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


戲前,我仍在揣測,《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Valerian and the City of a Thousand Planets)該不會又是一部我堅決不看的“YA末世”類型片,糾結了一陣子,看了幾次預告,終看在導演盧貝松的份上,決定入場。結果是——看得很開心。

本地觀眾該是給好萊塢“無所不在”的科幻或超級英雄片攻勢圍剿得幾近審美疲勞,也已對這類型電影見怪不怪。我覺得,《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排在此時上映,是一場博弈、冒險,卻同時產生優點。它的危機是,前有《星際大戰》(Star Wars)和《阿凡達》(Avatar)等經典入侵了觀眾腦袋,一些支微末節仍像殘影般久久揮散不去,看著《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的故事背景及外星客的造型設計,確有這些電影的影子,會令觀眾做不必要的比較;優點則是,一旦比較,就會發現此片雖比上不足,卻比下有餘。

《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故事述及兩位時空旅行特務搭檔瓦雷諾(丹恩·德翰飾)和蘿琳娜(卡拉·迪樂芬妮飾)意外捲入一個巨大的星際陰謀,這陰謀甚至會引發七千多個宇宙種族的滅亡,他倆也在不情不願下,敵不過良心在胸腔中狂嘯的使命感,遂攜手挖掘真相,阻止浩劫……


故事非常簡單,但我認為,一部好電影,基礎就建立在一則好故事上,當然,還要有懂得說故事的導演。提到說故事,盧貝松過去的電影絕對能給觀眾信譽保證——《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終極追殺令》(Leon: The Professional)、《露西》(Lucy等片,都是他履歷表上幾筆輝煌的記錄。而給好萊塢不停轟炸的本地觀眾,看著盧貝松作品時,必能發現整體會跟純好萊塢電影有些難以明說、僅能意會的差別(好啦,是我知識有限,無法說明);這是它的奇妙之處。漂洋過海兩岸同時發展的盧貝松,絕對熟悉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模式、觀眾想看的元素,再融合本身故鄉法國(歐洲)少許的意識流形態,呈現出這等“歐美拼盤”。

演員方面,丹恩·德翰及卡拉·迪樂芬妮飾演的特務搭檔兼情侶,從電影開始即不停拌嘴至結束,在緊湊情節中,帶來不少歡樂。最近許多好萊塢大片都“玩”著這種“認真打怪、拯救地球時,也得輕鬆一下,含笑赴死”的潮流(漫威MCU系列、《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系列、《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系列等),《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此種安排,也會讓人會心一笑。德翰自《超能失控》(Chronicle)以來,我總覺得他眼神中散發出一股陰暗的殺氣氣質,之後在《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中飾演彼得·帕克的好朋友,逐漸變壞的綠惡魔哈利·奧斯朋,也非常適合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這次飾演男主角瓦雷諾,是我首次看他演完完全全的忠角,心裡有點鬧彆扭。至於名模出身的迪樂芬妮飾演的蘿琳娜,性格有勇有謀、充滿俠義,還夾帶著少許幽默感,比之上一部看她在《自殺突擊隊》(Suicide Squad)“扭腰擺臀”的不知所謂,吸引千倍。尤其導演好似把她最完美的一面拍下來,異常亮眼。


還有其他配角或客串,也都請來大有來頭的演員,如克里夫·歐文、蕾哈娜、伊森·霍克、吳亦凡等,熠熠星光,為這改編自法國漫畫的電影增色不少。此外,特效的製作也是高水準,看出是所費不貲,並沒有炫技的高傲,純為補助故事的發展(當然免不了的,滿足觀眾日漸貪心的觀影享受)。

總括而言,就像之前所述,《星際特工瓦雷諾:千星之城》或許不是盧貝松最好的作品,但難能可貴的是,他是認真地、不急不緩地述說一則,好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