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方道 · 文山流


“文字在這片疆域裡,自成王道,蔚為流派。”

《方道·文山流》,該是方文山的第六本書……沒錯,此方君即是大家大多聽過,但未必認識的那位作詞人,周杰倫從〈娘子〉唱到〈雙截棍〉,〈東風破〉到〈髪如雪〉,一路走來,如膠似漆的流行樂拍檔。

初買到《方道·文山流》時,有點疑惑,這畢竟是中國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怎麼跑到隔岸出版呢?看了內容(此書二〇一〇年出版,可我才剛閱讀),知道這本散文集(其實也是從他部落格的帖文摘取幾篇精華)透過大陸出版,確有能讓兩岸人民相互了解、交流之效,更甚者讓其他國家的華裔、華僑閱讀,知道“外國的月亮確實比較圓,但也圓不到哪裡去”之道理。

簡譜部分

此書的文字作品,大致上可分為兩輯:“屬於方文山的文化觀察”和“屬於方文山的散文隨筆”;另有兩輯,一為以別冊呈現的“屬於方文山的影像誌”(算是圖文誌),另一則是“方道·文山流之樂譜中國風”,即收錄他作詞的幾首簡譜,如〈上海一九四三〉〈胡同里有隻貓〉〈黃金甲〉。我音樂造詣不強,可說是門外漢,故可分享的,只能是以散文體裁撰寫的前兩輯。

“文化觀察”篇,開篇文章〈所謂文化,就是翻譯間流失的東西!〉裡頭一段“像台灣布袋戲裡的戲文對白、傳統道教的符咒籖詩,甚至門上的對聯與橫匾也是無從原汁原味地翻譯,一旦翻譯了必然會流失一些只有本民族才能心領神會的傳統原意……”“……多元的文化性是相當重要的,舉個最生活化的例子‘飲食’,因為有不同地理環境、不同風俗習慣的種族存在,造就了人類社會相當多元的飲食文化,讓我們生活更形豐富,更多彩多姿。”這篇文章作為該輯首篇,接著述說方氏本身對文化的觀點,繼而論至本身的收藏嗜好——國小的班級名牌、當兵的兵籍名條、學生證、成績單、朋友寄的明信片、電影票根、具特別紀念意義的發票等,都被他歸類為“記憶”。因有屬於收藏者本身的記憶,自然就有珍藏的價值;再透過這類小樣的東西,引申至“全球化”(“全球化等於西化,西化理所當然指的就是歐美化,因為歐美是現今國際上強勢的主流文化”)的收藏癖,對那些只要有錢人人就可收藏的如可口可樂、Hello Kitty等周邊商品嗤之以鼻。讀後,有點醍醐灌頂兼終於找到知音人的衝擊——我也曾經喜歡收藏他人眼中的廢物,後“斷捨離”,敢敢丟棄,只剩下電影票根還時有收集(但最近流行用手機APP購票,能收到的紙本票根數量極少)。

至於輯二的“散文隨筆”,就僅是作者透過文字抒發的一些生活情趣。從中,可以發現這位電子科畢業卻比中文系畢業的人更精湛的中文造詣(我知道這不該比較,但畢業自中文系的我,總會自歎不如)。

除此之外,《方道·文山流》較吸睛的,就是其裝幀技術。性感爆燈的“鎖線膠裝” (露出書背),僅用書腰遮著書籍下部分(這最近大將出版的《初衷》一書亦有相同設計);重點是封面的凸浮技術,深淺不一,又不像是意外形成,只能說印刷技術登峰造極。

“露背”書脊

深淺不一的凸浮效果

《方道·文山流》,一本買了擱了八年才看的書,也可能有此一擱,才讀得出其中韻味。試想,要是當年乳臭未乾的我買了即翻閱,對裡頭談的文化部分,該是有看沒有懂,所以,有些書擱著擱著,方有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