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時光聲色迴廊:伴我成長的電影,有些經典,有些不——變形金剛


玩具品牌孩之寶(Hasbro)旗下玩具改編的電影,目前較紅的有三個系列——《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特種部隊》(G.I. Joe)和《超級戰艦》(Battleship)。《變形金剛》自然是最當紅不讓的系列,至今已來到第五集;至於另兩個系列,《特種部隊》止於第二集,《超級戰艦》則自二〇一二年的首集至今,沒有續集的風聲,可見口碑並沒預期的好。

在此,要分享的是《變形金剛》。

《變形金剛》承載著許多大人的童年回憶。對我而言,這卡通給我的印象,其實不比《X戰警》(X-Men)來得多。除了柯博文(Optimus Prime的卡車形態在我腦海中最鮮明,我有記憶的,還是較後期的系列《百變金剛》(Beast Wars: Transformers),這3D電視動畫裡頭的角色,全化身為動物,根本沒有汽車或現代的海陸空交通工具。故,《變形金剛》真正要激得我熱血沸騰的,還是二〇〇七年的電影版——熱血沸騰是因為當初的一票難求(那時不像現在這般,各電影院有線上購票服務或手機購票APP可預先購買,只能親自前往櫃檯購票),錯過了在電影院觀賞的份,只能之後出差外坡時,夜間在飯店內透過十九寸小型電視熒幕,觀賞飯店內部的電影頻道,而且播放的還是盜版光碟。在不打擾同事的睡眠下,就著閱讀燈及在聲量超小之下觀賞,有點夜間爬起來偷看成人電影的無奈,當真哭笑不得。

Beast Wars: Transformers

我的《變形金剛》電影版初體驗,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完成。

直至二〇〇九年《變形金剛2: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上映前,才購買了首集的DVD,也才得以在高清熒幕中,觀賞更清晰的版本。



******


戲中人物的感情設定


大多人都表示《復仇之戰》比首集遜色,我個人則覺得不然。以我愚見,第二集無論是故事、博派與狂派的戰鬥場景、人物性格設計等,都處理得比第一集好(或許陷入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電冰箱理論”中)。真正的敗筆是第三集《變形金剛3:黑月降臨》(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故事無法跟第一、二集銜接——我這人很好騙,也很容易滿足,編劇亂掰故事,只要說得通,就可以過我心中的那道關卡;可是《黑月降臨》的故事,跟前兩集真的有太大太明顯的BUG,雖然戰鬥場面更宏偉,我就是沒法完全投入其中。

此外,第三集的主角感情發展,也讓人感到非常負面、沮喪。男主角山姆·魏瓦奇與女主角米凱拉·班斯,第一集當山姆發現自己的首輛汽車竟然是博派金剛大黃蜂(Bumblebee)時,對米凱拉說出的一句對白我今時今日仍記憶猶新:五十年後,當你回想往事時,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坐上這輛車?那是連接兩人、讓兩人的心緊密相連的通關密語。米凱拉上了這輛車,兩人從此捲入變形金剛兩派的戰爭;在《復仇之戰》時山姆上了大學,兩人的感情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反而因為第二波的戰役,以及山姆的死而復活,兩人攜手出生入死了兩回,彼此的感情應該更堅固,結果……《黑月降臨》中,山姆竟然有了新歡卡莉。

當時,飾演米凱拉的梅根·福克斯因出言不遜得罪了導演麥可·貝,於是遭換角,由蘿西·杭亭頓取代。編劇的“說法”是,米凱拉拋棄了山姆,甚至把第二集將她視為女神般“意淫”的甩輪(Wheelie)也拋棄。雖然如此,當地球再次面臨危機時,為何米凱拉不見蹤影?這可以編成番外篇,述說米凱拉的故事,唯現實是殘酷的,電影這夢幻藝術,也比不上現實的銅臭。


