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爛的好片與好的爛片現例

爛的好片與好的爛片,字面上僅一字之差,但實質上的差異,搞不好能嚇死人。筆者最近恰好觀賞了兩部電影,正可作為此例一談。

先聊爛的好片——《馬克白》(Macbeth)。


《馬克白》,改編自大文豪莎士比亞最黑暗的悲劇作品。述說將軍馬克白在征途上遇見女巫,女巫預言他即將成為蘇格蘭王,燃起了他對權力的慾望,並藉著妻子的慫恿,步上弒主的險途,成功登基為王;成王之後,為了保有權力,他繼續遣人殺害預言中對己不利的人,直至連妻子都看不過眼,憂鬱而亡,馬克白最終亦步上自毀之路……

有莎翁名義撐場,加上請來萬磁王麥可·法斯賓達及法籍影后瑪莉詠·柯蒂亞飾演男女主角,以筆者此等不挑電影類型的影癡[i],絕不因預知了電影濃重的文藝氣息而怯步。結果,觀影過程是痛苦的,觀後是氣惱的。原因為何?且聽筆者道來。

衷心而言,電影其實不差。文藝腔極重的對白,放在當時候的情境,沒有不妥,確實合理;電影場景與角色的服裝設計、道具等細節,皆處理得宜。這些幕後的籌備工作加上前段敘述的卡司,兩者綜合起來,足以構成《馬克白》的“好”。唯,慘就慘在全片以舞台劇形式呈現。

更確切地說,舞台劇不是不好——你看較早杜琪峰執導的《華麗上班族》,多麼精彩——只是編導似乎過分忠於原著,照搬上銀幕,令筆者覺得片中角色的不搭嘎行為,舉例說來:一幕馬克白在暗夜降雨時分刺殺了君主,隔日早晨若無其事地前往君主之帳篷,在帳外遇上兩位負責喚醒君主的同胞,其中的A君進帳執行任務,留下馬克白與B君在外閒聊,兩人閒聊了三四分鐘有餘,鏡頭切換到帳內,只見A君目瞪口呆地望著君主的屍首,不知所措(這幕我能接受),好不容易移步到帳外,衝口向馬克白等兩人道出的第一句話是“君主被殺害了!”,結果,兩人不為所動,表情毫無變化,繼續聽A君“念”出莎翁筆下優美異常的“之乎者也嗚呼哀哉”,最終痛苦地大喊,兩人才行色匆匆地闖入帳篷一窺究竟……此為其一斷絕邏輯之處,筆者膽顫心驚地忍了下來。

直至另一幕壓垮筆者忍耐極限的最後一根稻草——馬克白走入妻子房間,眼前即是妻子的病榻,從房門到病榻前,他可以一眼不望向早已逝去的妻子,眼神直勾勾地盯著病榻旁的大夫,問妻子狀況如何,直至大夫吞吞吐吐結結巴巴地吐出真相,馬克白才“難以置信”地望向剩下軀殼的夫人,“念”出悲痛欲絕的對白……過後發生何事?筆者已離席,不欲過問。
這,是筆者生平首次在電影院戲未完而先行離場的觀影經驗。



******


至於好的爛片,在此要分享的是《巨乳戰殭屍》。


《巨乳戰殭屍》述說五位在酒吧表演脫衣舞的藝伎(只賣藝不賣身,絕非“妓”),吃苦耐勞,生活拮据,更遭酒吧老闆剝削。某日,她們誤闖入宿舍房間一道暗門,找到一處暗房,不經意念了一串咒語,喚醒全球的死人,下一刻,她們已被殭屍層層包圍,於是五人有的早死早超生,有的識時務者投靠黑暗,有的則執起武士刀電鋸,為了人類的尊嚴,力拼到底……

《巨乳戰殭屍》真的很爛。此“爛”的定義,純粹表示劇組沒什麼經費,於是只能因陋就簡,盡量“壓榨”“剝削”,卻因此拍出還算不錯的成品——經費不足,血漿不足,沒有肢解畫面,血漿也是後期加工。只是,驚喜卻層出不窮,如殭屍的設定,有別於一般人們見慣不怪的好萊塢類殭屍,《巨》片中的殭屍色色的,吃人歸吃人,見到巨乳雌性,還會極盡所能剝下其衣服,一饗觀眾滿滿的優質冰淇淋。還有一些很不自然,甚至突兀的行為,卻不見《馬克白》般那麼刻意,反而增強電影中很不寫實的現實感,令筆者更投入。

別看《巨乳戰殭屍》這等瘋狂的劇情,故事卻說得頭頭是道,絕無欺瞞成份或自圓其說,剪接也剪得俐落,沒有拖戲,沒有刻意賣弄情色/色情,露點也露得順其自然。值得一提的是,蒼井空的演技,可見已有一定實力,正是她脫離唉唉叫的拿手床戲,朝實力派劇情片發展的明證。她就像片中的脫衣舞孃角色,不甘於安守現狀,勇於突破,其奮鬥精神,無論是片中角色或現實中,都體現出來。


總結:筆者用《巨乳戰殭屍》這等B級電影與莎翁經典名劇相提並論,莎翁會否憤而化身殭屍找筆者算賬?




