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藍澀靖態”由來與記憶



“時間是記憶的小偷”——史蒂芬·金

從忘了哪一集《黑塔》看來的美國作家史蒂芬·金這句話,難得記至現在,當忘了什麼東西、記不起事物時,總會以此來自我調侃——還頗有詩意的,不是嗎?

從事編輯工作這幾年,我已訓練成“瞬間投入,輕易抽離”的境界,即審閱稿件,尤其長篇小說時,必須快速投入其中,邊看邊發想行銷賣點,一旦確認出版,需在兩三個月內完成編務,付梓之後,尚可“殘留”一些曾被故事觸動心靈的“軟弱”,分享於讀者兼打書,再之後,當更多其他故事等著編輯時,無論對這故事有多麼地喜愛,也必須抽離割捨,把情感放在下一篇作品中……

我非天才,腦袋容量有限,非常認同福爾摩斯說的,別總記住無用的東西,我必須定時清空腦袋裡的“雜碎”(同理,臉書朋友、筆電桌面、手機聯絡人等會三不五時地刪除、清空)。有朋友為此覺得我冷血絕情,我也不屑辯解——懂我的不必我解釋,不懂我的無論解釋得多費心誠懇仍不會瞭解。

創作時,我總會抱著幾分“玩玩下”兼抒情的心態,而且大多寫了即忘,在臉書發佈了也不會刻意看留言,完全體現“作者已死”的不負責態度。尤其寫慣的電影觀後感(我始終不願承認是“影評”),很多都是寫來“自爽”。如今《中國報》吳編輯竟願意辟一方欄位供我練筆機會,我由衷感謝之餘,也在為取欄名這件事上苦惱。原因無他,“朵呢家嘢,一旦確定,就係永世”。一本書,除了封面,書名亦起著“催眠”讀者掏錢購買的功效;生小孩更要去請示算命佬,有了他的“加持傍身”,孩子一生才會順遂……

而取名是我的致命傷——瞧我的文章,很多都直接祭出撰寫的電影名、書名為標題,不需思考太多——於是請朋友牛小流來“參與其盛”,渾然忘了替他出版過去五本著作時,我們想書名想到頭暈腦脹近乎精神分裂的苦楚……然而,也許,因為曾一同承擔這重責大任,當書籍出版後,我們才能深刻體會那種患得患失、似假還真的“發浪情懷”,那就是真愛吧我想。

最終,專欄名稱“藍澀靖態”,是搔抓頭髮落了幾綹髮根方靈光閃現。其意為何?首先該把它拆解成“藍澀”與“靖態”。我想這專欄接下來的內容,多取材自我那幾乎被歲月盜走,但只要努力依舊能挖掘回來的“青澀”記憶;而用“藍”取代“青”,有“青出於藍”之說,我的文字造詣並未臻“青”的境界,還在“藍”邊打滾。“靖態”則諧音“靜態”,我人如其名,“保持安靜”,吵架辯論永遠是吃虧的那方,唯透過文字,方能感受到我發自內心的聲波。

歡迎光臨我的文字地盤——“藍澀靖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