至於《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Transformers: Age of Extinction),主角從山姆換去凱德·伊格,一位外形跟職業完全不搭的父親角色。而更扯的是,原本對山姆忠心耿耿的大黃蜂,也不知為何拋棄了山姆,“順理成章”跟上了凱德。我能想像,山姆就像電影系列中的配角西摩·西蒙斯那樣,本是國家英雄,卻因種種原因,國家沒法公開褒揚他,他也就只能默默地在暗地裡拭淚——突然覺得,兩人在《復仇之戰》的互動,猶如父子。

當《絕跡重生》把主要親情從男女愛情轉移至父女親情,《變形金剛5:最終騎士》(Transformers: The Last Knight)再次回到來男女愛情,讓來自美國的凱德搭配英倫女孩薇薇安·溫布麗,先是上演冤家般不斷鬥氣鬥嘴,後終於開花結果,唯處理得生澀異常,簡直就是幼兒園等級的編劇能力,也毀了電影


******


博派

我不提狂派,因為出場人物實在太多,每一隻外形都幾乎一樣,只有密卡登(Megatron)個人形象最鮮明,不過卻給編劇的故事毀了……

還是回來博派。柯博文算是性格最鮮明的領袖人物——啰嗦的說教,以及莫名其妙的對白,每次總愛提自己的名字——I am Optimus Prime! ——怕死觀眾不知道牠是柯博文那樣。此外,我們知道牠的戰鬥能力很強,卻不知道到底強到哪個程度,你看牠一對六時可以一秒KO(《最終騎士》);有時卻又輕易地給人轟到貼地,久久爬不起來(每一集都會如此);《黑月降臨》的最終戰役,牠跟變節的御天至尊(Sentinel Prime)一對一時,打不過對方,一隻手還給對方折斷,當御天至尊給密卡登從後偷襲時,柯博文僅用一手就把密卡登送去西天領便當——欸,在第一集柯博文根本不是密卡登的對手,還需要山姆拯救,這到底是怎樣?編劇是把觀眾當蠢材耍麼?

卡通版本的柯博文

柯博文的戰鬥等級沒有一個標準,這說不過去,甚至是《復仇之戰》時,編劇竟把墮落金剛(The Fallen)的失敗,歸於“命運”的安排——只有至尊才能打敗墮落金剛。於是,山姆才竭盡所能,把在戲的中段身亡的柯博文救活……

至於人氣居次的大黃蜂,因為是主角守護者的關係,較能貼近觀眾,也自然成為觀眾的心頭好。而且牠的戰鬥力確實不凡,每一集都至少有一幕讓牠耍帥殺怪的慢動作鏡頭。此外,牠“失聲”的設定,也是牠的招牌認證。只不過,我真的沒法接受牠在《絕跡重生》就這樣拋棄山姆,轉任凱德的守護者的行為——什麼爛編劇!

打鬥像跳舞般的大黃蜂

而個人最鐘意的,其實是博派的武器專家鐵皮(Ironhide)。跟大黃蜂比,牠較沉穩;跟軍醫飛輪(Ratchet)比,牠則偏有暴力傾向,可以說混合了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雙重個性。《黑月降臨》中,牠給御天至尊突襲,特別的槍炮讓牠死無全屍,化成鐵屑紛飛,那一幕我震驚得幾乎大喊出來——不!!!!!


至於其他的博派金剛如飛輪、《絕跡重生》登場的探長(Hound)、甩尾(Drift)和準星(Crosshairs)等,雖然各具特色——外形或口音——但都好像是為了給明顯少數的博派充數。


******


最終BOSS

密卡登

《變形金剛》電影系列,故事可以亂掰假掰到不行,都不打緊,每集最為人詬病的,當屬存在感極弱的最終BOSS。第一集的密卡登,整齣電影144分鐘的片長,僅出場不到三十分鐘,雖說“物以稀為貴”,但真的很不過癮。跟柯博文打著打著,根本分不清到底誰是誰,就突然間給山姆硬硬把火種源(Spark,或稱作Cube)塞進牠的胸部,牠無法承受火種源的能量而“斷電”,就這樣給丟進深海中生鏽……

墮落金剛

《復仇之戰》的墮落金剛,先是在土星附近潛藏著,等著密卡登前來匯集,蓄勢待發,重返地球“復仇”,當牠終於來到地球,搶到原能矩陣(Matrix of Leadership),準備摧毀太陽時,給“只會敗給至尊”的命運戲弄,遇上柯博文復活,打沒記下就給KO。活該!

