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身處一個公眾場所,如酒店、飛機場、演唱會現場等,遭遇恐襲,現場眾人陷入慌亂而我有幸一時未亡之際,會如何設法逃命或躲藏,盡己所能存活下來?這是年少未知生命艱困之時,常幻想的預設險境,像玩電動般嘗試闖關。那時,“恐襲”離我好遠好遠……
——如今依然離我好遠好遠;卻也可能下一秒即降臨我身。
看這齣《失控危城》(Hotel Mumbai)時,心是完全給片中緊湊的氛圍給震懾。這改編自二〇〇八年杪發生在印度孟買有規劃性的連環恐襲的電影,使我不得不思考,前段所謂的“關卡”,是否真的那麼有趣?電影聚焦於孟買當地著名、歷史悠久的地標泰姬陵酒店內,遭遇恐襲時藏身在裡頭的人——除了住客、工作人員,還有其他前往尋求保護的居民和觀光客——如何自保自救,其中有發揮人性好的一面,也有顯露私心的少數份子,瞧在第三者的觀眾眼裡,或能立判其中的是非,但設身處地想一想,要是身陷其中,那一刻他們所做的決定,其實是超越好壞對錯的本質——試想,有多少人能在那艱難時刻,理性思考?
《失控危城》電影氛圍掌控得非常好,序幕用交錯穿插的方式,向觀眾介紹恐怖份子,以及幾位要角,包括酒店服務生、主廚、美印“通婚”的夫婦及他們的初生孩子、色心顯露的俄國富豪等;劇情進入恐襲之後,鏡頭從這幾位角色原本的互無關係,到後來糾纏在一起時,也正是進入電影高潮,而這高潮會一直延續到電影結束,讓人看得幾乎忘了呼吸,絕不誇張。
我特別對酒店服務業者的責任心與其公司文化深感欽佩。其中一位在那裡任職了卅五載的高級經理,不時將“顧客是上帝”掛在嘴邊,最終因保護客人而犧牲,是唯一讓我感到揪心、惋惜的角色;而主廚臨危不亂地扛下領導責任,冷靜沉著地應對外在威脅及內在顧客群的慌亂,那沉穩的風範,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至於作為《失控危城》最明顯的主角——服務生亞瓊(戴夫·帕托飾),角色在戲中看似沒什麼機會好發揮,亦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偉大情操,但就是因為他的平凡普通,觀眾能輕易代入其角色,最終得以逃離死神魔爪,與妻女團聚,讓觀眾放下懸宕多時的心,緩解了因擔憂而緊繃的情緒。
此外,《失控危城》也讓人思考宗教的本質、本意,那些以神之名屠戮他人的教徒,這所謂“虔誠”換來的後果,是否值得?有一場戲述說腳踝受傷的恐怖份子,撥電給遠在家鄉的父親,通電話時真情流露,涕淚縱橫。那一刻,不見他的兇殘,面容上只有愛與悔恨交織出的淚水,不覺對其起了悲憫之心,雖預知他最終的下場,但看見他命喪亂槍掃射之下,仍起了一股很快即隱的悲痛。
總而言之,《失控危城》是部扣人心弦的上乘之作,值得推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