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暗處


暑期檔商業大片看多了,正值疲勞時,一旦留意到這種少了宣傳力道,卻有幾位實力派演員參與的電影,自然多加關注。它不屑大肆宣傳,自有其吸引之處,至少就吸引到筆者以追星心態入場支持。

說的是《暗處》(Dark Places)。

說的實力派演員,就是前不久才上映的爽片《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女主角莎莉·賽隆,以及同樣在《瘋》片軋上一角的尼可拉斯·霍特。兩個月內再次與這兩位演員在暗處(指電影院)相會,有股莫名感動。

《暗處》說的,主要是人性。女主角麗比年幼時經歷滅門慘案,一家人只有她與哥哥倖存(不包括拋下他們一家大小遠走高飛的父親),她卻指認兇手是她的哥哥。於是,哥哥遭判入獄,而麗比成了孤兒。三十年後的現在,哥哥仍在獄中服刑,麗比則憑藉善心人士的金錢捐助,以受難者的身份茍活。

某日,一支由推理愛好者組成的俱樂部,派代表聯絡麗比,表面上是想詢問關於她曾遭遇的一切,實際上是想釐清她哥哥是否服著冤獄,並希望替他洗脫冤情,以免冤死,六月飛霜。

麗比看在金錢份上,勉強翻尋深埋在記憶庫裡的回憶,但這些遭時間沖淡的記憶,就連當事人本身也相信自己對哥哥的指控無誤——哥哥就是兇手。隨著真相逐漸揭開,麗比也獲得自我救贖的機會。

《暗處》主要分成兩段時間軸,一是一九八五年麗比年幼之時,二是三十年後的現在。前者主要以第三人稱角度來目視圍繞在麗比周遭所發生的一切,包括叛逆期的哥哥班恩、困擾於家庭經濟的母親,還有班恩為其迷得神魂顛倒的女孩……這些人際關係,以及每人的際遇,都不在麗比目所能及的範圍內,她只是這幾位關鍵人物形塑而成的人際網絡之過客,因為存活下來,故造成她的噩運。從這事件中,能窺見社會的黑暗面,尤其眾人狹小的心眼、對班恩的無的放矢,班恩成了這些毒舌下的受害者,而他甘願承受一切,則因為內心充滿這群人所缺乏的愛。要說他傻,他確實傻,但跟黑暗的大眾相比,卻散發萬丈光芒,而這光芒,卻得等到三十年後方才照射出來。你說值得嗎?筆者則覺得寧可遲到,亦不可短視而永遠抹滅之。

至於現在的時空,麗比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逐漸還原當初的真相,甚至差點賠掉生命,方頓悟當年自己的憑空想像,竟毀了唯一親人的青春,好在她在有生之年(也是對方有生之年)得以平反,還班恩一個公道,也給自己良心一個出口。

《暗處》出自《控制》(Gone Girl)同一作者筆下,後者去年改編的電影,讓筆者至今仍對其中角色艾咪(女人)產生敬而遠之之感,是謂成功。至於《暗處》,雖少了“一人當關”的震撼,但背後帶出的社會批判,不比《控制》來得少。尤其針對“謊言”這一課題——麗比說謊,起因於年幼心靈創傷的恐懼;班恩說謊,源自於對愛人的忠貞守護;母親說謊,無非是對子女的關愛;克麗絲說謊誣陷班恩對其性騷擾,無非是八婆本性……而最令筆者佩服的大說謊家,則是麗比母親求救於幫忙解決經濟危機的牛仔(因為戴著牛仔帽),他替人圓謊,純是為了生意。

總結:謊言可以出自好意,亦可以惡意;說謊者偶有無心,亦可以損人利己刻意為之。筆者老實人說句老實話,說或不說謊,端看於“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