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盜速飛車


當《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系列已成了高成本的歹戲拖棚,好萊塢還可以端出怎麼樣的飆車電影?還能作何突破?答案是有的——《玩命再劫》(Baby Driver)。但,這回我先不分享《玩命再劫》,我先“揶揄”一下《盜速飛車》(Overdrive)。

跟《玩命再劫》僅相差一星期上映的《盜速飛車》,與前者根本不適合相提並論——將兩者作比較會有損《玩命再劫》的格調。論到格調,《盜速飛車》自有它非常華麗的超跑“軍團”,單單幾款復古經典的法拉利車款,就能讓一些觀眾屏住呼吸、心跳漏跳(可惜,我是鬥牛藍寶基尼粉,對此無動於衷)。而可笑的是,編劇讓角色直接“唸”出這些超跑的車款、名號,就認為觀眾會知道它性能有多強,好像憑著這幾秒鐘的“念經”,觀眾下戲後會谷歌搜索,然後驚訝連連……

劇情也很扯,述說一對偷車兄弟搭檔安德魯與加勒特,在法國盯上一部超跑,沒想到這次的偷盜,竟為此得罪當地惡名昭彰的黑幫老大莫里耶。為了活命,他倆答應莫里耶在168小時內盜出莫里耶死對頭克朗普所珍藏的法拉利超跑。他倆於是開始號召各路飆車、偷竊、爆破等頂尖好手……可是,雷聲大雨點小,那些個所謂的好手,全都是背板人物,只串場做路人甲,露個幾面,無需對白,開車走人——看得我心裡發毛。

而這兩兄弟籌備整個計劃期間,克朗普又好像很厲害那樣,藉著黑白兩道的人脈先下手為強,搞得這群所謂的“俠盜”灰頭土臉。但他們又似乎計中有計,見招拆招,此招不行再另做計劃,最後的轉折是:他們聯合克朗普反對付莫里耶。這轉折若事前鋪陳得好,會是一大驚喜,只可惜編劇沒好好發揮,沒說明他們如何跟克朗普接洽、溝通、達成協議,甚至一個眼神都好,最後只淪為牽強附會、莫名其妙。


故事老套不打緊,一旦導演、剪輯都處理得不好,絕對是電影致命傷。欲藉助演員的明星光環來轉移觀眾注意也好,或是替電影畫龍點睛之效,本片亦顯得欲振乏力。曾在《玩命關頭8》(The Fate of the Furious)中演出的史考特·伊斯威特,是本片男主角,頂著父親克林特·伊斯威特的光環(及壓力),他的星途暫不見明亮得很,至今並沒一齣代表作(當然,他出道很遲,首部電影也是二〇〇六年的片);演得再如何努力,這齣《盜速飛車》自然也沒法替他的演藝履歷表增光。而長得靚麗的女主角安娜·德·哈瑪絲,曾兩度跟基努·李維合作(包括去年極度爛片《惡夜殺機·Exposed》),在《盜速飛車》中被惡人俘虜為人質,結果竟成就整個偷盜計劃裡應外合的機緣。只是,仍要怪編劇,沒頭沒腦沒鋪陳地給她一個這樣的轉折,白白浪費。

總的來說,《盜速飛車》可說是目前暑期檔“名列前茅”的爛片,尤其在同樣是飆車類型電影《玩命再劫》的比較下,更顯得一敗塗地,敗得“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