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在書上讀到一句話:某人問幾位小孩,孫悟空長什麼樣子?結果這些小孩回答:張衛健!林志穎!郭富城!葉問(因為甄子丹)!這些演員都演過孫悟空,小孩看戲看多了,自然把孫悟空和他們聯想在一起,卻沒法自行想像孫悟空是隻怎麼樣的猴子。
活在這個年代,到底多閱讀好,還是多看戲好?對我,兩者不可缺。
我喜歡閱讀,但若沒戲可看,生活會崩塌,容易落淚,情緒零碎。
多閱讀對小孩腦開發有幫助,能激發少年更多創意,樂齡人士則可以此維護腦力智力,這些都有根有據;但是看戲?尤其是電視,沉迷了,容易導致腦筋早死,亦有科學依據。
友人子韓說過一句至理名言:“閱讀是自己的想像空間,看戲是他人(導演)的想像空間。”
閱讀,作者提供場景,用文字塑造人物,而這些人物長什麼樣子、場景更細緻的部分,都由讀者自行發揮想像,把僅有的文字形塑成他人瞧不見,只有自己看得見的實體,讓一整個更鮮明,讓“文字躍然於紙上”。讀者的想像,雖建立於始創者(作者)賜予的基礎上,卻非僅限於此,只要想像力天馬行空,就可以超越文字呈現出來的宇宙,塑造另一個更精彩迷人的世界。
至於用畫面呈現的戲、電影,觀眾看到的,是出自於畫面掌權者(導演)心中的想像空間,觀眾少了發揮想像的樂趣(有些甚至不想思考、懶惰想像)。當然,只要電影附帶很多的轟炸、飆車、槍戰、性吸引力等場景,大多觀眾就會買賬,但有些聰明的導演希望能激起觀眾的想像力,讓電影有些別的,能打動觀眾的一些東西,掌控電影氛圍,就是這些導演的“小伎倆”。拿鬼片《厲陰宅》(The Conjuring)為例,片中的鬼,很多時候都沒有出現,至多只是作為傳媒的娃娃定格在那裡,或只有鬼影,配合音效,觀眾覺得下一幕鬼就會出現了、娃娃會動了,結果……沒有,自己嚇自己——想像力作祟;再拿二〇一四年版的好萊塢《哥吉拉》(Godzilla)舉例,那隻神獸在整部電影中僅出場11分鐘左右(全片123分鐘),而每一次出場,導演都刻意“模糊”牠,或只拍出一隻腳,或是透過電視新聞的一小段畫面釋出,讓觀眾自行揣摩、想像,撩起觀眾的好奇慾望,直至最後一幕,才暴露出牠的全貌,觀眾對牠的期待提升至情緒最緊繃時,終能釋放,滿足了,電影也獲得好口碑。這都是聰明的導演;說簡單卻不易拿捏的手法。
經典鬼片《回魂夜》有句對白:“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任何知識都重要,想像力能讓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於是,電影中的主角Leon,替那群烏合之眾保全人員開設了一堂表面上為“了解何為鬼”“膽量訓練營”,實則“想像力之重要”的課,訓導他們,一般人平時害怕某事物,是因為缺乏想像力,加上自小接受的資訊,大人總說鬼是可怖的,就跟認為屎是污穢的一樣。“就算這屎不臭,你一樣會瞧不起它;鬼沒欺近身咬你,你一樣會害怕。如果我們能反轉這觀念,就行了……我們要擺脫傳統的觀念。”而體現在電影的下半部,很多角色的真正死因,是嚇死——平時缺乏想像力的訓練,無法想像鬼出現時的情景,一旦見鬼時,沒法抓緊理性信念,原本就很弱的想像力一下大爆發,身體承受不起腦袋的刺激,就此一命嗚呼。
所以我認為,閱讀固然重要,但也不妨多看電影,一邊靠閱讀訓練頭腦的創意開發,一邊靠電影參考他人的創意,兩相平衡,融會貫通,水到渠成。讓想像力激發你的潛能,預先訓練做好(見鬼的)準備,讓生活充滿更多(嚇死人)的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