從電影開始即不停拌嘴至結束,在緊湊情節中,帶來不少歡樂。最近許多好萊塢大片都“玩”著這種“認真打怪、拯救地球時,也得輕鬆一下,含笑赴死”的潮流(漫威MCU系列、《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系列等),《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此種安排,也會讓人會心一笑。德翰自《超能失控》(Chronicle)以來,我總覺得他眼神中散發出一股陰暗的殺氣氣質,之後在《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中飾演彼得·帕克的好朋友,逐漸變壞的綠惡魔哈利·奧斯朋,也非常適合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這次飾演男主角瓦雷諾,是我首次看他演完完全全的忠角,心裡有點鬧彆扭。至於名模出身的迪樂芬妮飾演的蘿琳娜,性格有勇有謀、充滿俠義,還夾帶著少許幽默感,比之上一部看她在《自殺突擊隊》(Suicide Squad)“扭腰擺臀”的不知所謂,吸引千倍。尤其導演好似把她最完美的一面拍下來,異常亮眼。


還有其他配角或客串,也都請來大有來頭的演員,如克里夫·歐文、蕾哈娜、伊森·霍克、吳亦凡等,熠熠星光,為這改編自法國漫畫的電影增色不少。此外,特效的製作也是高水準,看出是所費不貲,並沒有炫技的高傲,純為補助故事的發展(當然免不了的,滿足觀眾日漸貪心的觀影享受)。

總括而言,就像之前所述,《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或許不是盧貝松最好的作品,但難能可貴的是,他是認真地、不急不緩地述說一則,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