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我的殭屍女兒


如今殭屍(還有超級英雄)當道,要脫穎而出,其實還需要一點腦力。就像前幾年的《殭屍哪有這麽帥》(Warm Bodies),有別於一般殭屍設定,在觀衆對殭屍類型電影的審美疲勞下,猶如一股清新溪流,不僅溫暖了片中的角色,也稍微破格了觀衆對殭屍的既定印象。

目前上映的《我的殭屍女兒》(Maggie)再次打破殭屍傳統的設定,不玩血腥暴力,不跟快速節奏的濫拍子,反而注重於一對父女親情上,在這人性逐漸泯滅的社會中,留下觸動人心的催淚印記。

《我的殭屍女兒》中,殭屍同樣是一種疾病,但不像一般殭屍片那樣,一旦被咬,幾分鐘内即轉化成嗜腦的行屍;它的轉變期長達六至八個星期,而這期間,極考驗患者與親人。老實説,這設定跟癌症患者相似,將《我的殭屍女兒》視爲一部親情或心靈療癒系電影也不爲過(這讓我想起《活個痛快·50/50》)。

阿諾·史瓦辛格收起以往打不死的大隻佬英雄形象,“屈居”捍衛著一個逐漸崩解的小鎮、一個漸漸破碎的家庭,甚至一個即將失去女兒的父親角色。女兒瑪姬(艾碧·貝絲琳飾)遭咬傷,先是弟弟被送到親戚家“避難”,接著繼母也受不了潛藏的危險離開自保,獨留親生父親堅守在側。一老一少在節奏稍緩、大多以近距角度手提攝影的鏡頭下,演技稍微稚嫩都不行,尤其内心戲不少。阿諾是明知道女兒橫竪都得踏上死亡的小徑,卻盡量當做沒事般地守護著她,希望女兒在人生最後的幾個小時,獲得唯一真正血濃於水的親情暖意。這等守護,或許同時也希望自己得到救贖;而瑪姬的心情,同樣無比掙扎,當已經知道生命即將結束的那一天(雖沒有明確日子,但相差不遠),會選擇如何走下去?她跟家人的互動、與友人的告別,處理得非常動人,尤其親眼目睹比她早逝的情人拒絕進入隔離區等死而自盡,兩小無猜的戀情無疾而終,煞是揪心。

除了突顯父親對女兒的愛,片末的手法,同樣令人動容:女兒用最後一絲的意志力給予父親吻別。而她站在假裝熟睡父親的身邊,躬身靠近父親時,沒人知道迎接父親的是否爲失去靈魂的利齒。我尤其喜歡最後一幕,瑪姬站在屋簷上,看似心緒寧靜的等待著,鏡頭切換,回到她小時候,當時世界是甜蜜的,絢麗的色彩與整部電影的暗淡色系落差很大,同時這也是最催淚的一幕。只那一瞬,銀幕黑暗,劇終,留下一點點的錯愕,與無法將時間倒帶的心慟。

總結:如果你覺得《我的殭屍女兒》中的阿諾不是你要的阿諾,你最好去面壁反省的同時,就等待他即將回歸的動作猛片《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esis)吧,等等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