御天至尊

《黑月降臨》的最終BOSS,是變節後的御天至尊。牠作為賽博坦族的發明家,先是在狂派逼真到不行的演技下,在月球暗面處枯等了半個世紀之久,才在地球重見天日,這一切都是狂派的陰謀——留意到跟首次二集密卡登前往地球的目的之矛盾了嗎?至尊金剛一夥,早在一萬年前即踏足地球,留下能源矩陣;密卡登之後又為了追隨火種源踏上地球,而《黑月降臨》竟說他們早就把御天至尊“安置”在月球暗面,等著獲得能源矩陣的柯博文前往救活牠……好錯綜複雜的計劃——芝加哥戰役中,御天至尊的戰鬥能力不比首集的密卡登弱,甚至把時弱時強的柯博文打到斷臂,幾乎奪下這領袖的項上人頭,卻因密卡登的臨陣背叛,慘敗收場。

禁閉

《絕跡重生》的禁閉(Lockdown),並非屬於博派的死敵狂派,而是自由意志的宇宙賞金獵人,此次前來地球的目的,是捉拿柯博文回去見賽博坦族的造物主。於是,牠先跟人類達成共識,幫助人類消滅地球上的博派——人類則謊稱是狂派——人類則用牠們的遺骸來做研究,研發了變形金屬,還製造了以密卡登為原型的驚破天(Galvatron)(他們本是要複製柯博文,卻因手上只有密卡登的頭顱,而變形金屬也隨著密卡登的“DNA”演變成驚破天)。而最終的香港大戰,禁閉以一打三,跟柯博文、大黃蜂和人類凱德對陣,最終敗下來,化為灰燼。此集令我困惑的是,原本沒有飛行能力的柯博文,最後莫名其妙地啟動牠腳下的飛行推進器,飛往外太空尋找造物主……再次證明編劇的腦殘及懶惰。

《最終騎士》裡,柯博文回到賽博坦星,遇見造物主昆特沙(Quintessa),也確定了昆特沙欲藉用柯博文,意圖毀滅牠們的宿敵——化身為地球的“尤尼克隆”(Unicron)——以拯救賽博坦族的意圖。昆特沙替柯博文洗腦,遷牠回到地球尋找秘藏了一千六百年之久的權杖(扯到亞瑟王與魔法師梅林的傳說),期間遇到同樣被委託去尋找權杖的人類凱德和狂派密卡登等人,還跟大黃蜂打了一架(驚見可媲美《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中“瑪莎”清醒咒語的荒謬設定)。最後,當然沒法毀滅地球,人類和博派萬歲!這集最讓我一直忍不住吐槽的,除了柯博文因大黃蜂某設定的覺醒,就是驚破天究竟何時恢復成密卡登模樣及變身的設定,編劇提都沒提……



******


重點來了——美女如雲

《變形金剛》在麥可·貝的鏡頭下,謝絕醜女登場,幾乎每一位都是養眼美女。

先說第一、二集的女主角:梅根·福克斯。當時《變形金剛》上映,我無緣在電影院觀賞,可是友人肚腩耀卻不時對我說,他被電影女主角吸引。我無言以對,因為我根本沒機會看,而在那不流行即時上網谷歌的年代,也不知道他口中說的到底是何人。後來在小熒幕中觀賞,不見得怎麼吸精(睛),直至看了《復仇之戰》,最後晃著乳飛奔前去遭炸死的山姆的一幕,才終於引起我的注意。回看第一集,大黃蜂故意“死火”,山姆打開車前蓋,她提起雙手撐著車前蓋俯著身子檢查,露出的平坦小腹襯著健康的膚色,我若是山姆,也會深深地愛上她。


