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責任或自由的抉擇——《玩具總動員4》



《玩具總動員4》(Toy Story 4)上映前,重溫曾經的三部曲,再次陪伴戲中的玩具角色冒險成長,也隨著現實中三部電影橫跨十五年的上映時間,看小主人安迪從小孩長成大學生。第三集結尾安迪踏入大學生涯前,與小女孩邦妮在草坪上玩得不亦樂乎,除了是這些玩具兩代主人的交接,也是安迪放下童年,邁入成人世界的起始。

正當大家本以為故事會完結於三部曲,對第四集的出現大感意外且忐忑,我可沒多少顧慮,放空腦袋迎接震撼來臨。《玩具總動員4》也不負所望,可是超越前三部曲,猶如巴斯光年那般又朝空衝至未有的境界,再次破除續集電影不比前作優秀的魔咒。

這集的主題是:面對責任或自由,如何抉擇?身為玩具,牛仔胡迪心中的使命,是為主人帶來歡樂,所以當它見新成員叉奇——一個由拋棄式餐具改造而成的手作玩具——對自己本是垃圾的觀念念念不忘,一直想重回垃圾桶時,誓將叉奇導向正軌,在失寵後仍想為主人做些事,為自己在主人心中至少覓留一個地位。

這等所謂“自以為是”的責任,看在他人眼裡,可能是“緊抓不放”的悲戚;要是身處其中,又會如何感受?於是當胡迪遇見成了“失落的玩具”身心靈無所拘束的故友牧羊女時,不僅胡迪本身對此利害之間的取舍越發掙扎,同時也能引起觀眾思考。胡迪的責任心,或所謂對主人(或工作)的忠誠,形成對己的束縛,想為自己私下做些或許夢想或許愛情的瘋狂事亦沒勇氣實踐;反之,牧羊女縱使需要膠布來粘著斷臂,但精神、心靈上因自由而富足飽滿。如此讓觀眾反思,《玩具總動員4》總算功德圓滿。


有時,不再執著於某事,能否獲得真正解脫,端看當事人一念之間。要是放手後大感懊悔,終日陷入“要是早知如此”的惡性循環,絕非好事。所以,胡迪最終的決定,是我觀賞《玩具總動員4》時迎來至大的心靈震撼,相信觀眾也因生命經歷不一而各有領悟,對兩者間的抉擇見解各異。

《玩具總動員》會否就此真正完結?可不好說。畢竟胡迪一日未解體,它終究會有回來再給觀眾上人生課的一天。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蜘蛛人:離家日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事件後,MCU會如何發展?這些死忠影迷的疑問,都一一透過《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呈現出來,尤以鋼鐵人“離開”後紐約市守護者的繼承者人選,都令大眾關注,而我們的小屁孩彼得·帕克,仍還沒做好繼承者重責大任的心理準備……故事便圍繞在這幾點上。

兩年前看《蜘蛛人:返校日》(Spider-Man: Homecoming),那時只覺得普普,因為主角是中學生,故事劇情和風格基本上比MCU其他作品較“溫和”較“陽光”,也沒太多人死亡,整體表現差強人意;《離家日》奠基在同樣的前提下,也沒希望它能有多黑暗(畢竟後兩集《復仇者聯盟》已是MCU黑暗代表作),卻沒想到故事竟那麼有趣,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關係緊密牽連,加上眾演員表現可圈可點,可以算是上等的療癒藥劑——如果你因看了《終局之戰》而對某人的永久離去而鬱鬱寡歡至今。

男女主角彼得與MJ之間的感情故事,當然沒有其他同齡人所謂純純的“兩小無猜”,但兩人之間的互動——因尷尬而表現僵硬造作的肢體動作、因害羞而一觸即閃的眼神交流——透過剪接,讓觀眾得以回想初戀或暗戀某心儀對象的年少時期。縱使兩人之間的氛圍營造不比前作《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系列那般淒美,仍讓我受落動容。而《離家日》又讓另一對“快閃”情侶,以及梅姨和哈比這成人之戀與之形成對比,外加一位嘗試追求MJ的第三者從中作梗,詼諧中挾著青少年時期覺得乃是人生大事的嚴肅,都替電影加分不少。


