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每隔幾年就會推出自然災害片,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提醒觀眾的環保意識,而最近好幾部災難片又跟億萬導演羅蘭·艾默瑞克的名字扯上邊,如《2012》、《明日之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當《氣象戰》(Geostorm)的預告一釋出,心想又是一部艾默瑞克的作品,所以電影院雖把此片列為大片等級,仍難激起超級期待之情。
後來入場,證明了兩件事:一是這跟艾默瑞克毫無相關,二是這電影就是一般的“雷聲大雨點小”之作——導演狄恩·戴夫林專業於製片及編劇,《氣象戰》是他首次執導的長片,整體沒做到位,仍可寬宥。
《氣象戰》述說不久遠的未來,人類已研發並掌握了控制氣象的科技“荷蘭男孩計劃”,在地球外設置衛星,可隨時對全球各區域發送你想得到、該地域需要的氣候現象;正當這連接全球的技術人員、暫由美國負責的系統即將從美國政府轉交聯合國接手之際,世界各地開始引發不尋常的“意外事件”,美國政府於是派遣傑克(傑瑞·巴特勒飾)——也就是這微星科技的研發者——跟其弟弟麥斯(吉姆·史特格斯飾)合作修復荷蘭男孩。在天的傑克,跟在地的麥斯,漸漸發現面對一股妨礙他們完成任務的阻力,而這股阻力似乎來自美國總統(安迪·賈西亞飾)……
人人都愛陰謀論。這個功能可媲美《X戰警》(X-Men)中暴風女特異能力的荷蘭男孩計劃,可說是“得他者可得天下”,以美國總統為連任且欲鞏固國家作為世界警察的視角切入,確能說服人心;直至後來幕後黑手終於露面,同樣是為個人權力、為獲得維持全球人類秩序的猶如神力的企圖心。我能明白這群壞蛋想藉引發世界末日摧毀眾生,自己則跑到安全地帶(荷蘭男孩引發的氣候災難,非常精準),等待災難之後倖存者得天下的陰謀;沒法理解的是,在荷蘭男孩衛星中奸細的撤離計劃,雖然口頭上說得有理,但執行起來頗有難度,結果就死在傑克的眼底。
整套電影給我的感覺是,它跟前段提及的幾部災難片相同,都想教育觀眾對大自然、對地球的保護意識,然後用高端看起來卻不如預想中高端的CGI來糊弄觀眾,其中再加入一些兄弟情、父女情、同事情等副線,連總統也來高危狀況中搞幽默的情節,要麥斯迎娶地下戀情已久、負責保護總統的特務探員,草草結束。
《氣象戰》的賣點,很難讓我專注在故事情節上——不知是我智力有限,還是編劇問題,有些難以理解,有些根本說不通;於是把焦點放在星光熠熠的卡司上,除了前段提到的幾位,還有艾比·柯妮許、吳彥祖、艾德·哈里斯等,都是一二線或神級演員,尤其看見《教父3》(The Godfather: Part III)飾演第三代教父的安迪·賈西亞,在《氣象戰》中的神韻,只能以歲月無情來形容,更覺唏噓。
總括而言,《氣象戰》只能算是B級大片,難登大雅之堂;或許對新時代觀眾來說,就是二〇一〇年代主角不需犧牲、不夠煽情的《世界末日》(Armagedd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