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鬼哭神嚎惡靈15


一九八二年的《鬼哭神嚎》(Poltergeist),由如今的大師史蒂芬·史匹柏監製。撇開上個世紀電腦技術的限制,《鬼》片其實有一則好故事,尤其五個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張力,以及劇情的轉折,皆處理得宜,要説是恐怖片,不如歸類位“親情片”更貼切。

於是,相隔近卅年的《鬼哭神嚎惡靈15》,向廿一世紀觀衆介紹這未過時的題材、故事同時,也是順應最近電影界對經典致敬的正夯潮流。

翻拍版跟原版故事雖相差無幾,但爲了迎合“時尚”,一些細節部分選擇與原版不盡相同,以此保留原著優點之餘,也能突顯時下驚慄片元素——海報上邪惡無比讓人毛骨悚然的小丑、面對小女孩顯得更大更具壓迫力的平面高清熒幕電視、猶似魔爪的陰森古木,皆令看過原版的我會心贊許,加上先進後製技術——以假亂真的特效、環繞聲效——加持,比起原版,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鬼哭神嚎》述説一家五口才剛新遷入宅,即遭遇一連串詭異事件,甚至連小女兒也遭擄走。父母請專人(先科研組後專業靈媒)來調查,背後竟挖掘出黑心房屋發展商的真相。古往今來,此類社會病態層出不窮;而小兒子片末取代原著的母親,勇於承擔責任,隻身前往異度空間拯救妹妹,讓人欽佩小男孩早熟與勇氣之餘,也汗顔童真的快速缺失。片中交待來自異度空間的“朋友”,最喜歡找孩童作爲響導,不帶批判、辨識對錯的童真,成了稀有資源。

此外,片中對異度空間的想像,如靈體首先與電器產生電流衝擊,都切合一些旁門左道或主流的靈異學説,頗有科學無法驗證的根據;加上現代社會幾乎人人成了科技奴隸,手機、電視等日常用品一旦成了通靈管道,驚嚇效果自然加倍提升,也是一種對文明的反諷、警惕。最搶戲的角色,首推負責向觀衆説明兩種空間設定的靈媒角色,比原版戲份更多且具喜感,讓人神經緊綳之餘,亦稍有喘息空間。

總結:《鬼哭神嚎惡靈15》對某些高要求的觀衆而言,或許沒預想中那般出色,但恐怖片基本的驚嚇元素,它該有的都有,算合格,同時該能讓有一定年紀的觀衆勾起舊有回憶。能達此效果,可謂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