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岸來說,那些店就像當地的燈塔,走過路過絕對不會錯過。”
《深愛食堂》是我較少觸碰的愛情小說,翻閱當下,也不會很深刻很感觸,但閱畢之後,就像某種辣椒或酒精飲料,後勁來了——我對吃沒什麼太大要求,也沒研究飲食文化,不會品鑒所謂的美食;但我會細細咀嚼文字,對一些句子或字裡行間描述的境況,會激起潛藏的意識,“欸,這情況,在經營愛情路上,我好像也遇過……”產生這樣的感同身受。
《深愛食堂》跟日本《深夜食堂》沒關聯,是台灣作家陳默安的著作(陳也是地道的台灣人)。個人覺得,《深愛食堂》這書名已帶出內容的最大意境——每個章節用不同的食物作為譬喻,來描寫愛情經營路上必須面對的喜怒哀樂,就像〈孤獨的關東煮〉一章非常貼切地形容主角獨自在醫院走道上等候遭遇車禍的男朋友的命運;〈走不出的黑森林〉描敘主角對黑森林的“童年陰影”,每次避免買回黑森林蛋糕慶生,這次託友人購買蛋糕,卻與黑森林相逢等,再把每一個章節串聯起一整本關於主角男友遇上車禍雙腳重傷而主角以女朋友名義之義務照顧他之餘兩人也在思考要是未來男友沒法康復兩人是否能經得起這考驗的故事……突然覺得作者超厲害,竟能將人生與食物搭配得天衣無縫,用食物喚起讀者的味蕾,用文字說一些愛情、人生道理。
內有一篇〈冰箱裡的隔夜菜〉,敘述主角男朋友回醫院做第二次手術時,主角對男友其中一個同房病患無甚好感,偶爾還會非常反感。“……是個中年男子,頂著油膩亂髮,圓胖臉上爬滿鬍渣,雙腿裹著厚厚的紗布,裸著的皮膚黝黑粗糙,浮著一層白屑……每天操著粗啞嗓音嘿嘿笑著搭訕任何人,一副好好的眼鏡被他戴了竟有種癡漢樣。”主角去探病或在醫院過夜時,心裡都對這位病患極度不爽,直至某次男友對她說他半夜聽見這位仁兄在啜泣。後來,她親耳聽見他半夜跟家人講電話,說什麼沒人來探望他,突然就情緒崩潰“我的腿要鋸掉了啦!”有些人,會裝作對什麼都不在乎,連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就要毀敗脫離也表現得無所謂,藉用冷漠以對或令人反感的表現來掩飾,外人一日不理解,會繼續對這種人誤解……也許,這樣,是最好。
另有一章〈巷口的滷肉飯〉,也給我頗深感觸。男生有些堅持(或固執),是女生耗盡一輩子也無法理解的——就像男生窮畢一生也沒法完全理解女生一樣——對於吃,我個人也有自己的原則,就是堅持抗拒“想吃什麼的時間多於吃的時間”,於是工作天的午餐,就有同事間盛傳“中華食堂”之稱;平時去到不同的百貨商場,來來去去也就那幾家“蠻好吃的,只是也稱不上絕世美味”的餐廳。大多人說“民以食為天”“人生苦短,不吃好的怎麼對得起自己?”,我不認同,我屬於“吃,只是為了活下去”的少數派,所以,跟對吃很挑的饕客女友來說,要如何相互理解,偶爾放下自己的堅持,配合並滿足彼此的“需求”,這都是經營愛情必上的課。
《深愛食堂》——我不會說“可讀性極高的一本書”,因為“可讀性”是錯誤的用法,是西化中文(職業病來了)——它具備吸引一般讀者的通俗閱讀元素:字少、有食物的描繪(而且描繪得很好)、有俊男美女(請激發自己的想像力拜託),就像商業電影一樣,你未必會愛上它,但你能從中獲得(閱讀)樂趣……如沒意外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