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墨西哥三部曲(殺手悲歌、英雄不流淚、英雄不回頭)


台灣著名影評人但唐謨在《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一書中,將Cult movie譯作“靠片”,也替它下了一個大略的定議:“一部片屬不屬於Cult movie,決定權一定是來自電影觀衆(而不是來自電影内容或類型)”;我非專業於剖析電影,純粹喜歡看電影,觀賞後寫下文章分享,如果碰巧遇上對該電影的同好,即可大聊特聊……在此,給各位看官介紹一部非常好玩的電影系列。

根據殺手聯盟的非正式統計,殺手隸屬於“外貌協會”旗下成員。若要成爲一名職業殺手,先決條件乃其貌不揚,長得不會太英俊或太抱歉,將容易讓人留下印象、暴露身分的幾率、風險降至最低,必須低調得幾近無存在感。

這種相貌,説是殺手你也未必相信

“墨西哥首部曲”《殺手悲歌》(El Mariachi)中的殺手,就如上段所述。此片在當時(1992年)可能是一部非主流電影——主角非帥哥美女,打醬油的更像是隨處可見的路人;加上誇張兼蠢到不行的動作設計,鏡頭剪接也沒有一氣呵成的流暢,錯漏連連,以千禧年後的觀影眼光來審視,它是連B級動作片都不如的動作片。可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電影卻獲得多項國際電影獎項及提名。

熒幕中,看著那位流浪至一座小鎮、充滿抱負、未來理想的吉他手,經歷一場黑幫之間的刺殺行動後,發現自己除了吉他造詣一流,開槍殺人的潛力也非九流;而電影製作的背後,也充滿了不可思議。導演羅勃·羅里葛玆,以極低成本攝製此片,而真正令人咋舌的,是他去醫藥中心當某藥物試驗的“白老鼠”,才賺來一部分拍攝資金。如此犧牲,換來電影的熱賣以及本身一鳴驚人的聲譽,是他對電影夢想堅持的回饋。

《殺手悲歌》創造的影壇奇蹟,讓羅里葛玆滋生將這部不甚完美的電影重拍或另啓續集之意,而這次有了電影公司大方投資,卡司方面也吸引幾位較有“商業電影臉孔”的演員。於是,1995年的二部曲《英雄不流淚》(Desperado),邀來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吉他殺手,女主角是性感的莎瑪·海雅克,而原本在首部曲中飾演吉他殺手的卡洛斯·加拉多,竟肯“退居”成打醬油角色,也真佩服導演說服演員的功力……


比起首部曲,《英雄不流淚》故事結構完整多了,節奏也更流暢。劇情銜接第一集,述説吉他手雖成功替愛人復仇,但他決定繼續搗毀造成一切悲劇的罪魁禍首——毒品,而首要目標,就是當地的大毒梟。透過這位吉他手的視角,讓人更深入窺視這座被犯罪集團獨裁、美麗熱情卻危險的城鎮(基本上和現實中我們所了解的墨西哥沒兩樣,不知是電影劇情成了當地毒梟統治政策的靈感,抑或永遠消滅不了的罪案成了編劇的創作泉源)。

右邊那位就是首部曲中飾演吉他殺手的卡洛斯 · 加拉多

二部曲最特別之處,仍屬“導演”。看見幾乎每部所執導的作品都會成爲靠片的鬼才昆丁·塔倫提諾在片中客串且講了一串冷笑話,是一大驚喜;而導演羅里葛玆不知有心或無意,不甩一般續集故事需與前集故事完整連貫這一套,“胡亂”編劇,有好幾幕讓人看得一知半解,左思右想仍不得要領,一時成了電影同好之間討論不休的話題。無可否認的是,就是這不按牌理出牌的“玩笑”,無限放大整部影片KUSO感之餘,也成了我心目中靠片片選之一(須知,每人心中的“靠”,定義不盡相同)。

至於與二部曲時隔八年才推出的三部曲《英雄不回頭》(Once Upon a Time in Mexico),當時羅里葛玆在業界已經享有一定名聲,自然能夠號召更多明星(有些更是當今的A咖演員)——除了原有的男女主角(莎瑪·海雅克已成了客串性質),還加入了強尼·戴普、米基·洛克、伊娃·曼德絲等。只不過,對我個人而言,卡司壯大了,卻少了前兩集的“玩興”。相信劇本是原因:吉他殺手戲份與強尼·戴普飾演的密探“瓜分”,導致前者猶如看板人物,少了靈魂;又嫌後者的怪咖設定到喉不到肺,不夠過癮。




雖然這系列有虎頭蛇尾之嫌,羅勃·羅里葛玆至今依然不停地將本身好玩的生活態度投射於作品中,提供觀衆無限的娛樂享受。這是他對影視娛樂業一大貢獻

PS:外加羅勃·羅里葛玆目前較有特色的片單:

- 《小鬼大間諜》(Spy Kids)系列



- 《萬惡城市》(Sin City)(第二集就快上映了,但本地觀衆恐怕又得透過特殊管道一覽)



- 《立體小奇兵:鯊魚男孩岩漿女孩》(The Adventures of Sharkboy and Lavagirl in 3-D



- 《異星戰場》(Planet Terror)(個人極力推薦這部向B級恐怖片致敬之作,當初在美國更與昆丁·塔倫提諾的《不死殺陣》{Death Proof}以“刑房”Grindhouse的名號雙連放映



- 《絕煞刀鋒》(Machete)系列



從中更發現,這導演似乎有雙重人格,以血腥暴力的B級片成名,但又可拍出闔家觀賞的科幻片,真是鬼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