只可惜,就像前段所述,她得罪了導演,遭換角;後來則在麥可·貝監製的《忍者龜:變種世代》(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再次與麥可·貝合作,雖然現實中已做了母親,但辣味猶存。

《復仇之戰》中,還有個在校園一直勾引山姆,由伊莎貝拉·盧卡斯飾演的人形狂派。伊莎貝拉名氣自然不比梅根響亮,《復仇之戰》之後比較著名的作品,只有《戰神世紀》(Immortals),她在其中飾演雅典娜,跟巨人族打仗時也吸睛得很。

伊莎貝拉盧卡斯在《戰神世紀》中的造型

《黑月降臨》的蘿西·杭亭頓,是傑森·史塔森的配偶,也是知名品牌內衣名模,身段有多誘人,無需贅言。麥可·貝就是有辦法將女人最美的一面呈現於觀眾眼前,蘿西在《黑月降臨》中的身份地位雖不得我心,後來硬要她說動密卡登造反的理由,也非常牽強,但也因為她,才讓我能撐完全場。《黑月降臨》之後,蘿西只演出了一齣電影:有口皆碑的《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

這兩夫妻,惹不起

《絕跡重生》中飾演主角凱德女兒的妮可拉·佩爾茲,也算是名不見經傳的演員。《絕跡重生》之前,她帶給觀眾較有印象的作品,當屬給人唾罵到慘兮兮的《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The Last Airbender)。她在《絕跡重生》中的角色,可說是較老成、也較能擄獲人心(在麥可·貝的電影中,這種擁有知性智慧的女性角色實屬難得),雖是人家的女兒,卻反過來照顧擁有發明家夢想的父親凱德,還在父親與男友之間周旋,讓兩人從彼此針對終至和解,同仇敵愾協助博派金剛化解危機。

妮可拉佩爾茲

《最終騎士》中有兩位戲份頗重的女性角色——伊莎貝拉·莫娜飾演的伊莎貝拉,以及蘿拉·哈德克飾演的薇薇安。後者是此片的女主角,前者則為女二配,而我個人較鐘意的則是伊莎貝拉。雖是幼齒(拍攝期應該只有十五歲),跑動起來卻異常誘人(這是重點嗎?);至於蘿拉,較為觀眾所知的,該是在《星際異攻隊》(Guandians of the Galaxy)中飾演星爵罹癌早逝的母親。



只能說,麥可·貝除了是處理爆破場面的能手,塑造女性之美(媚)態,他確實也有個人獨到之處。


******


個人情感


發現一個現象,每每一集《變形金剛》電影上映,總會在路上遇到貼有博派或狂派圖徽貼紙的汽車,我不禁莞爾。《變形金剛》承載著一些男生馳騁路上的夢想,這是事實,他們希望自己的汽車都是大黃蜂、斯韋伯(Sideswipe)或迪諾(Dino),才會有黏貼紙的舉動。我則對此無感。我對汽車的期許,來自《頭文字D,要求的是駕駛技術,不是自動駕駛。這是東西方公路文化及理念的不同。《變形金剛》電影中,山姆需要人生的首輛汽車大黃蜂,目的是為了追求女性,為了滿足性慾,為了繁衍,這設定要硬說的話,簡直是貶低女性。

再來,就是整個電影系列。我不否認麥可·貝確實有他過人之處,如爆破場景的調控、一些慢鏡頭動作的處理,還有“女性美”,都有他個人風格及特色,甚至去到只需看見某一幕,就可以猜出該戲乃由他執導的“身份證明”之地步。這系列的軟肋在於——編劇。或許有一說法是:電影沒說明的情節,都在漫畫中解說。此說法恕我無法苟同。就跟漫威MCU一樣,雖然也有推出MCU漫畫,可是觀眾不會不看漫畫,就不知電影在演什麼,這是整個幕後策劃、編劇團隊的責任,不在於觀眾。