[i] 筆者不看三種類型的電影,詳情參見筆者寫於二〇四六年〈我不看的三種類型電影〉一文。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潔西卡•瓊斯


《潔西卡·瓊斯》(Jessica Jones)是漫威跟Netflix繼叫好叫座的《夜魔俠》(Daredevil)之後,再次合作第二部隸屬MCU的劇集,以曼哈頓區一角的女性偵探潔西卡· 瓊斯為主角。當然,她有超能力。

雖然跟《卡特探員》(Agent Carter)同樣是女性角色為主角,可是瓊斯跟卡特比較起來,簡直婆媽到沒有人有,表面上好像很酷,一直灌酒且千杯不醉,可是實際她面對處理的東西,卻瞻前顧後。所以對我來說,潔西卡· 瓊斯並不討喜。

全劇十三集,從第一集開始,就說明她為了替一位給反派Killgrave操縱並槍殺其父母而被判坐牢的女孩霍普義務辦事,只為了證明她的清白,並向世人揭發世上真有Killgrave這種能用聲帶(聲音)操控他人意志的怪咖。然而,瓊斯就是假慈悲,每次有機會殺死反派,卻都要他活命,藉此一顯正義與邪惡的區別,而Killgrave也就一次又一次地逃離“神掌”(魔掌的反義),顯得瓊斯很白癡,亦讓觀眾更白癡。直至第十一還是十二集,霍普也受不了瓊斯的婆媽個性,乾脆自我了斷,推了瓊斯一把,才終於造就出第十三集的“邪不勝正”一幕。

支線部分,則由其他幾位配角撐場,如瓊斯唯一關愛的摯友——電台主持人特瑞許·沃克、鄰居馬康等,都是一些圍繞在她身邊打轉,偶爾作為助手,有時扯她後腿的人物。還有由《駭客任務》(The Matrix)成名的凱莉·安·摩絲飾演的蕾絲邊大狀,以及她身邊的“第三者”助理潘姆(好“兇”的一號人物)。全劇角色豐富,但細思一層,都是看似好像很重要,實則對劇情推進毫無幫助的角色。

比較有“下文”的角色,首推同樣屬於未來MCU會成立的捍衛者聯盟(The Defenders)成員盧克·凱奇。劇中他跟瓊斯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情感,是瓊斯跟Killgrave以外比較耐看的支線。

首季劇終時,留下了一些伏筆,以供日後使用(官方已公告會有第二季)。但是,真的要延續這種不算是行雲流水式的節奏嗎?真的有點吃不消。話雖如此,到時還是照看不誤的。這就是犯賤的明證。

最後,給瓊斯的勸告:請別穿內衣睡覺,這樣會有礙健康及胸腺發展。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大賣空


會入場看這部《大賣空》(The Big Short),其實抱著冒險精神(有哪一部電影我不是抱著冒險精神入場的?),皆因我對金融這遊戲毫無概念,對數字也不大敏感。結果,全程毫無睡點,更遑論尿點,編導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替觀眾上了一堂經濟學,而它寓教於樂的方式,比那些排版排得跟教科書沒兩樣的書籍,更易上手、聽懂且入腦,讓人獲益匪淺。

《大賣空》以二〇〇八年美國房市崩盤前幾年為背景,述說海報上幾位彼此之間少有交集的角色,憑著洞燭先機的機智,以及勇氣,賭下自己的人生。故事始於二〇〇五年,起先是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聖荷西基金經理人麥可·貝瑞“看見”房市有不妥跡象,於是大膽向幾家銀行“交涉”(我實在不懂他們之間在幹嘛,只知道結果這基金會憑藉貝瑞的遠見賺了一筆);而在充滿金融界從業員的酒吧內,留有一頭難看髮型的銀行家賈德·佛奈特(萊恩·葛斯林飾)從同僚口中知悉貝瑞的古怪行徑,於是不管職業道德操守,暗中調查,發現貝瑞的行為並不荒誕,於是也賭下自己的未來,向多家財務公司“兜售”這種類似保險的業務(我真的不懂他在幹嘛,只知道最終他又賺了一筆);佛奈特其中的客戶——避險基金經理人馬克·鮑恩(史提夫·卡爾飾),聽了佛奈特對房市的解析,半信半疑下,安排分析師同夥去勘查真偽,還真的讓他們挖出房市即將崩塌的猛料,而政府以及金融界內的行(玩)家,則繼續“見錢眼開”、“撚化”那些不熟悉遊戲規矩的納稅人——如我,於是鮑恩恃著自己“憤中”的脾性,一步一步地拆穿金融體系的腐敗,極盡所能地欲將敗絮其中的真相公諸於世。

