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八惡人


靠片(Cult Film)兼暴力美學鬼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的作品,除了突如其來、意想不到的血腥場面,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該是他將故事分成各別章節的敘述風格吧?尤其成名作《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故事次序顛倒對調,喜歡的觀眾自然喜歡,腦筋較單向線的則會對他恨之入骨;分成上下兩集的《追殺比爾》(Kill Bill)篇幅更長,更加大昆導的玩勁,記得馬來西亞只上映下集,不懂當時入場的觀眾是否看得一頭霧水,嚷著“回水”……昆導新作《八惡人》(The Hateful Eight),自然延續了他這兩項特立獨行的風格,回顧他過往舊作,《八惡人》所突破的,該是場景的簡潔,也算是回歸淳樸(?)。


其實昆導過往的作品,前部分通常都“口水多過茶”,對白多到爆表,卻是鋪陳故事發展的重要工具,是“說”出人物背景的道具,是埋下後來角色間所有衝突來源的伏筆;對白對於昆導的故事中,等級非凡,《八惡人》更是如此——先是寇特·羅素飾演的“劊子手”約翰挾著一位女人黛西(珍妮佛·傑森·李飾)登場,遇見賞金獵人華倫(山繆·傑克森飾),從約翰口中,觀眾得知黛西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可就只有約翰單方面說的,只瞧他不時對她拳打相向,心裡不禁升起憐香惜玉之情,也猜疑約翰是正是邪……後來又冒出說自己正要前往某鎮上任警長的克里斯(瓦頓·戈金斯飾),情勢愈加混亂,人人正邪難分,可片名所謂的“八惡人”,卻未全員登場。

當他們來到猶如龍門客棧的山中小木屋,更多人物等在那兒,且超出人數“八”。此時戲味來了,哪八位才是主角?而從他們各懷鬼胎的舉動,大家心裡有鬼,不禁讓人猜想到底誰是誰非,誰又是站在正義的一方……就在這種弔詭又吊癮兼尋找線索推理的情境下,等著導演著名的“爆血漿”戲碼。

“爆血漿”,《八惡人》真的讓觀眾等得心癢難搔,遲遲不見第一個死人。卻是這種對觀眾心緒的“撩撥逗弄”,當華倫開槍打死第一個受害者時,接下來的血漿如洩洪般一發不可收拾,觀眾醞釀的緊繃情緒也如充滿氣的氣球那樣,當氣孔一鬆開,“飆——”一聲直衝雲霄,好不過癮!


無論是殺戮手法,或是眾人物在生與死之間徘徊,觀眾永遠猜想不到編劇會讓哪一位角色領便當。而矗立於皚皚暴風雪中看似隨時被摧毀的小木屋,有著類似推理劇場中孤立的密室場景,平添戲劇效果,也似是啃食著人性與正義的利齒。這就是《八惡人》精彩之處。而當最終該死的已死、未死的等死之刻;當看似最強的黑鬼華倫也遭人暗算,生死繫於一線時;當惡魔向正義一方“坦誠相對”,以此蠱惑人心時,不僅華倫緊張,相信觀眾內心也同樣忐忑……至於結果,且自行觀賞,在此就不劇透了。

總而言之,《八惡人》對昆汀·塔倫提諾的影迷來說,絕不會失望,只會更期待他以後的作品——真心希望昆導說他只拍十部電影的宣言是玩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