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惡女花魁


清葉八嵗被賣到青樓學做藝妓,天生反骨好強的個性,加上領她入門的藝妓粧妃指導有方,清葉長大後,不負衆望成了當地青樓眾所矚目的焦點……

《惡女花魁》開場不久,八嵗時的清葉,因不堪青樓内對女下人(藝妓)的諸多限制,企圖逃脫,在一株不會開花的櫻花樹下,與青樓僕人清次許下諾言——一旦這株櫻花樹開花,清次便會帶清葉離開。於是,清葉遂回到這龍蛇混雜處乖乖學藝、學本領,加上自負好勝的個性,與粧妃看似不經意的栽培,終成了業界大紅人。


情,是電影主要描繪的主題。作爲藝妓,除了賣藝,還得賣身,接觸各類男人,難免一時動真情,清葉亦不例外。第一次愛上的,是一個靦腆看似專一的惣次郎。爲了他,她不惜破戒,開罪另一位常客,但回報竟是發現愛人的真面目——懦弱。大哭一場之後,加上似乎不時隨侍在旁的清次的好言相勸,她重整旗鼓,鎖了心房,硬了心腸,再次接客,也發誓不再輕易愛上客人,從此奠定她作爲首席藝妓——花魁的資格。

這段跌落谷底再反彈的經歷,讓清葉的地位更上一層樓的同時,也激起青樓内藝妓之間的勾心鬥角,力求上(出)位而爾虞我詐。電影也安排了一幕清葉的競爭對手高尾,同樣掏出心房愛上別人,最終卻因愛成恨,意圖殺死情郎不成反遭殺害,就此含恨而終。這裡要點出的訊息,是“生命誠可貴”。就像清葉,面對情感時,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誓死不屈、愈戰愈勇的堅強,身分雖低賤,亦不輕易以生命做抵押;雖痛徹心肺,哭過了,然後,重新出發。


清葉在這複雜的生活圈子裡打滾,表面上看似隨波逐流,自始至終卻隱藏著一股信念——逃脫。雖曾經一度放棄,對自由的渴望大感困難;除了清次的諾言,還有另一位貴人“傳奇嫖客”,於清葉懷内臨終前對她說的至理名言:“世界上哪有不會開花的櫻花樹?”對清葉有如當頭棒喝,一時回復勇氣與自信——世上沒有追尋不到的夢想,只怕自己先放棄。

清葉離開的那一天,來到那株不會開花的櫻花樹前,恰巧清次也在此守候著。兩人面對樹幹上新開的花苞,相視一笑,回想好幾年前對彼此許下的承諾,就此決定“私奔”,頗有“不斷尋尋覓覓,殊不知真命天子就在眼前”緣分的玩弄。兩人的攜手出走,不僅改變了(也決定了)本身的命運,也搞得青樓内天翻地覆。要知道清葉當時可是答應了武士倉之助的求婚(替她贖身);清次獲得老闆青睞,要將侄女嫁給他。棄之一片光明的前途,兩人走向不可預知的未來,只為幸福在握,就像清次對清葉坦白道“我可是什麽都沒有的。”清葉則回答:“總比什麽都有好玩。”這是整部片子最感動的一幕——出身卑微的人,會比高高在上之人更懂何謂生活,更瞭解生命。


此外,清葉出走前,留給女童的,是童年時期粧妃嫁人時留給自己的髮釵。同樣一支髮釵,卻帶給兩人不同的命運:粧妃遺留給清葉的,似是一種挑戰、一種激將,讓清葉成爲衆矢之的,面對遭人妒忌的宿命;而清葉留給女童的,是讓她保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還有天真無邪的笑靨。原本藝妓該有的宿命,就此成了分水嶺,斷層了,也改變了女童的命運。

《惡女花魁》是導演蜷川實花的長片處女作。作爲攝影師的她,不僅用色大膽,艷麗奪目至奇詭,以此烘托角色的内心。此外,片中常看得見的金魚,也有藝妓無法掌控自我命運的隱喻——活在水缸内,艷麗十足,供人欣賞,無憂無慮;一旦出了水缸,不僅會缺乏水分而爆斃,原本瑰麗的外形也黯然失色,一無是處。可見清葉的出走,有革命的意義。


總的來說,《惡女花魁》藉清葉這一角色,帶出改變世界的能力;雖然主角社會階級低下渺小,但就像某名句:“改變世界,先從改變自己開始。”清葉掌握了自己的命運,繼而搗毀青樓(世界)原有的條規;而改變命運,亦即改變自己的世界(金魚躍出水面離開魚缸,仍有一番作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