另一邊廂,則是兩位年輕搭檔的勵志奮鬥故事。希普利和蓋勒想要打進金融界,卻因手頭上的資金不足而無法入其門,於是求助於金盆洗手的銀行家班·里克特(布萊德·彼特飾),里克特一方面為這兩位年輕人的奮鬥精神與誠意打動,一方面似乎又想救贖一些什麼,半推半就下,最終讓這兩位年輕人成了逆勢成功、逆境生存的一份子。

電影的勵志在於,以上幾位角色(電影改編自史實,真有其人)從二〇〇五年至房市崩盤的二〇〇八年期間,所作所為皆遭眾人唾罵、恥笑,甚至遭客戶告上法律部門,這期間他們的內心,是有多麼地煎熬、多麼地難捱……我尤其喜歡一場貝瑞從辦公室踏出來,面對因加班在辦公桌上睡覺的下屬,他百思不得其解地向下屬辯解自己不會“算”錯,房市明明瀕臨——甚至已經——崩盤,可是業界卻沒發佈消息。這需要何等的自信,自信於自己的判斷,堅持不低頭不趨炎附勢,結果事實證明,他是勝利的一方;我又特別喜歡他最終透過電郵發函給客戶,述說他已將賺得的錢匯入他們各別的賬戶,遣詞用字中,盡顯他的霸氣。

另,電影充斥詼諧、諷刺的對白,字字珠璣——尤其鮑恩一角——且不時讓片中角色衝破電影與觀眾之間的第四道墻,直接向觀眾“匯報”他們的境遇,將不時陷入金融迷霧中的觀眾——如我——拉回來,並伺機將一些金融界的概念形象化,比如瑪格·羅比邊泡泡浴邊講解金融基礎概念、名廚利用銷售不出的食材(垃圾)“變相”成全新的菜餚兜售,藉以比喻房屋銷售的作業手法,以及人類行為學家夥拍藝人莎琳娜·高梅茲,利用賭桌遊戲示範何謂經濟泡沫效應;《大賣空》還不時引用一些名人精句來藉以區分電影段落,而最經典的文案莫過於這句:Truth is like poetry. And most people fucking hate poetry. – Overheard at a Washington, D.C. bar. 非常中肯,不需解釋,請自行翻譯。

總而言之,《大賣空》是一部能讓演員發揮演技,而且內容豐富的“知性電影”——要娛樂,有;要學習知識,可以。重點是,就如首段說的,連像我這種金融白癡,都看得眉飛色舞,足以證明電影有多好看。奉勸看倌一句:錯過可惜!

PS:光看預告,就很吸引了……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我的2015好書單

前言:

去年杪,城邦閱讀花園來函,邀請我介紹2015年度好書單,實在受寵若驚。於是硬著頭皮擠出以下這篇文章獻醜……


筆者正職大將出版社編輯,私下是半調子影癡,看過很多電影,沒看過的電影,更多;除了電影,嗜好為閱讀,沒特別限制題材,只要是故事,一律先閱讀後評好壞。

看的書永遠趕不上買的書,閱讀次序也不會遵照買回來的順序,也非依心情,而是將所有藏書在電腦中建檔,每看完一本,在檔案上隨意點選,即閱讀選到的那本。這是屬於個人與書的結緣方式。

於此推薦的,只五本。並非沒好書,而是今年讀過的書籍,很多屬舊書……

1.     《龍之眼》/史蒂芬·金,台北,皇冠,2015.2


筆者心目中最會說故事的作家,非史蒂芬·金莫屬。《龍之眼》與金爺賴以成名的恐怖類型不同,是一則述說宮廷中兄弟鬩墻的奇幻故事,正義與邪惡,加上戰爭、冒險,不期然想起莎士比亞的悲劇。金爺生花妙筆之下,筆者手不釋卷。

2. 《反派的力量》/馬欣,台北,木馬文化,2015.1


首次接觸馬欣此名字,是於台灣Okapi閱讀生活誌,那時她的專欄專寫一些電影的經典反派,剖析他們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從中窺見他們作為編劇筆下有時非不得已之無奈。《反》是她集結專欄廿六篇文章而成,廿六位視聽角色,赤裸裸地平展在一頁頁紙上,平面了,卻更立體了,當中包括《黑暗騎士》小丑、《沉默的羔羊》人魔漢尼拔、《教父2》麥可·柯里昂等。