還有,後來兩集,CGI跟演員的結合,也越來越多的偏差,銜接不上,破綻連連。最明顯的例子是《絕跡重生》中,眾博派金剛闖入KSI總部大肆破壞,保全人員的反應不止慢半拍,而是好多拍,那幕讓我爆笑出來。


******


總結

無可否認,《變形金剛》是越演越差,可是電影公司熟知觀眾的消費心理學,就算嘴上批評得一文不值,還是會乖乖掏錢買票進場看它到底爛到如何。如此長拍長有、劣性循環下,要去到第八第九集,看來也是時間長短的事。

還有別忘了,電影置入行銷的品牌,它們投出的金錢,也是讓這系列維持下去的一大原因——如此能夠誕下金蛋的母雞,電影公司能拒絕、放棄嗎?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神鬼傳奇


《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口碑超級好,結果我看得也還好而已。這齣《神鬼傳奇》(The Mummy)上映時,先有一批不知真偽的影評說它超級好看,幾天後就一致轉態,負評不斷。雖然如此,我照樣入場,結果也不覺得差到哪裡去。

正常人都會將這齣《神鬼傳奇》與一九九九年版本做比較。我認為,這樣是白癡兼不公平的。一九九九年版本,是動作喜劇;至於現在這齣,則是一個宇宙觀的首部作品,而宇宙名稱叫做闇黑宇宙(Dark Universe),再如何輕鬆幽默都好,都會充滿一層黑暗元素。所以你看湯姆·克魯斯,從原本自由自在的軍人兼盜賊,死而復活後變身成闇黑英雄——這角色,應是編劇預先埋下的伏筆,作為萬一日後整個闇黑宇宙的故事走向去到沒法再假掰時,讓湯姆·克魯斯出來“打圓場”。一個不死傳奇,除了這功能,還能幹嘛?

他這角色我覺得還蠻有趣的。或許是因為克魯斯本身平時飾演的都是酷酷帥氣的英雄角色,這《神鬼傳奇》中的他,卻帶有痞子個性,先是自私自利,後在緊急關頭總會捨身相救他人……好啦,僅救那位美女安娜貝爾·瓦莉絲而已。除了依然延續招牌式“湯姆·克魯斯奔跑”(Tom Cruise Run),算是有小突破。


至於其他角色,可說是非常平面,就連反派木乃伊女王(蘇菲亞·波提拉飾),本可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卻顯得不夠狠;至於那些類殭屍的木乃伊,一點驚慄效果都沒有。反而是戲一開頭跟克魯斯出生入死的搭檔傑克·強森更吸引,死後不時向只能看見他的克魯斯指點迷津,竟有些微《星塵傳奇》(Stardust)中死者冤魂不散的喜劇效果,而此角最終也有好下場。

《神鬼傳奇》確有其不足之處,尤其整部片的剪輯,給我感覺非常奇怪。好幾幕有點銜接不上,會讓人會意不過來。至於最為人詬病的故事,我倒覺得還好,畢竟它是一整個宏大宇宙觀的“第一小幕”,往後還有化身博士(這集率先登場)、隱形人、吸血鬼等經典角色,這一小小瑕疵,何足掛齒?——話是這樣沒錯,但仍記得前幾年本該作為這宇宙觀首炮的《德古拉:永咒傳奇》(Dracula Untold)因票房不理想,慘遭“割捨”,這齣《神鬼傳奇》至今票房未達目標,會不會與《德古拉:永咒傳奇》有同等下場?希望不會。

總的來說,欲成立並維持一個電影宇宙觀,說易實難,因為被整個宇宙觀限制著,各個情節都不能說死,必須預設後路給下一位編劇延續故事。也因此,雖說宏觀的宇宙世界讓觀眾興奮,卻也因此成為編劇的掣肘,其中的利害關係,絕非三言兩語能說明的;觀眾也別特別毒舌,乖乖買票看戲就好。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神力女超人


