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六年進電影院看的倒數第二齣電影,是《歡樂好聲音》(Sing)——用電影院會員積分兌換的戲票。
或許當時恰好為了一本製作案子,搞到一連兩個晚上加班至午夜——這在非書展時期屬異常——導致情緒有點來了,不時被戲中情節激得雞皮疙瘩冒起,甚至強忍著差點奪眶而出的眼淚……也沒什麼,純粹是想起二〇一六年終於踏出夢想微微一小步的興奮,與幸福。
“夢想”這東西,每個有看周星馳電影的年輕小夥子,好像都會受這句話渲染——沒有夢想的人生,跟鹹魚沒啥兩樣。老實說,我由始至終不屌這句話。大專接觸戲劇課,也間接讓我喜歡上(看)電影,就覺得要朝劇作家(編劇)的路走去。也早有自知之明電影路不好走,就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先從入門了解。我知道“上帝要水就有水”的道理,也就是凡事除了做好準備,還得等機會到來的契機。就像大專一畢業就從事與所學科系“冇相干”的廚房學徒,也因為是想嘗試像港劇《闔府統請》中的OK德(王喜飾)那樣,煮出一道道像漫畫《中華小廚師》中會閃閃發光的菜餚。那是用心烹飪的最佳典範。當然,一年後,因飽受“富貴手”的折磨,無奈辭職,正式踏入與書為伍的工作。
回想起那時上班的最後一天,打卡下班後,騎上老爸摩托車後座,在那半小時左右的回程中,我一直告訴自己:我沒後悔!我沒後悔!我沒後悔!這算是我踏入社會第一次,也是工作性質變化比較大的人生轉捩點。
既然與烹飪無緣,也就換另一個夢想好了——電影編劇。但我知道,念電影很昂貴,於是維持每週至少進一次電影院看戲的習慣——這習慣從十三歲起維持至今,沒錢吃飯也要看戲——且會買一些關於電影製作、電影進化史、電影評論、電影編劇、說故事技巧等書籍及雜誌,當做自修教材。從中發現電影世界猶如浩瀚宇宙,無論幕前幕後,其實都在述說“人生”。我也一直在等待,等待能讓我去正式學習的機緣降臨;期間當然一直想方設法存錢,存學費存旅費什麼的,但似乎擁有好像留不住錢財的體質,一旦存夠一筆稍微能夠周轉的金額,總會有讓我必須用來應急的事情發生……
就這樣一拖再拖,直至二〇一六年初,才狠下心腸拋下幾乎所有的一切,也獲得公司的全力支持,終於前往台灣進修一門短期的商業電影編劇初階課程,得嘗夙願。
後來我曾說過,我追夢的步伐慢歸慢,卻從未停歇。課程結業之後將近一年,我尚未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或許,工作忙碌真的是藉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覺得用另一種方式來完成亦可。首先與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見面,向他做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中的橋段:思想植入——把我的故事“傳輸”於他,雙方達成共識協議,由他代勞撰寫劇本,我再以編輯的身份、眼光、角度來提供建議,一同修改、共同創作……這種合作模式日後會發展得如何,我不曉,但至少我們踏出了第一步。人各有志,一個人的力量亦有限,尋找恰當的人,各取所需,各司其職,也是一種實踐夢想的方法。回想起當初說服對方時,對方回贈我一句:反正大家都Nothing to Lose嘛!我當下感動莫名。
夢想,真的與鹹魚無關。《歡樂好聲音》中多線性的多位角色,每人遇到的難題與情況都不盡相同,有一直要找錢來維續劇院經營的無尾熊,有容易怯場的大象,有為了家庭奉獻一生的豬媽媽,等等等等。有些還年輕,還有所謂“追夢的本錢”;有些早已過了大半人生,卻從未做過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唱歌。當機會降臨了,抓住良機純粹為自己一展歌喉,都取決於他們本身的抉擇。回想起看電影前加班的兩個夜晚,感覺我真的是幸福的,至少現在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
“當人衰至谷底時,唯一的路,就是一飛沖天!”(When you’ve reached rock bottom,
there’s only one way to go, and that’s up!)這句無尾熊的口頭禪,激勵非凡,只要保持赤子之心,人生有沒有達成夢想亦無憾,至少活得有價值,死,也死在實踐夢想的途中。
迎接二〇一七年,夢想號續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