大人角色方面,則以傑克·葛倫霍飾演的神秘法師為重點。這位在預告片中跟神盾局及彼得合作的強大“打怪”能人,真實身份與預告中不同(也許看過原著的觀眾心裡有數;我沒有,揭曉時給震撼到嫑嫑的)。這設定增添了戲裡頭無所不在的鋼鐵人逝去後,“遺產歸屬”及“鋼鐵人繼承者”當落誰家的思考。看完戲後,覺得神秘法師確是個人才,只因與史塔克理念不合,走上另一條道路(不全是歧途),那利用先進科技與虛構故事的相結合,可謂出神入化、完美無瑕的魔術呈獻。而他的一句對白,也值得省思,大意如此:“我們用科學原理打造這一切,只是掰出一個宇宙超級英雄的故事,大家就信以為真……”可謂是給如今被超級英雄電影“寵壞”的觀眾一記耳光——回到現實來吧!

說到科技,就不得不提片中史塔克工業的AI防衛科技伊迪絲了。這是由一幅眼鏡操控從地球外的人造衛星中釋放出的成千上萬個改良版遙控飛行器——高科技投影機內置殺人武器——的人工智慧。試想,當投影器厲害到這種程度,可以各角度零破綻地讓所有人親眼目睹元素眾帶來破壞、神秘法師飛天走地與其對抗、將本在眼前的景物消除……要是現實中真有如此先進的投影器,肯定引領風潮。當然,這也是戲外CGI特效製作的“炫耀”,好萊塢商業電影是這方面翹楚毋庸置疑,以假亂真的特效技術只會不斷推陳出新,但他們至少清楚明瞭,特效是為了輔助故事,故事才是電影的基礎,絕不像某國出產電影般常讓CGI喧賓奪主。我覺得《離家日》在故事與特效兩點的平衡上,非常成功,加以結合,呈現一部值回票價的娛樂(也不乏哲理思考的)大作。

(不過話說回來,史塔克去世前,即留下遺言請神盾局將伊迪絲交給指定接任者彼得,照理說《終局之戰》時伊迪絲就研發成功,幹嘛不召喚它們來協助抗衡薩諾斯外星大軍的侵略?)


當然,《離家日》作為MCU第三與第四階段的“中繼站”,戲中情節必然兼顧這“責任”。《終局之戰》事件後的發展,非常明顯,無需贅述;但開啟第四階段的“大門”,正片中或許有些段落或暗示,最為明顯的則在第二段片尾。除了帶有MCU承前啟後的作用,也可作為二〇一九年三部MCU電影的總結,與《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中的要角有重要關聯;而第一段片尾則有更大驚喜的轉折,還出現一位重量級人物!

總的來說,《蜘蛛人:離家日》是像首集《蜘蛛人:返校日》那樣,屬於青少年電影,卻比前作更上一層樓。需知許多觀眾心想追完一個十年的MCU“無限紀元”,不必對第四階段過於執著,但《離家日》當能激起觀眾的好奇心,持續對這不知結局在哪個遠方的MCU死忠以對。



2019年7月11日 星期四

安娜貝爾回家囉



在《厲陰宅》(The Conjuring)中一炮而紅繼而獲得機會開拍外傳的《安娜貝爾》(Annabelle),成效卻不比預期(“厲陰宅”宇宙系列的《鬼修女·The Nun》也一樣);後以前傳式的次集《安娜貝爾:造孽》(Annabelle: Creation)挽回觀眾對其的信心,方有這集《安娜貝爾回家囉》(Annabelle Comes Home)的面市。

故事焦點集中在華倫夫婦的女兒茱蒂身上。時間設定在一九七〇年代初期,茱蒂仍在初中階段,因父母職業特殊的關係,茱蒂在校難交到朋友,大家對她的獵奇心態多於真正想認識她;在家裡父母也因常跑外地有點冷落她,她唯一的知心朋友是保姆瑪莉。茱蒂生日前夕,父母在外,瑪莉的好友丹妮拉趁機闖進華倫家中的靈異博物館,不慎掀起一場看起來可以毀滅世界的風波……