DCEUDC Extended UniverseDC擴展宇宙)經歷了三部難以服眾的作品之後(我個人還蠻鐘意《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和《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加長版),終迎來這齣幾乎零負評的《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我亦抱著平常心入場,結果其實並沒想像中那麼……天上有地上無的好看。

《神力女超人》算是四部DCEU作品裡頭,故事及敘述方式最完善的作品,也沒什麼重大的BUG給觀眾抓包吐槽。它從《正義曙光》中布魯斯·韋恩/蝙蝠俠留給戴安娜/神力女超人的一張照片——拍自一戰時期,戴安娜與另四位戰友的合照——說起,從戴安娜的回想,向觀眾述說這位“凡神”的來歷。

它給我的感覺,就是MCU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漫威電影宇宙)中《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和《雷神索爾》(Thor)的綜合體。戴安娜初涉人間鬧出的笑話,與索爾遭貶下凡間時的“格格不入”如出一轍;她代表英國參與一戰的動機及過程,也跟史蒂夫·羅傑斯/美國隊長在二戰期間的遭遇,幾乎一樣,甚至是與初戀情人的遺憾下場,也是舊酒裝新瓶,角色性別對換罷了。這些就純粹看爽吧,也沒什麼深度可言,笑梗也不見好笑——銀幕中的俊男美女,好像擦不出火花,談情說愛時也很沒“性”趣,盡耍冷。


至於動作場面,本片也不夠懾服力,根本不比《正義曙光》來得震撼。《正義曙光》縱使是凡人蝙蝠俠本身的戰鬥,有了重型盔甲的加持,一整個打得超暴爽;末尾夥同有同樣名字的媽媽、外星來的戰友對戰外星怪物,更顯勁爆,人間使用的高科技重型武器,亦不及他們造成的破壞之萬一。《神力女超人》最終的神神對戰,就很一般——尤其那些搬運生化武器的德軍,隔壁不知誰誰誰莫名其妙的打得火熱、緊張,他們還不會避難,那麼忠心地繼續搬運工作,未想過會殃及池魚,根本說不過去。而最精彩的,是她經過無人區域的“洗禮”之後,在小鎮中單槍匹馬以寡敵眾,配上本片首次展現的個人“戰鼓”出場音效,一整個超嗨!唯,全片的動作設計,僅偶爾來個慢動作耍帥(靚),毫無驚喜可言,有點小失望。

反而演員更有看頭。女主角蓋兒·加朵,人人都承認她的傾國傾城之姿,只是,撐完整部戲,她的美艷卻給我帶來“甜到膩”的反效,不及她在《正義曙光》偶爾出現的期盼;帥氣男星克里斯·潘恩飾演戴安娜的初戀,兩人無疾而終的感情,並沒帶來什麼遺憾、苦澀,只是他最後一幕獨自在機上的“犧牲小我”,尚引起些許感傷;還有羅蘋·萊特,飾演戴安娜的師傅,整個戰士模樣,一開始完全認不出就是阿甘的初戀也是唯一的情人。這些明星效應,確能轉移觀眾針對劇情的一般不挑毛病。

總的來說,《神力女超人》不會很特出,只求幕前幕後工作人員做好本分,電影沒出大紕漏,劇本再普通,就等於是好的了——就像前段所述,它是至今DCEU作品中,最穩扎穩打的一部。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死無對證


本週,延續上週《喜歡你》的話題:魔咒。

《加勒比海盜 神鬼奇航:死無對證》(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Dead Men Tell No Tales)是史傑克船長第五度出航。時至今日,這角色仍然不會成長,依然落魄,依然自由,但觀眾就是對他死心塌地。尤其這集又恢復了他出場時的管弦樂進行曲,我一聽見立時雞皮疙瘩爬滿身,那是相隔十年的重逢吖(第四集《神鬼奇航:幽靈海·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On Stranger Tide》就是少了這支進行曲,整個感覺很失落)。

