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好幾部電影,都跟死亡有關,不是行在死亡邊緣,就是死過翻身(真的死去),包括這齣《24小時:末路重生》(24 Hours to Live)。
劇情述說退役刺客康拉德(伊森·霍克飾)跟岳父在海邊過著悠閒生活,某日曾經合作的組織找上門,要他重出江湖,暗殺一個即將爆料給媒體、國際刑警並對該組織造成威脅的人。康拉德不甘情願下,還是出發到香港,再到南非進行任務。期間他遭刑警用槍反擊正中胸口,本該死去的他,竟被組織用特殊醫療技術救活,只為了從他口中探聽他探聽到的消息……“迴光返照”並剩下廿四小時生命的康拉德,突然良心發現,決定拯救那位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刺殺目標。
《24小時:末路重生》有點《捍衛任務》(John Wick)等“殺手傳奇”類型片(我自取的名稱)的風格,即主角是個厲害到一定程度的“清潔人員”,習慣單打獨鬥,獨立完成任務;而後就有壞人去惹他,他於焉反擊,憑己之力搗毀整個集團。只是,康拉德跟維克(《捍衛任務》主角名稱)不一樣,他只有廿四小時的呼吸時間,而他利用這僅餘的生命,思考、自省這一生為世界帶來什麼貢獻(當然,他妻子之死,加上後來發現並非純屬意外,而是有人刻意為之的安排,令他更痛恨自己的過去),然後放棄自己對組織的忠誠,選擇對抗強權——這性格轉變非常吸引我!
除了康拉德角色散發出的吸引力,他跟舊搭檔莫羅的惺惺相惜,也是看點。康拉德隱退,莫羅成了組織的頭號人物。他倆並沒有為了爭奪第一而視對方為眼中釘,私下是好朋友。當莫羅奉命安排一組刺殺人員去刺殺康拉德時,不知是有意“放水”或康拉德實在太強,莫羅始終達成不了任務,最後還選邊保護康拉德槍斃組織頭目,自己也犧牲……
更難得的是,電影中的暴力血腥畫面,完全沒刪減——匕首割喉血揮灑、手槍爆頭腦漿噴的畫面,比比皆是,讓我看得非常興奮。當然,比較脫戲的是,要如何從香港飛抵南非時,南非時間還是當天白天?這我仍舊想不通。
男主角伊森·霍克是個非常低調的性格演技派,選的片種總處在B級片範圍,像《凶兆》(Sinister)、《國定殺戮日》(The Purge)等;當然,某些大片也能得見他的身影,只是他大多演配角,把主角光環讓給他人,自己負責陪襯。為此,這片於我更添其傳奇色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