《安娜貝爾回家囉》是描述孤單少女的故事。電影的三位少女主角茱蒂、瑪莉和丹妮拉,都有各自孤單的理由。茱蒂作為主角,因父母關係成了學校紅人,卻沒有一位知交,這對於成長階段的少女來說,會影響其心智,非常不健康;一開始引起大眾唾棄的丹妮拉,是引起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但在責怪她之前,也得看在她的白癡叛逆乃對已逝父親的思念上,寬恕她。相比起這兩位,瑪莉的人格設定則較難找到切入點探討,她是三人中最樂觀、最無憂、最正向的,僅僅因為與兩情相悅的男生處在有口難開的揣測期而有內心戲。與此同時,她也是事故發生時表現得最淡定冷靜的一位,雖懼怕仍盡好保姆的職責,保護茱蒂。


至於“另一邊”的魑魅魍魎,幾度示眾的安娜貝爾其實新鮮感不再,反而是其他“鬼友”更具看頭,如手握樂器的發條猴子(這在《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也有喔)、令我無端端想起福爾摩斯《巴斯克維爾的獵犬》的“煙霧人狼”等,而最有戲的,當屬擺渡人。將銀幣放在死人眼中的典故已聽聞多回(查爾斯·狄更斯筆下《小氣財神》的畫面仍歷歷在目),只有感動,沒有恐怖,如今成了編導的驚嚇手段,可謂用另一方式來激起觀眾對其的興趣。此外,我也一直留意觀察華倫夫婦辦公室內牆上的一幅畫,卻不見其蹤,想來時代不同,鬼修女還未進駐他們的生活。

《安娜貝爾回家囉》故事確比前兩集更為完整踏實,其實是藉用邪靈或超自然力量反映生人的故事。就像丹妮拉對父親逝世的愧疚,逝者已矣,電影是勸導大眾該學習放下,活出更好的人生;又像羅倫夫婦雖以驅邪為志職,乃是在幫助生人繼續過活——只是因顧了職場難免忽略女兒。

總括而言,《安娜貝爾回家囉》是三部曲中最優秀的一集,雖沒有超強烈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氛圍,卻因故事結構的完整而加分。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熱鬧非凡,卻未必精彩——《哥吉拉II怪獸之王》



二〇一四年好萊塢重啟版《哥吉拉》(Godzilla)上映,將這隻出自東瀛的怪獸神化,彌補了許多因一九九八年“美”化版本的酷斯拉而心靈受創的粉絲,同時也擄獲我這位對這隻神獸零認識的心。在因《異獸禁區》(Monsters)而敲開知名度的導演蓋瑞斯·愛德華執導下,《哥吉拉》以神秘感取勝,戲的前四份三只讓觀眾看見這隻巨獸局部面貌,且一閃即逝,吊足觀眾胃口,直至最終四份一篇幅,才終於一顯廬山真面目,其一打二的英姿,更奠下電影公司欲打造“怪獸電影宇宙”(MonsterVerse)的野心。

(二〇一七年的怪獸電影宇宙第二部作品《金剛:骷髏島·Kong: Skull Island》,劇情缺乏深度、口碑慘澹,卻是官方允諾讓影史兩大怪獸——哥吉拉及金剛——對決的必要鋪陳,所以票房仍可觀。)

終於,算是《哥吉拉》續集的《哥吉拉II怪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上映,也換了另一位編劇出身的導演麥可·道格堤執導。金剛在片中僅以零碎的新聞片段快速掠過,焦點集中在哥吉拉及其死對頭——三頭龍王者基多拉身上(當然還有打醬油的怪獸王后摩斯拉和火之生靈拉頓)。影片結尾更迎來一場二打二的史詩級戰鬥場景,相信能令觀眾熱血奔騰;然而,我卻沒法投入其中……鏡頭過於晃動,跟不上牠們的節奏與速度,沒法瞧仔細細節,到頭來只覺一直趕場——哥吉拉在戲中趕著追逐基多拉;人類為挽救地球,也一直趕著協助哥吉拉(另一方則趕著喚醒其他泰坦巨獸)。