這集的焦點,仍舊是史傑克船長。強尼·戴普戲裡給這角色平添了靈魂,戲外則因這角色更顯人氣爆紅。從第一集起,史傑克的不按牌理出牌、毫無章法可言的人生觀及態度,都是觀眾摸不透的吸引力。他會很豪邁,他會很孩子氣,他會很詭詐,甚至會對夥伴不懷好意,有益一起撈,有難他先落跑……回想起第二集深海閻王派遣海怪摧毀他的鬼盜船,一夥船員拼死守護這隻他的愛船,結果他第一個趁人不注意登上救生艇逃跑,再“良心發現”回來跟海怪一對一的一幕,既好氣又好笑——他就是這樣讓人捉摸不透。

這集《死無對證》也一樣,觀眾絕不會想到新開幕的銀行保險櫃內,是他跟鎮上名流鬼混的地方;而鬼盜船餘黨(鬼盜船在第四集給黑鬍子船長“收服”了)在他指示下的盜竊計劃,到頭來只劫獲一個空保險櫃——內裡的金銀珠寶現款統統在路上掉光。而他也不以為忤,反正身為海盜,不一定要大富大貴,偷搶拐騙隨時都有機會,這次不行,就下一次好了。最重要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除了史傑克,另一位老朋友吉布斯,也是他的衷心跟班,無論史傑克對他有多壞多無理,他都會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在人心叵測的年代,吉布斯的角色設定,替這世界帶來了希望。

《死無對證》的故事主線,是史傑克vs薩拉查船長(的幽魂),又更精確地說,是薩拉查船長欲找史傑克復仇,而史傑克根本就忘了他的這位手下敗將——那是陳年往事了,甚至還用電腦把強尼·戴普年輕化來演那一幕。薩拉查跟船員死後,一直困在擁有神秘詛咒的百幕達三角洲內,無法輪迴投胎轉世,直至史傑克窮到出賣了身上的羅盤,他才得以重獲自由,尋找史傑克的“晦氣”。


而副線是,首三集的新任深海閻王威爾的兒子,為了破除父親的魔咒,於是要求史傑克幫忙尋找關鍵事物——海神的三叉戟。只要毀滅這三叉戟,海上所有的詛咒魔咒,都會煙消雲散……而身世神秘的科學美人又擁有這三叉戟的位置圖,三人遂成為夥伴,內心卻各有目的——這跟第二、第三集同樣是爾虞我詐,時友好時敵對的設定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再有另一條支線,則是那位科學女孩與同樣是系列老面孔巴博薩船長的父女關係。巴博薩原本為了本身的利益才投靠薩拉查,替他尋找史傑克,沒想到與失散(拋棄)多年的女兒團聚,最後的下場,於我確有失落之憾,但並非因他為女兒的犧牲,而是覺得十四年的交情就這樣終結了——沒錯,巴博薩船長從首集登場,作為最終BOSS的角色與史傑克一起搞廢,後來第二集末復活,第三第四都是系列的重要配角;此集的最終,他露出久違的招牌笑聲墮海而去,令人感慨無限。

據傳,《死無對證》是《神鬼奇航》最新三部曲的第一集,雖然破除魔咒是電影公司重啟此系列的“手段”,但總覺得,既然這些魔咒可以破除,那之前幹嘛大費周章地打來打去?

又,威爾這深海閻王可以隨時踏上土地了,那由誰負責深海閻王把死在海上的亡者送往極樂世界?——片尾威爾夢中的章魚臉,難道是原·深海閻王的復活預告?真是“揾戲嚟做”,為錢破壞了整個系列原有的經典深度。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喜歡你


這期來聊“魔咒”;主題是“愛情”。

《喜歡你》,一齣就像言情小說裡頭描寫總裁及傻妞的愛情故事,也是冤家變成愛侶的老套情節。我不常看這類電影,編導的功力還算不錯,整體還蠻好看的——絕對不是金城武,也不是周冬雨的關係。

電影的序幕,就一幕牛排的特寫,油脂溢出,滋滋有聲,切片時內裡透出的粉紅七分熟肉質,直接虜獲饕客或巴剎大嬸的心——電影院內確實聽見好幾位觀眾的嘩嘩讚歎,以及吸氣聲。接下來金城武飾演的總裁路氏,說的對白就是認真的搞笑。僅憑序幕,成功吸引觀眾眼球!