3. 《如詩一般》/方文山,台北,華人版圖,2014.11


筆者少接觸詩,會買這本詩集,純粹因為“方文山”三字的明星效應。詩之美,不在於詩,而是讀者心境,或許現在讀不懂,或似懂非懂,但經一兩年後重看,會別有一番滋味。何況,走在街上低頭閱讀詩集,總比低頭刷臉書更添幾分文青氣質。

4. 《在陳平身邊10年》/鐵舟,雪蘭莪,大將,2015.7


歷史猶如鬧劇。《在》書作者乃前馬共高層人物,是陳平的左右手。作者以詼諧筆調,道出他如何出身於馬共、成長歷程、如何恃著特殊身份而口無遮攔,過程精彩絕倫,甚至讓筆者讀之臉頰抽筋,不是難看,而是強忍著噴飯。

5. 《如果,你們說的都是真的》/牛小流,雪蘭莪,大將,2015.9



最後一本要推薦的,筆者就“內舉不避親”,推薦牛小流新作《如果,你們說的都是真的》,詼諧有之,哲理有之,角色刻畫人物情感亦不缺,是本跳脫窠臼的愛情小說。《如》一書雖是作者第四本著作,卻是他的首次創作,故事結構、遣詞用詞,完全不見一般新手常犯的錯誤,可說是天生的說故事好手。假以時日,該會是馬來西亞文壇一顆重要的彗星。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葉問3


《一代宗師》仍是“一代失蹤”時,跟友人聊起王家衛會如何呈現葉問,友人笑稱搞不好會拍他吃飯、喝茶、打木人樁等日常戲。結果,《一代宗師》出來的成果,有目共睹,是很不一般的王家衛;而以上提及的日常戲,反而出現在甄子丹《葉問3》中。出乎意料,是有點的。

甄子丹/葉偉信版本的《葉問》來到第三集,還有什麼內容能拍——倭寇、洋鬼子都打過且勝利了,難道真要打上宇宙不成?這集的武戲,就如電玩那樣,層層推進,每一層次主角為了守護什麼而施以拳頭,焦點似乎模糊了,但還掰得出來。跟譚耀文一眾手下的群毆,是關乎民族教育(誰叫對方要燒學校?);在電梯內與泰拳高手打至電梯外,繼而樓梯井的唯美長鏡頭,是為了守護愛人;跟拳王泰森中西拳術鬥法,叮!我煮好一碗泡麵之後,兩人之間,似乎有了什麼,又幾乎沒有什麼,好像不曾發生過什麼那樣(很玄)……而跟張晉的“內鬥”,卻是為了誰乃正宗之虛名。

武戲,是點綴;文戲,才是《葉問3》的看點!

熊黛林前陣子才在舒淇主演的(不是《刺客聶隱娘》)《剩者為王》跑龍套,這次一撇過去兩集《葉問》“很重要的路人”態勢,終於一展演技,成了左右男主角行為的重要人物。葉問與妻子永成,彼此相敬如賓,當一個有家室的男人在外打打殺殺,身為妻子的壓力,加上還得撫養小孩,普通人可未必能體會。她得知自己命不久矣,欲丈夫陪在身邊的渴望,又不想因此限制而逼迫愛人改變,那種矛盾產生的焦慮,在鏡頭前擴散開來,人見猶憐。而甄子丹三度飾演葉問,沉穩內斂,身手俐落,加上天生表情木訥,較梁朝偉黃秋生等影帝級演員,更能獲得觀眾讚賞,不無道理——打也打得最真。

我以為,葉問其人,傳奇在於他的低調。他的得意門生(李小龍)名氣大於他;詠春因他而發揚光大,更甚於“葉問”其名。他為而無為地避免成為焦點,否則八、九〇年代怎麼沒有一部關於他的電影面世?《一代宗師》雖以他作為宣傳號召點,但成就的乃是章子怡飾演的宮二,以及戲外張震參加武術比賽並獲勝的無心插柳;《葉問3》的葉問,終於有別於首二集的聚焦點,將主要戲份讓給愛人永成,成為更真實的葉問。於此,我覺得這是電影的優點。

也因為重感情戲,相對暴露出《葉問3》過多無疾而終的武戲,以及浪費了一些角色——譚耀文給老闆泰森一拳打飛,黯然離開這是非之地;在校的劉以達、吳千語,還有窩在警署內左右為難的鄭則仕,就像憑空消失一樣,屬於他們的“事件”告一段落,他們也就隱身消失;觀眾散場後幾乎對這些人物之去留不聞不問,不就等同於角色塑造得是有多麼地平面?這,是《葉問》系列拍濫(爛)的先兆。

日前聽見監製黃百鳴接受某電台專訪時說,已在籌備《葉問4》的劇本,不禁大感汗顏,現在的電影商人,該學會的是放下;就像戲中角色這等一代宗師,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最艱困的,或許就是放下拳頭,以仁為本,以德服人,讓對手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