也許首集時將哥吉拉的能力全攤開來,此集沒法更上一層樓,另三隻巨獸也少了鋪陳,情感上並不覺牠們有多神聖或厲害,《怪獸之王》僅是普通的爆米花爽片。唯一較有趣的是,可從某段場景聯想到其他電影或故事,如《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柯博文死而復生的戲、《環太平洋》(Pacific Rim)的地底學論述、日漫《20世紀少年》女主角母親將自己比喻為哥吉拉,背負殺死百萬人的罪愆……

總括而言,《哥吉拉II怪獸之王》怪獸眾多,熱鬧非凡,但熱鬧並非代表精彩,對我,這是毀了哥吉拉在我心中神聖地位的次級作品。



2019年7月3日 星期三

0.0赫茲



改編自同名漫畫的韓國恐怖片《0.0赫茲》,以睡眠及腦波頻率等科學題材作為引子,帶出當睡眠時腦波頻率跌至0.0赫茲時,最易惹鬼上身的假設學說。如此以科學實驗性質作為噱頭的鬼片,不在少數,加上漫畫的好評及觀眾看過預告片更覺期待之故,掀起一波討論熱潮,但在我這資深恐怖片迷眼中,《0.0赫茲》僅是下等貨。

恐怖片中總會有至少一位白癡角色,招惹來後續風波、災難,《0.0赫茲》亦不例外,而且不只一位,而是一組五人——縱使其中二人是在心不甘情不願下加入,依然覺得他們乃是咎由自取。劇情述說這五人組大學社團“0.0赫茲”,尋得鄉下一座凶宅,於是“腦進水”“膽粗粗”地前往探險,以科學驗證為名,做招魂實驗!結果自然惹禍上身,被鬼魅輪番折騰……

0.0赫茲》故事情節老套,劇情模式也沒突破大多恐怖片的設定,其實這些都無所謂;但連最基本的說故事技巧也沒達標,也無法設計出“精緻”的恐怖鏡像來激起觀眾腎上腺素飆升,都令電影大打折扣。雖有感情正處於“戀人未滿”尷尬期的兩位男女主角稍微提升一些分數,但縱觀來看,他們加入社團的理由牽強得可以,大不了拒絕隊長的強人所難。故事不通、角色個性普通、零驚悚……皆是《0.0赫茲》的硬傷,而最令我火冒三丈的是,其中一要角無緣無故即領便當,沒向觀眾交代,可惡的是死狀毫不恐怖,作為恐怖片中的屍體,一點尊嚴也沒有……


從《0.0赫茲》獲得唯一的觀影樂趣,該是“腦波”及“睡眠”這科學知識。人類睡覺時由兩種稱為“慢波睡眠”和“異相睡眠”的時相組成(請自行上網搜索),“0.0赫茲”組員以此為基礎並做出假設:當人進入異相睡眠腦波跌至0.0赫茲時(並非每一次異相睡眠腦波都會跌至如此),即是“碰觸”異度空間靈體的頻率。然而看戲時,片中那位負責睡覺的社員(她的造型總讓我產生DJ Soda在此片尬上一角的錯覺),竟能在如此恐怖的陌生環境下做深度睡眠,也算是奇葩,不知是真的神經大條還是愚蠢;想想現實中,有誰能在凶宅中做出如此行為,不該是過度興奮或緊張得無法睡眠、腦波亂竄嗎?實在無言。

電影結局也令人著惱,當好不容易迎來得以稍微彌補觀眾心的結尾時,只見它仿效其他恐怖片那般來個驚人轉折,這招用濫了不打緊,但《0.0赫茲》如此手法,可謂把亡羊補牢的機會都摘取掉,造成觀眾心靈上的深度傷害(我是說我),編導此等低劣的手段真是難得。

總的來說,無論《0.0赫茲》的原著漫畫好評有多高,電影版實是……不合格的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