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林超賢執導的作品,片名大多兩個字,《証人》《線人》《火龍》《逆戰》《激戰》《魔警》到最新這部《破風》,表面上看似取名簡單,實則片名字數愈短愈精簡,要帶出內容精髓,越是困難,這要行內人方懂的。
以上提到的幾部作品,品質雖有良莠不齊之說,但其中總有林導帶出的一些隱晦說教意思,看得懂的自然好;看不懂的也只能自歎倒霉,然後說這片不好看,但等林導新片一上映,還是會趨之若鶩。原因無他,一是林導的商業因素考量,甄選的演員都有一定市場價值;二是“林超賢”作品,縱使難看,也不會差。
先說演員。《破風》中,大紅大紫的就有彭于晏和崔始源,尤其後者,不僅可以一攬韓國市場,在東南亞地區更可網羅非華裔觀眾的票(我看的那場,就有幾位馬來同胞,相信是捧崔的場);還有中國竇驍、王珞丹等,說是A級卡司絕不為過。
演員之次——我先站在觀眾立場思考——則是銀幕中得以看見的風景。從台灣到義大利,韓國至中國大陸,一部非打打殺殺的動作電影要到亞歐各國家取景,談何容易?可見林導的聲望,已獲得製片及各國政府還有國際職業單車比賽聯盟的肯定,方可得到他們的支持。
所以我說,林超賢作品,必屬佳作。
《破風》敘述一段成長追夢的故事,並用四個主角——彭于晏崔始源竇驍和王珞丹——從個人到幾組交錯的緣分,配上一些配角的登場,讓他們四人面對自己的困境、弱點,繼而克服它。這成長的過程,有時他們得獨立跨過一道道難關,有時得相互扶持。三位男主角之間,他們是戰友,也是彼此的敵人,就跟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樣。結尾時,明顯地看出四位角色與開場時不一樣,完全蛻變為另一個人。
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彭于晏與崔始源這兩個人產生的化學效應。兩人在片中比帥之餘,所飾演的角色也在單車賽上鬥得難分難解。崔是熬過來的衝鋒主將;彭則是有實力的後起之秀,而最後兩人悟出鬥的並不在輸贏,而是學習“捨我”、“放開”,以及“堅持”。人生如是。人有幾個十六年,何必那麼執著?而“破風”二字,即能悟出勇往直前、永不言退、追逐夢想的真理。
電影最後,林超賢向成龍取經,在職員表旁播放一些NG片段,確是本片最大最感動的亮點。看著演員(還有真正的單車選手)接受魔鬼訓練、逼迫本身體能極限、拍攝過程中翻車跌倒受傷,那種真實的痛,可以透過銀幕直搗觀眾的心。也因此,就算我覺得它故事有點落於俗套,但還是向一流的幕後製作組敬禮,而《破風》也是見證林導再突破巔峰的高水準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