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失孤


有人説,一個國家無論發展得多麽進步,光鮮靚麗的表面下,始終存在一些不爲人知的黑暗。而政府、人民對這類事物,明明知道它存在於周邊,卻鮮少觸及、取締,甚至刻意否定,因它是破壞國家文明社會的絆脚石,承認它的存在,即表示社會“有病態”,不合格。

《失孤》是一則反映現實社會這種“黑暗面”的故事——人口拐帶、人口販賣。

故事取材自真人實事,話説中國大陸的一個父親,耗費幾乎十五年的時光,騎著摩托車(期間當然有修理過、更換過),尋找被拐帶時年僅二三歲大的兒子……單看故事簡介,就知道《失孤》或許是部催淚片,早有心理準備不易流淚。

其實,催淚指數還好而已。編導似乎沒什麽“野心”要藉此題材大煽特煽(情),卻透過鏡頭帶出存在於這惡世界的善。沒錯,人口販子拐帶小孩是事實,但主角雷澤寬在這十幾年的尋親過程中,面對的好人好事,都記錄在他隨身携帶的小本子。每次他一拿出那本殘破的本子,用原子筆將遇見的善人善舉“記錄在案”,對我是有點催淚的——尤其碰上梁家輝客串的高速公路交警,對雷開恩的法外情,還有施予的小惠,不能否定這等小善在炎涼社態中所綻放的萬丈光芒。編導盡可能地以客觀的視角,娓娓道來這附於社會已久的毒瘤,猶如戲裡呈現的,只要每個人多一分留意,或許能多一分失蹤孤兒獲救的機會。

善與惡,是對立的,缺一不可。又或者説,沒有惡的存在,哪能體現善的美好?於是人販子攀附著冷眼旁觀者的“無心”,逃離法網;而同樣遍及各地的善心人士,則等同於世界的法眼。還有,編導也有意無意地帶出“緣”這非三言兩語無法解釋的詞匯——吳君如飾演的人販子被抓,手頭上的嬰兒被救回,另一邊廂苦等已久的母親,還是撐不下去,跳河自盡……又像雷本身的際遇,專往人口最多的地方跑,遇到“同道中人”,也會盡己綿力幫忙,當做自己的救贖;他則將母親、妻子留在家裡,只要一天找不到兒子,他就不敢歸家,不敢看見她們的失望之情。雷說這句話時,真的感受到那種痛心疾首,是她們的希望讓他產生恐懼,甚至帶來絕望。

劉德華完全將這位“自我放逐”的倔强下民演繹得淋漓盡致,星光全失。而途中與他邂逅的孤兒曾帥(井柏然飾),兩人似乎替彼此填補了失去一角的心。雷將他視作自己的兒子;而曾也在他身上覓得一種患難之交的感覺。曾與親生父母有緣終聚,雷在旁悲喜交集的慟哭,悲是替自己的不公感覺不忿;喜是獻給曾與父母的團圓。這短暫的夥伴/父子關係就此終結,雷也繼續孤獨的尋親之旅……

電影在此畫上句點。《失孤》的句點,恰到好處,藉以反映現實中人販子這門買賣的殘酷、悲戚;而我這外人心裡卻有種疑惑:何必那麽執著?生多一個,不就好了嗎?當然,作爲人父/人母的惜兒之心,我終究未曾體會,無法瞭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