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只是片名誤導觀影心態——《地獄怪客:血后的崛起》



二〇〇〇年代,吉勒摩戴托羅執導的《地獄怪客》系列電影,個人並不很熱衷。故,當重啟版《地獄怪客:血后的崛起》(Hellboy)釋出消息時,非擁躉的我也沒多少期盼。電影上映後,有善心人士勸我抱平常心看待就好;也在網絡上發現一大落負評,其中包括電影幕後高層的決裂,比電影情節更精彩的消息。

也許是事前調整好心態的關係,覺得電影並沒那麼不堪。劇情確實有點支離破碎,編導太貪心,把太多東西硬塞進僅二小時的篇幅內,造成角色眾多,卻沒有足夠篇幅交待人物性格;剪輯也很零落,節奏怪異;最可惜的是,觀眾完全沒法代入主角地獄怪客的內心糾結——我根本不曉得地獄怪客存在片中的意義,似乎就只因為名字掛為片名,所以必須存在,然後藉著其存在之便,輪番“引見”其他次要角色。與其說他是主角,不如說他更大的作用是“登台階”。

——這是需要觀眾自行腦補的電影。

若電影幕後高層不合的傳聞屬實,《地獄怪客:血后的崛起》故事線仍勉強算是完整。也許,電影最大的錯誤是,把配角當主角,主角卻淪為配角,方激起眾怒,欲事後彌補業已來不及……關於這點,我真心覺得台灣譯名實在貼心,特地加了個副標“血后的崛起”,向觀眾說白主角是反派血皇后,全片就圍繞在她試圖拼湊被封印於各地的殘肢斷體,以完成她千年以前被亞瑟王阻止的野心。原片名是個謬誤,該更正為“Blood Queen”。


而我覺得新版做得比舊版好的一點,就是血漿的使用。當超英雄題材氾濫,觀眾幾乎審美疲勞時,難免要有一些較重口味的,以讓觀眾能“撐持”下去,如《死侍》(Deadpool)、《羅根》(Logan),甚至較早期的《特攻聯盟》(Kick-Ass),都是限制級超英雄漫改作品的典範。《地獄怪客:血后的崛起》也朝這風格挺進,尤其一幕地獄怪客力抗三個巨人時,是全片唯一的精彩高潮戲;結尾的四大惡魔從地獄穿越過來大肆破壞的重頭戲,反而像卡板一樣假,毫無緊張感可言。

總括來說,《地獄怪客:血后的崛起》雖然不堪,但難保未來五年、十年經過時間洗練後,不會成為Cult Film經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