接著是周冬雨登場,她為了替閨蜜出氣,趴在一輛豪華轎車車頭蓋上刻字,留言給拋棄閨蜜的“狗男”。就這樣與路總裁邂逅,那原來是一場誤會,一場周冬雨把三樓當做二樓刮錯車的誤會。於焉,兩人的緣分之線正式糾結。路總對美食的挑剔,遇上顧勝男(周冬雨)超級棒的廚藝,就此讓這緣分之線越纏越緊。


先說比較容易得觀眾緣的顧勝男。她就像是男生都想遇見的隔壁鄰家女孩,天真無邪開朗,加上擁有一手好廚藝,一整個酒店廚房內,就只有她能留下挑剔的饕客路總。有一幕她請病假留在家,結果路總尋上門時,鏡頭一轉,發現她亂七八糟的房間,就跟二〇一三年的韓劇《聽見你的聲音》中女主角張慧星那時一樣,外人面前的專業人士,私下卻是沒法(或不屑)自理的人,非常真實,也就是這亂七八糟的佈景,讓我肯定這角色。她樂天派的個性,對上霸道的路總,產生出銀幕的化學反應,令人驚喜。

至於金城武飾演的路總,習慣了被人討厭(最終解密是父親特地栽培他成為如此“高端”的人,這幕令人哭笑不得),習慣一個人吃飯。在他心中,吃飯就跟洗澡一樣,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而且“越低等的動物,就越喜歡聚在一次吃飯,如螞蟻、蒼蠅……”真是既中肯又經典的對白。故,當顧勝男一步一步地敲開他的心防,放下身段“不當自己是人”地在他面前坐下一起吃火鍋時,他已經拿她沒輒了,也對自己的改變感到訝異。

作為總裁,他每一個行程都極短暫,考察、商談、收購、離開,直至來到上海這家名不見經傳的飯店,與“神秘廚師”(他還不知道顧勝男在此工作)隔空交手,才滯留下來。他對泡麵自有一門烹調哲理,也是他最自信的手藝,而且只要微池差錯,就全盤倒掉,寧可浪費重煮,不可踐踏自己的味蕾。從這裡,我發現那些得以賺大錢的成功人士,必有自己緊抓的,甚至到幾乎強迫症的原則,而路總的原則,就是對泡麵的尊重。

此外,路總不斷的失眠,竟能在顧勝男家中尋得一組沙發,覓得一夜好眠,從此便天天報到,從吃飯,到睡覺(純粹睡覺),再進階到替她餵狗,這種日常習慣,聰明人都懂他絕無法離開顧勝男的了。縱使最終作為飯店老闆的他沒法給顧勝男這小職員一個職位,身邊卻也留了一個位置給她。


整套電影,兩位男女主角其實都在很認真地在過活。而他們的生活,卻能在銀幕上帶給觀眾歡樂,這就是最高級的幽默——該給編劇的讚揚、肯定。當然,也有幾幕不知所以,格格不入,好比主持人“高富帥”的採訪,是要讓路顧兩人終於知道彼此的真實身份,但很脫戲,尤其為鋪陳之後劇情,硬生生把“Mr.河豚”這封號套上路總身上,讓他跟河豚公仔合照,還預錄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祝賀語……另有一幕關於火鍋料理比喻人際關係的描寫,雖也可說是向觀眾交待路總助理和顧勝男閨蜜兩人私下交往的程度,卻很突兀,雖然火鍋代表熱情,那幕卻是讓整部電影冷下來的一段剪接。

總的來說,《喜歡你》具備了帥哥美女(雖然戲中用韭菜比喻她)、笑得出的幽默笑梗、好幾句至理名言,又有人人都愛看的愛情元素,仍值得推薦。

咦?首段的“魔咒”,說的到底是啥——那是顧勝男替路總解除鎖死的心房之魔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