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實習生教會我的事



再聊實習生。

從事出版業近七年,帶過不少實習生,每一位雖說前來學習,但從他們身上也獲益良多。

面試時,會問他們“為何選擇出版社?”至今未有讓我出乎意料的回答,始終離不開“希望能更了解出版社運作”“想要了解一本書誕生的過程”“對出版感興趣”等門面回應。唯一有位令我微感驚訝的,學校課程並沒規定必須實習,他卻趁兩個月的學校假期到出版社“進修”,還得搭四個小時的公交從家裡來回出版社,縱使有實習津貼,但難能補貼所耗時間及交通費,我為其上進心及毅力五體投地!

因本身也不習慣面試,於是盡可能用閒聊的方式要對方介紹自己,把“話語權”丟給對方,除了掩飾自己的不擅言辭,也可延長面試時間,避免對方產生千里迢迢尋來這山旮旯地方結果面談五分鐘即結束的心理不平衡(我倒覺得這是效率的表現);“口試”後另有筆試,要他們限時內寫下限字數的文章。

每一期實習生,往往可從他們身上看見曾經的自己。年少無知、熱情澎湃、虛心向學、自以為是等優缺點,都是人生必經。有次讓一組實習生編輯一本小說,小組討論時已產生火花,一位覺得整體還好,只需調整錯別字、語法錯誤等;另一位說不好,得重組故事結構;兩位各執其詞時,第三位選擇沉默以示中立。編輯的第一要務——溝通,用一篇小說教會他們溝通之必要,學會與同事溝通,才讓他們對外(作者);此外,這方式也讓我能夠了解各實習生的脾性,然後因材施教。當故事成書,我也從這編輯過程收穫額外的領導技巧。

遇過自視甚高、自信爆棚的,還會質疑我們正職員工的辦事能力;亦有愛恨分明的,讓他負責編輯某本書,卻因其個人喜好而罷做。我讚賞他們的直腸直肚(這點我做不到),但也會抽時間嘗試開導他們:人生偶爾得為五斗米折腰(從事出版,腰力要好,搬書靠腰力,有沒有飯吃也要適時“軟”腰力),現在尚年輕不曉現實殘酷,出來社會打拼後自然有所領悟。聽得進的,會暫且屈服;堅持己見的,則自動請辭,也不怕畢不了業,對此我也只能一笑置之。

我也從實習生身上稍微跟上潮流,比如勉強知道如今速食社會思維的轉移及閱讀習慣及品味的變調。他們初涉出版且年輕,有時以門外漢的視角提意見,卻是突破我們這些老鳥的盲點。為此我常鼓勵實習生對我們“進諫”;我們本該虛心受教,別恃著長輩的面子身份,一味否定。

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中,剛退休的主角發現不該就此“安享晚年”,於是把握機會重回職場,到一家線上時裝公司學習新事物,這戲給我帶來很大啟發——人最怕的,是自行停止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