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Rebel Moon—第一部:火之女


有句話如是說:讓一百位觀眾看同一部電影,會得出一百種不同的感受。作為一門藝術創作,電影不僅會因觀眾各自的解讀,使作品口碑褒貶不一,也令該作編導在每個人心中的評價不盡相同,甚至極端,愛的人超愛,不喜歡的則毫不留情地狠批。我心中最頂尖拔萃的當代五位好萊塢導演當中,查克·史奈德就是予人評價兩極的怪才。

會留意史奈德,是在二〇〇七年他改編自同名繪本小說的《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300)。這部在綠幕前拍攝,使用大量CGI背景及特效的動作片,在當年絕對是一場驚艷震撼的視聽覺饗宴:斯巴達壯士充滿陽剛味的肌肉線條美、美漫風格的分鏡、造型怪異詭奇的波斯軍隊、配搭著首首搖滾BGM的戰鬥場景,看得血脈賁張,腎上腺素幾乎爆表,史奈德從此在我心中,奠定了一個神級殿堂的地位。自此,從長片處女作《活人生吃》(Dawn of the Dead),到今天的第十部作品《Rebel Moon—第一部:火之女》(Rebel Moon Part 1: A Child of Fire),我都沒有錯過的理由。心中的查導殿堂,也隨著他的作品愈多,愈加堅固,十多年來未曾動搖。

查導最為人熟悉的,除了宏偉的史詩級故事背景,就是其獨特的視覺風格,因此也被歸為“視覺系”導演。過去的每一部作品,都能看出他在運鏡和特效方面的精湛技藝,《火之女》亦不例外,遠至空中的背景,近至人物的面部特寫,查導一貫得心應手,處理得盡善盡美。

有者批評史奈德並非敘述故事的能手,對此評論,我心中了然。以他兼任編劇的《殺客同萌》(Sucker Punch)和《活屍大軍》(Army of the Dead)為例,對於前者,我認為故事前後一致,尚算合格;後者的話,結局是該作品遭人詬病的主要原因。我也為此搖頭嘆息,層層遞進的鋪陳,成功撩起觀眾好奇心,驅使觀眾全情投入戲裡,跟隨一夥出任務的主角群上山下海,無奈一切皆毀於結尾處的硬傷。

來到《火之女》,大量的負面評價同樣集中於責備查導的敘事功力。但我認為,《火之女》只是完整故事的上半部分,主要交待時空及故事背景、介紹幾位要角,並以一場差強人意的“小高潮中戰”作結。既然故事未完待續,何必急於下結論,畢竟並非像《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或《黃金羅盤》(The Golden Compass)等“夭折”之作,永遠無法知曉結局。我甚至認為《火之女》沒像《活屍大軍》那樣爛尾,已是萬幸。


也因在篇幅有限下登場人物眾多,除了女主角柯拉、反派諾伯上將、跟隨柯拉踏上尋找反叛軍之旅的村民岡納三人,其他反叛軍成員在電影中後段才登場,戲份不多,淪為個性扁平的活動看板。然而,查導對女主角柯拉人設背景的描繪卻是少有的仔細,通過多場回溯片段,得以了解柯拉還是艾瑟萊絲時,遭遇的不堪,以及如何流落至碧草星的農村,逃離母星,逃避自己的過往。

此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隨著諾伯上將一夥軍隊來到碧草星的戰鬥機器人吉米。這“款”由安東尼·霍金斯聲演的機器人,原是母星國王的御前侍衛。國王遇刺身亡後,它們便放下武器,不再作戰。“退役”的吉米輾轉來到這農村,被軍人欺侮時忍氣吞聲,唯有一位農村少女善待它。可惜的是,隨著柯拉踏上征途,吉米的戲份也沒了。我估計它下集或會成為關鍵角色,重執槍炮,攜同村民,抵御大軍來襲。

總括而言,目前要對《Rebel Moon—第一部:火之女》做出評價,是有欠公平,且等下一部上架,再評論不遲。但我會給動作設計高分,尤其一場柯拉在馬廄里大殺四方的戲,可惜少了血腥,否則會更精彩。據傳查導已跟Netflix談好,將來會推出R級加長版,到時這場查導的招牌slow-mo動作戲,配有“潑墨鮮血畫”加持,應該更震懾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